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3-11-08
加入时间:2023-11-08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每一朵花都希望被呵护,就像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一个美好的愿望,那就是“要求进步”。有些孩子的进步明显,但大多数孩子在前进道路上不免磕磕碰碰,不能如愿地享受成功。于是我在班主任工作中融入了心理健康的辅导,旨在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使他们能更快更好地进步。而我觉得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尤为重要,笔者平时在工作中也一直努力,以下就是我的几点收获。
生活中,有些孩子自信心十足,“我能行”常挂在嘴边,但也可见到一些胆怯、退缩,缺乏自信的孩子,总说“我不会”。那么该怎样培养和促进孩子的自信心?以下就是我从实践中获得的几点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激励孩子树立自信。
最胆小怯懦的孩子,偶尔也会有大胆的举动,也会做得很好,也许在常人看来这微不足道,但做老师的必须努力捕捉这些稍纵即逝的闪光点,给予必要的乃至夸张的表扬鼓励。同时,不要对孩子有过高的期望值,要发展地看待孩子,肯定孩子的点滴进步,以此来改变他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而不是当孩子兴冲冲地说:“老师说我进步了”,而老师却说“你得意什么,和那些优秀的孩子的标准还差远了”。或当孩子兴冲冲地说“我考了90分!”,而老师说“某某某还考了98呢!”等。这样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对做好孩子和考90分没了兴趣,缺乏信心。而班主任多说一句“你进步了”,“希望下次多考几个90分!”,将会对孩子的教育产生很好的效应。所以,班主任要及时地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激励孩子树立自信!
我们班上曾经有这样一位后进生,以前连家庭作业都常不完成,后来在接触过程中我发现,他并不是不会做,是不愿做!其实这个孩子也很有自己的想法,于是我通过和他交谈发现他有些自卑,由于身形关系常被同学取笑为笨猪,久而久之就没有了学习的兴趣与信心!后来我在课堂上鼓励他,多给他表扬,让他重拾信心,从此家作不用再催就主动按时上交!看,每一朵花都需要用心浇灌!
二、用肯定性言语和鼓励性言语促进孩子树立自信。
强化自信的方法很多,抓住契机进行正面引导尤为重要。孩子如果能经常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和表扬,会使他们兴趣盎然,信心百倍,情不自禁地向前努力,也能满足其潜在的争强好胜的欲望,增强其自觉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因此,要建立孩子的自信心,对孩子在实践中所做的任何一点努力和克服微小的困难都要及时予以支持和适当帮助,并尽可能地让他们尝试成功,因为成功感是建立自信心的动力。班主任可以这样鼓励孩子:“你比上次进步了”,“你能做好”,“我们再试一次”,“你能行”等等。总之,班主任要采取信赖、欣赏的态度,只说鼓励话,不说泄气话,更不说抱怨挖苦的话。因为老师的每一声赞许犹如一束阳光,温暖孩子的心田,每一位孩子,不论其个性品质如何,成绩如何,无一例外地都渴望得到老师的重视、肯定,都渴望照耀到鼓励、赞许之春日阳光,特别是那些对自己缺乏自信的孩子。因此,做班主任的,在教育孩子时,如果少一些偏见,多一些平常;少一些歧视,多一些尊重;少一些冷眼,多一些赞许,让孩子享受到温暖的阳光。那么,无论哪种层次的孩子都会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从而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原动力,这样,潜能将被激发,奇迹将会出现。
当然,还要适当把握赏识力度,不同孩子赏识的程度不同,如胆小、呆板的孩子多肯定鼓励、少批评指责,对调皮、好动、表现差的孩子要善于捕捉其闪光点,及时肯定鼓励,扬长避短,好孩子、任性的孩子适当赏识,多提新的更高的要求或多鼓励他克服任性的行为。
其实我们成年人也是如此,有谁不希望得到别人的发自肺腑的赞扬,得到学校领导的表扬和鼓励呢?那孩子不夜一样吗?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种渴望过被人赞赏的欲望!那么我们作为班主任更要多用肯定性的和鼓励性的语言来帮助孩子树立自信!
三、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那种事事依赖、处处顾惜的孩子总是期待照顾,怀疑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反之,将孩子毫无准备地置于新情景之中,突然推向自立,也会使孩子受到挫折、丧失信心。因此,班主任可以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允许孩子尝试错误,放手让孩子去想,去做;注意“君子动口不动手”似的指导,多提建设性的意见,少为孩子做不必要的帮助,每天给孩子简单的任务让他独立完成。当然,在获得能力的过程中,不能过分控制孩子,剥夺孩子选择的权利,误以为获得能力是按成人意志进行这样、那样的练习和学习。同时,也不能过分放纵,让孩子一切自行其是。家长必须懂得,儿童自己能做什么,不仅取决于他们的成熟程度,而且也取决于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对他们的适宜程度。因此,班主任要从日常生活入手,适时、适宜地提出他们力所能及或稍克服困难就获得成功的要求,给予独立锻炼的机会,才能让孩子体验成功的快乐,建立真正的自信心。
其实,缺乏自信,会产生自卑,不管孩子有再多的不好之处,都不应该让其失去信心,对于那些自信心不足的孩子,我们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让他们相信自己,并且感到:“我能行。”“我是最棒的。”
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排忧解难,努力营造一个健康的氛围。增强他们自身的心理防御能力,重视心理健康,关爱心理健康,为学生拥有一个健康和谐的未来而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