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许红杰中小学德育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许红杰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一筠

    阳羡小学

    加入时间:2023-11-08

  • 潘悦

    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3-11-08

  • 曹丽文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璐

    大浦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程静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方晔雯

    和桥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何宜伟

    丁山第二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何珍

    东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黄玮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贾花艳

    太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马园春

    和桥二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玲玲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佳慧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杨丽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俞美娣

    洑东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袁静

    学府路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凌燕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甜甜

    徐舍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朱浩亮

    新建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朱云萍

    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成果分享

打造竹韵校园 谱写德育乐章

作者:贾花艳  日期: 2025-04-08  点击:

打造竹韵校园  谱写德育乐章

 宜兴市太华小学  贾花艳

 摘要:德育是塑造青少年灵魂的艰巨而伟大的任务。新的教育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重在引导教育、熏陶感染和实践体验。我校提出以“竹文化”为学校内涵的发展方向,借助浓郁的竹文化氛围来促进学生的全面素质提高、良好道德品性的形成。本文以陶行知的教育理念为引领,结合学校的竹文化建设,从观竹知竹“前奏曲”、品竹护竹“交响曲”、与竹同乐“协奏曲”三方面谱写出了一首校园竹文化建设下的德育实践活动的华美乐章。

关键字: 校园竹文化   德育  实践活动  

 

中华民族历来尚竹,竹被赋予奋进、正直、虚、坚韧、奉献等美好的品质这些品质正是学校育所需要达到的目标。在时代召唤富有魅力、更加睿智的教育前提下,我们学校提出了“开掘地域竹文化资源,促进学生发展的实践研究”课题,营造浓郁的竹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感染学生。它就像一泓清泉,浸润着学生的心房,滋养学生成长。

一、 观竹知竹“前奏曲”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陶行知强调行动是一切真知的源泉。学生对竹子的了解全部源于他们自己的观察、实践和体验。

1、徜徉青青汇竹园

汇竹园位于学校东围墙边,栽种了慈孝竹、金镶玉竹等23种竹子,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教师带领学生徜徉其中,实地观察竹笋的样子、竹子的特点,并了解他们的生长习性等,并适时引导学生体会竹子身上所具有的美好品质:竹身形挺直,宁折不弯,是“正直”的化身;竹虽有竹节,却不止步;是“奋进”的楷模……

2、漫步竹文化长廊

竹文化长廊位于学校教学楼和综合楼连廊,从竹的历史、资源栽培、加工利用、文学艺术、竹子工艺六个部分来展示。学生漫步在竹文化长廊,对竹的知识有了全方位的了解。

3、参观竹艺展览厅

竹子不仅可以编制成五花八门的生活用品,还能雕刻成精致美观的工艺品,加工成竹地板,装点环境,美化生活。在我们学校的竹艺吧里展示着琳琅满目的竹制品,带领学生参观这些作品,对竹子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的崇敬,学生定会油然而生。

4、采访竹加工企业

家乡太华竹资源丰富,与之相关的竹产业较多,如竹地板厂、竹帘厂、竹笋加工厂等。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融入社会,到实地去参观、采访,可谓是全方位地与竹接触。学生在活动中增长了知识,培养了实践能力,更增强了对家乡的热爱,树立了建设家乡的志向。

知识是从行动中来,最终回归行动中去。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了解竹的精神只是开端,接着,我们通过讨论会的形式,集思广益,使学生明确怎样的行为是具有竹之品性的行为,以此来指导学生的一言一行。

二、 品竹护竹“交响曲”

“千教万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一直是陶行知先生的办学宗旨。陶行知认为,“教育者最神圣的职责,是创造真善美的活人。”通过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行是我们的执著追求。

1、 诵读竹之诗篇

历史上喜欢竹子,用竹子自勉的名人不计其数,赞美竹子的文章更是不胜枚举。含义深邃的名言警句、语言精炼的古典诗词、文质兼美的散文随笔……定期举行赞竹的朗诵比赛,让学生在悦耳动听的朗诵艺术中得到熏陶,感悟竹的品质。

2、 讲述竹之故事

让学生搜集具有竹的品性的名人故事或者有关竹的传说故事,进行一次别开生面的故事会,用声情并茂、形象生动的故事让学生对竹的品性有一个具体形象的认识,并能够以名人为自己的榜样。在此基础上,开展身边的竹之美德少年的评比,在一年一度的竹文化艺术节上进行表彰,树立身边的榜样,学生自然而然会朝着榜样的方向努力。

3、 维护竹之挺拔

汇竹园中种植的各种竹子分配给班级来管理。因为栽种下去的时间不长,需要充足的水分,以确保它能存活,所以要求每个班级定时浇水、清理杂草。看着竹子一天天茁壮起来,学生会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在养护竹子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强烈的责任意识。

三、 与竹同乐“协奏曲”

陶先生教育思想的最可贵之处,是把思想教育渗透于学生的生活实践中去,潜移默化、不空洞、不虚无。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实践活动为学生优良品德的形成提供了实践的条件和生活经验的基础,是学生知行统一的最好途径。

1、小小竹竿舞,增勇气,展创意。

学校认真组织中高年级学生开展了具有竹文化特色的大课间活动——竹竿舞。学生多次尝试之后,战胜了自己的胆怯,变得勇敢起来。敲竹竿的同学每每都会因为敲竹竿时间长而弄疼手指,但他们没有喊疼,坚持敲打着。在学跳竹竿舞的过程中,学生增长了勇气,磨砺了意志。

2、竹烙画竹刻,增耐性,展手艺。

竹烙画就是用电烙铁加热后在竹筒表面烙烫出烫画痕迹的作画方法。竹子纹理均匀、表面光洁明亮,寓意高雅,很受人们喜爱。竹烙画工序繁琐复杂,制作一件作品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有恒心,有毅力。

竹刻,顾名思义就是在竹子上用刀子刻画出需要的图样。由于竹子材质坚硬,表面又呈圆弧形,用锋利的铅笔刀顺竹纹进行刮制时,稍有不慎,还会弄伤自己。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培养自己细心做事的品质。

3、小小竹编社,增恒心,展技艺。

竹编可是考验智慧的活动。在编织的过程中,如果出错可能就要拆掉,重新来过。这对培养学生的恒心、耐挫的能力都很有帮助。在竹艺吧的中央的方桌上,摆放着栩栩如生的竹编工艺品。未用完的细长的竹篾散发出阵阵清香。慈眉善目的孙老师双手翻飞,正在指导着同学们编织竹篮。

竹文化特色活动正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感染着学生,影响着学生。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和道德修养,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提供传统教育教学之外的动能和保障。

我们期待通过校园竹文化建设,来促进学生的全面素质提高,良好道德品性的形成,谱写出一首校园竹文化建设下的德育实践活动的华美乐章。

参考文献:

1、《陶学的哲学意蕴》无锡陶研会   杨耀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