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许红杰中小学德育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许红杰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一筠

    阳羡小学

    加入时间:2023-11-08

  • 潘悦

    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3-11-08

  • 曹丽文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璐

    大浦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程静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方晔雯

    和桥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何宜伟

    丁山第二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何珍

    东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黄玮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贾花艳

    太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马园春

    和桥二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玲玲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佳慧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杨丽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俞美娣

    洑东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袁静

    学府路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凌燕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甜甜

    徐舍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朱浩亮

    新建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朱云萍

    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成果分享

向上生长 看不一样的风景(杨丽)

作者:许红杰  日期: 2024-04-11  点击:

 

宜兴市实验小学  杨丽

 

    “我们是一个人,我们更是一群人。” 我身处的学校——宜兴市实验小学,就是这样一个闪烁着奋进的智慧之光,呈现着一种蓬勃向上姿态的团队。我们每一位教师的成长和发展,都离不开团队的支持和赋能。每一盏灯都在诉说着一个动人的故事,每一束光都在照亮一段前行的道路,每一个人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

    走上讲台至今已有13个年头,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兢兢业业, 但日复一日,心中不免生出一些迷茫,不知道这样重复的意义在哪里,也不知道自己该往哪儿走。正当迷茫时,我遇见了潘淼特级教师,加入了她的德育团队,向上生长团队理念的影响下,我经历了从传统师徒结对到团队项目带动的转变,也因此领略到了一片不一样的风景。

 

唤醒:重新发现意义

    在学校德育团队积极向上的团队文化引领下,我对成长的意义、生活的意义、教育的意义都有了全新的认识。潘淼导师常常告诉我:要用积极向上的姿态对待我们的生活,对待自己的教育事业,要把理想信念深刻心中,把责任担当扛在肩上。与一群有志向、有智慧,向美而生、向善而长的小伙伴们在一起,我明白了为师者的价值与意义,点燃了我在做好语文教学工作之外,坚定走德育路线的决心。

引路:拓宽成长边界

王阳明《示弟立志说》中有云:“夫学,莫先于立志。志之不立,犹不种其根而徒事培拥灌溉,劳苦无成矣。”加入德育团队后不久,潘淼导师根据自身的成长经历,为我们开设了专题讲座《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思与行》,指导我制定三年和五年成长规划,提出了定一个积极的规划、上一节满意的优课、发一篇高质的论文、读六本推荐的好书、看一种专业的期刊、有一项研究的成果、做一次真挚的交流“六个一”要求。这让我第一次明晰了自身专业发展的目标和路径。同时,潘淼导师还强调“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立场是扎根课堂,只有深深地扎根课堂,才能更好地向上生长。”在她的指导下,围绕“深耕课堂”的要求,我为自己制定了课堂教学、读书、科研、写作等方面的三年行动方案。正是这一份行动方案让我对专业成长路径有了更多的思考,专业成长的认知边界也得以拓宽。

 

触动:注入发展动力

    奋斗目标总是让人热血沸腾,但在实现的过程中,我时常发现理想和现实之间总是隔着千山万水,经常遭遇困惑和迷茫。幸运的是,一路有潘淼导师的精心指导和用心呵护。这也为我的专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潘淼导师为德育团队的每一个成员精心选购书籍,订阅专业杂志,开展研修活动,鼓励我们撰写学期成长总结……为了我们的成长,她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其中,最触动我的是每一次的课堂教学研讨。从选课到备课,再到一次又一次不厌其烦的试教研讨磨课,无论研讨到多晚,她必定全程参与尽心指导。不仅是课堂教学研讨,论文撰写、课题研究,甚至是团队成员们的心理疏导,事无巨细,她都牵挂心头。潘淼导师像大姐姐一般给予我无私的帮助,这也让我不敢在舒适区“躺平”,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丝毫不敢懈怠。同伴们的优秀表现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也是激励我不断前行的动力,这也是我迫切需要的。很庆幸我遇见了一位优秀的导师,一群志同道合的同伴,从此不愿只做低头的教书匠,更想做教改的排头兵。

 

导行:提升专业能力

    纵然立得志,也要致知笃行。不经历,永远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不行动,永远不可能改变什么。在潘淼导师的鼓励下,我开始接受各种历练与挑战:参加学区心理健康课赛教,参加宜兴市级赛教。我至今还记得当时的感受: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在潘淼导师和其他小伙伴的鼓励和帮助下,我多次修改教案,甚至推翻重来,反复试教,不断磨课,我的教案质量和课堂教学能力稳步提升着,一次次过五关斩六将,最后参加无锡市心理健康优质课赛教,因为《和时间赛跑》一课整节课思路清晰,活动设计心理味浓厚,课堂效果显著,最后获得了一等奖。“功夫在平时”是我赛后最大的感触。正是这样的经历,我深刻明白了积累和思考的重要性。在潘淼导师的指导下,我开始钻研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写读书笔记。后来,我又参加了无锡市德育工作能手的评比,并顺利通过考核。在潘淼导师的举荐下,我成为宜兴市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组的一名成员,继续踏实前进着,撰写了宜兴教育微信公众号《智慧心育》栏目推文《疫情下的同学交往模式——1米之外的友谊》,在德育活动新闻稿中发布读书心得。在学区联盟活动中,我第一次做了心理讲座《做积极的生活者》。2021年,我初次尝试申报了宜兴市级心理微课题,并成功立项,目前微课题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近年来,我没有停止阅读和写作的脚步,持久淬炼,撰写的多篇论文获省市一二等奖,多篇论文发表在核心期刊上。

    独行快,众行远,有方向地前进,有选择地坚持,才会遇见更美的风景,成就更好的自己。回首成长之路,虽没有光芒万丈,却也实现了新的成长,愿未来砥砺前行拾级而上卓尔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