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3-11-08
加入时间:2023-11-08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在这几年的新冠疫情防控要求下,全社会形成了高度重视的意识形态,对我们的生活、工作都有了很大的影响。疫情反反复复,我们正常的生活节奏被打乱。孩子与家长的情绪也在此起彼伏,每个人在与病毒作斗争的同时,也在与不良的心理情绪作斗争。
在我们教育条线疫情防控过程中,涉及到一个现象:我们很多家长平时只要忙于工作和照顾好上学孩子的生活起居,有时间再关心下孩子的学习情况。现在从开始每天的学生及其共同生活人员上报两码,到现在节假日后上课前一天的核酸证明收集,尽管利用大数据减轻了班主任、家长的负担,随着时间的无限推延,有些家长也出现了很严重的焦虑心情。特别是在工作的压力下,就像一张窗户纸,稍稍一触动便成一窟窿。往往忘记了上报,班主任在家长群或者单独联系催促下匆匆完成,大部分家长在考虑到孩子的前提下尽管不情愿,也能完成。极个别家长往往就会产生厌烦和极不配合的“躺平”行为。
案例一
一对双胞胎姐妹在我校读三年级,父母亲两位家长都在厂里上班,母亲写自己的名字都比较困难,父亲因工作比较辛苦喜欢晚上喝点小酒,就什么都不问了。在多次的两码催促下,最后发展到和班主任交流很是觉得不平,最终不愿配合,直接“躺平”。
(明天小孩不去上学了!弄不进!按道理孩子进校门一切都是学校的事!你们的责任是教孩子!我们的责任是厂里上班!各有各的工作岗位!我发一次其余的按道理是你们的事!因为你们是管好孩子!我们是管好工作!我不会一直不要工作而专门弄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去问问政府!因为我们忙!到底要弄到什么时候!累了)
显然,家长在长时间的上报两码中,加上工作压力,也出现厌烦情绪,累积到一定程度一触碰就撂挑子。我们班主任很是辛苦,晚上8点多还在摸排,和家长沟通。
细细捋一下,在这个家校联系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最大原因是没和家长真正沟通好。班主任会说,我们沟通的呀,家长怎么会不理解、不配合呢?最后,我们亲自上门家访,和家长面对面交流。才发现孩子母亲不会操作智能手机,父亲一早忙于上班,自己也是对手机操作中一会是健康码,一会是行程码,核酸检测证明,弄得手忙脚乱,一烦一忙干脆不干了。了解了这个情况,我们就当面教两个孩子怎么操作,让其根据每次要求把截图发给班主任,班主任负责上传疫情防控平台。家长也对我们家访交流比较认可,也虚心耐心学习手机操作,之后上报信息一直很正常。
通过这次家访,我们发现和家长沟通,不能仅仅是电话、微信发消息等,在有些时候,还是老传统的面对面交流,更加透彻,工作也好开展。有时家长也需要看到的是老师的一种真诚,一个态度。要每位家长都能站在班主任工作的繁琐和辛苦的立场上思考很难,我们有时也不会全部站在家长的角度分析,都是一刀切的传达上级文件要求,久而久之必然会出现不配合班主任工作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