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3-11-08
加入时间:2023-11-08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个人成长感悟分享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们,大家下午好。我是实验小学的杨丽。今天非常荣幸也非常高兴能在学府路实验小学与大家相遇,特别感谢周科给我这次发言的机会,让我有机会与大家分享和探讨成长路上的一点小感悟,今天我分享的题目是《沉潜生长,看不一样的风景》。如有不恰当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今天的讲座我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分享。
唤醒:重新发现意义
2011年,当时我在悲鸿实验小学工作,学校安排我参加了宜兴市第一批心理咨询师专业培训,并顺利取得了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证书。2012年10月,一次偶然的机会,学校安排我参加和桥学区心理健康优质课赛教,当时担任学校教科室副主任的李叶老师,放弃休息时间耐心指导我这个心理课小白进行第一次备课。我也不负众望,在比赛中顺利出线,并获得了参加宜兴市心理健康优质课赛教的机会,最终在激烈的竞赛中,我有幸获得了宜兴市心理健康优质课赛教一等奖。正是这次偶然的机会,在我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之后的几年,我继续任教语文学科,参评语文教学新秀,每年也都会在学校开放语文公开课,就这样按部就班往前走。直到2020年9月,一次偶然的机遇,我加入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组,在周科的带领下,我在这个更高的起点,和很多优秀的团队成员一起学习,接触到更专业更新的知识。后来,我又备战无锡市心理健康优质课赛教,在周科的精心指导下,在潘淼副校长和许红杰副校长的全程助力下,我顺利获评无锡市心理健康优质课赛教一等奖,成绩的背后是一次次不厌其烦的推翻重来,是一个又一个挑灯夜战的艰辛,也是一节又一节的试上修改,累,但是特别充实,就像进入一种心流状态,乐此不疲。难忘朱云萍教导陪伴我去无锡赛教,一遍又一遍教我如何与学生接触,开展好破冰环节,至今历历在目。正是这一次比赛,让我感受到了心育大家庭的温暖,在心育团队抱团合作、积极向上的精神引领下,我对个人专业成长的方向和意义有了全新的认识。也是从这时开始,我坚定了走德育路线,心理方向的决定,开始了规划自己的成长路线。
指引:拓宽成长边界
2022年5月,我有幸加入了许红杰中小学德育名师工作室。这个团队实力强大,有高职校的院长、小学的校长、副校长、德育主任等,让我因为和这一群优秀的人同行而倍感幸运,更是动力十足。“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工作室许红杰导师系统的规划部署下,每一位成员都要为自己制定个人三年研修发展规划(ppt图片),让我深刻意识到,成长,首先要从提前规划开始,有了规划的意识,就相当于成功了三分之一。
正是这一份成长规划让我对专业成长路径有了更多的思考,专业成长的认知边界也得以拓宽。个人规划直接和评骨干称号和评职称是联动的,是直接关联的。这三年,如果你能规划好,并且严格认真执行好,那么你参评骨干称号,甚至评高一级职称,所获荣誉都能用得上。工作室的三年规划,主要从课堂研磨、主题讲座、课题研究、论文撰写、书籍阅读和工作室网站投稿五个方面来做详细规划。这五个方面的规划,指明了我三年努力的方向,每一年的达成度清晰可见,第一年欠缺之处,第二年可以继续努力,第二年还没实现,第三年就继续加油,在三年的一个周期里,慢慢实现自我成长破圈。一个好的规划可以帮助我们明确目标、理清思路、保证自己的时间精力不被浪费。老师们,想拓宽你的成长边界,先从制订一份好的规划开始吧!
其次,成长需要阅读心理方面的专业书籍。专业阅读的价值在于不断修正教育实践中的偏差,保持与科学的教育理念同步,掌握最新的教学技法,有效提升专业素养。每个学期,工作室会为我们精心挑选心理专业书籍。每月阅读一本,并且每位成员都会以阅读分享、撰写心得感悟等方式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认知。这样的专业阅读可以扩大知识面,与大师名家进行心与心的碰撞。团队小伙伴共同分享,更是氛围感浓厚。
再者,成长需要主动参加专业技能培训。首先我们要正确看待各项培训,不让自己做被动的参与者,而是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发自内心地想去学习专业知识才能学有所获。每次教育局发布相关心理专业技能培训,我定会积极参加。大大小小的培训我参加了不计其数,每一次都能有很大的收获,最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我参加的房树人心理绘画培训,最后获得了中级绘画心理治疗师证书。我觉得比这张证书更重要的是,课堂上老师以丰富的专业素养,抚平了我的心理创伤,让我自身受益,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得到了心灵的疗愈。
导行:提升科研能力
纵然立得志,也要致知笃行。不经历,永远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不行动,永远不可能改变什么。在许红杰导师的鼓励下,我开始抓住每一次学习的机会,在繁杂的行政工作之余,在任教语文这一主学科之余,我学着让自己静下心来,沉下心来接受各种历练与挑战:在学区联盟活动中,我自学专家的视频课,从中获得重要观点,并结合自己的感悟,第一次做了心理微讲座《做积极的生活者》。
有了2020年6月撰写宜兴教育微信公众号《智慧心育》栏目推文《疫情下的同学交往模式——1米之外的友谊》的经验和反思,2023年8月我再次受邀,在宜兴教育微信公众号 “微问题”系列心理健康“服务包”微视频展播中,撰稿并制作《家长如何实现有效亲子陪伴》的视频,看似简单的几分钟视频,背后是大量的书籍阅读,每当撰稿时,也总会有一种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饥渴感,更是深深感悟到功夫在平时的紧迫感。
2021年,我参加了课题培训,并初次尝试申报了宜兴市级心理微课题,经过充分的准备,我的第一个课题成功立项,因为过程性资料完备,已在2023年6月以良好的等级顺利结题。2023年5月,我在学校领导的鼓励下,尝试申报省级青年教师规划课题,虽然一次次的修改很艰难,偶尔也萌生放弃的念头,但是有同伴的鼓励、学校的支持、专家的指导,规划课题修改了不下十稿,甚至连题目和方向都被专家推翻重来,但我就像那不倒翁,一次又一次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告诉自己没关系,再坚持坚持,今年不成功,明年继续申报,没什么大不了的。
2023年2月,在市级心理健康研讨活动中,我在都山小学执教了一节心理微课《独一无二的我》,在团队小伙伴们的助力下,在一次次的磨课反思过程中,我对心理课堂的设计以及课堂的掌控能力得到了提升,面对心理课,我第一次感觉有了一点底气,更准确说是有了一些勇气和自信。2023年5月,我临时接到教育局德艺科通知,要在一周时间内备好一节心理展示课,要在教育部智能技术与教育应用工程研究中心主办的“2023大数据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会暨宜兴市2023年中小学心理健康月启动仪式”上展示,接到任务时我压力特别大,最担心的是时间紧,活动的规格又很高,这次活动教育局相当重视,一把手校长都被请去教育局开筹备会议了,特别怕上得不好丢了学校的脸。只能硬着头皮,争分夺秒开始备课,跑遍宜兴各文具店,挑选课上要用的道具,跑广告公司设计制作板书,做ppt,先在自己学校试上,每上完一遍都要自己先修改教案,缝缝补补,直到自己觉得还可以了,再赶去湖父实验学校试上,请许红杰导师帮忙磨课,反复修改,当时周科正二阳挂水中,也不忘打电话关心我这节课的准备情况,让我感觉心里暖暖的。农村孩子和城里孩子的认知差异较大,我只能每一天都跑一趟湖父去试教,有时提前换好课,在那一待就是一整天,要把一些与本节心理课无关的知识去给学生填补好。湖父的会议室成了我的根据地,我每天都在里面上课,中午就在拼好的凳子上休息一会,下午继续修改教案,试教。这一次磨课经历让我记忆特别深刻。展示当天,学生们的课堂表现都非常棒,这是他们在这个学校读到三年级以来,第一次登上这样高的舞台,上一节几百人观摩的课,一个个自信大方的高举小手,勇敢地站起来回答,甚至走到屏幕前面,大胆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想法,我想,这一节心理课《认识你自己》一定是上到孩子们心里去了,让孩子们认识到了自己还有这样积极勇敢自信的一面。
近年来,我不光要求自己在心理课堂中深耕,还积极参与工作室小伙伴们的每一次磨课,我认为磨课的过程是优秀的小伙伴们智慧的火花闪现的最佳时机,大家思维碰撞、畅所欲言,所以,我特别珍惜每一次磨课的机会,没有不可抗因素我必定不缺席。我发现自己慢慢从一开始小心翼翼提出自己的想法,到后来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在这个过程中我看见了自己的成长。
平时工作时间很忙,没有时间写论文,但又不能停止写作的脚步,否则成长规划中的论文一项就完不成目标了。于是,我把写论文的时间安排在寒暑假,利用长假期完成1至2篇论文,这样一年中,我只需要利用碎片化时间打磨这两篇论文就行了。不断持久淬炼,近几年我每年都有1至2篇论文心理论文获省市一二等奖,还有2篇论文发表在期刊上。
独行快,众行远。成长之路,是一个不断战胜自己的过程。只有有方向地前进,有选择地坚持,才会遇见更美的风景,成就更好的自己。回首我的成长之路,虽没有光芒万丈,却也一步一个脚印实现了新的成长,我无比感恩团队的支持和赋能,也感谢不曾放弃的自己,愿未来能继续和心育团队的小伙伴们一起砥砺前行、拾级而上、卓尔不凡。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