接纳“被讨厌”,活出自我
作者:朱云萍 日期:
2023-03-06 点击:
次
终于一口气看完了《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当第一次读到书名,我的第一想法是:拥有令人讨厌的勇气。读罢方知,其实是:拥有“被人讨厌”的勇气。原来,重要的不是主动让人讨厌,而是要有不害怕被人讨厌的那份勇气。
开篇哲学意味深厚:“青年有困惑,禅师有智慧,只说故事太浅,只讲道理太深。”所以这本书是以一个迷茫青年和哲人对话的形式书写,让读者把自己代入到这个迷茫的青年人身上,更清晰地看到问题并找到答案,其实还蛮创新的,这就是积极的思维。
我一直很认同韩寒的那句话:“学过那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存不同,予尊重,加了解。我也鼓起勇气,开始写下自己独厚的一点心得和感悟。
一、改变认知:人生是由自己选择的
哲人说,决定我们自己的不是“经验本身”,而是“赋予经验的意义”,这直接决定了我们的生活。并不是说遭遇大的灾害或者幼年受到虐待之类的事件对人格形成毫无影响。相反,影响会很大。但关键是经历本身不会决定什么。我们给过去的经历“赋予了什么样的意义”,这直接决定了我们的生活。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
比如读书的经历,因为自己喜欢安逸的生活,选择了相对稳定的师范专业;毕业后的教书经历,让我决心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小学乡村教师,直到走到今天的每一步都是我自己的选择。所以没必要哀怨过去的不如意,也不必抱怨现实的不温柔,是我自己主动选择了自己的生活方式。
二、改变生活:承认就是很了不起的态度。
人们常常无法下定决心,摘掉墨镜之后看到的世界太过耀眼,禁不住闭上眼睛。闭眼后或许又会开始想念繁华世界,而又想摘掉墨镜墨镜。即便如此,你依然能够摘掉墨镜吗?你能正视这个世界吗?你有这种“勇气”吗?问题就在这里。
哲人说,尽管有些不自由,但还是感觉现在的生活方式更好,也就是说即使人们有各种不满,但还是认为保持现状更加轻松、更能安心。简单的说就是害怕向前迈进或者是不想真正的努力,不愿意为了改变自我而牺牲目前所享受的乐趣,也就是拿不出改变生活的勇气。我们首先要承认:之所以无法改变,是缺乏改变生活的勇气。
我一直纠结于平淡的工作和生活,有份一眼望去看得到退休的工作,找不到自己的价值。每天被自己的这些情绪麻痹着,免不了产生怨言和负能量。这样的心态,我怎么能过得快乐呢?需要改变的应该是我现在的态度。
三、积极面对:认真跳好人生的圆舞曲
如果选择不去改变,又会怎么样呢?我还是那个纠结抱怨的我吗?当然不会再是了,阅读完这本书的最大收获就在于此了。
引用上这样一段话:“上帝,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我们既然选择了不去改变现有的平台,那么就踏踏实实地过好每一天,接纳自我、接收现实,慢慢朝着理想的方向努力。不要过于关注山顶,我们脚下走过的每一步,度过的每一天,都是自己的人生旅程中独一无二的风景。
四、积极行动:王牌握在自己的手里
哲人说,提到人际关系,人们往往会想起“两个人的关系”或者“与很多人的关系”,但事实上,首先是自己。如果被认可欲求所束缚,那么“人际关系的王牌”就永远掌握在他人手中。
不敢说和大师的观点不谋而合,但前期因为男生带来的遗憾,也令我痛定思痛,决心做出改变。与人相处中,付出真心,给予信任,鼓励自己迈出第一步,学着主动表达,不畏惧拒绝,承担风险,这样也许会受一些挫折,但绝不会再留有遗憾。
感谢工作室的精心推荐,有了这些思考、共鸣和感悟。往后,阅读更多的书,接受不同的思想,丰盈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