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许红杰中小学德育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许红杰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一筠

    阳羡小学

    加入时间:2023-11-08

  • 潘悦

    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3-11-08

  • 曹丽文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璐

    大浦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程静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方晔雯

    和桥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何宜伟

    丁山第二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何珍

    东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黄玮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贾花艳

    太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马园春

    和桥二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玲玲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佳慧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杨丽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俞美娣

    洑东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袁静

    学府路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凌燕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甜甜

    徐舍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朱浩亮

    新建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朱云萍

    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成果分享

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渗透

作者:王玲玲  日期: 2022-07-22  点击:
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渗透
摘要:现如今高知识分子违法犯罪现象时有发生,小学班主任作为启蒙学生思想的重要人物,不仅要教授知识以增加学生们的知识储备,还要注重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们的错误思想,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本文通过讲述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渗透的前提要求以及具体措施来为班主任教师提供积极建议,希望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养成。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小学班主任工作;渗透
调查研究显示,小学生心理测试结果中,多数学生都或多或少的存在心理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了学生积极健康的成长,这些数据时刻提醒我们注重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刻不容缓。小学是一个人形成正确思想的重要阶段,而小学班主任作为接触学生最为频繁的关键人物,在日常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思想的有效手段。
一、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前提和原则
班主任老师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即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学生们的心理健康教育上来。自古以来,老师都作为主体地位而忽略了学生们的想法,而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明确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平等地位,尊重每位学生们的想法,不能够单纯的进行批评说教,要通过互相坦诚的耐心沟通密切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对学生心理问题进行教育。
其次,班主任老师要采用适合于学生接受的教育方式,老师在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要重点观察学生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对于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要具备敏捷的反应力,及时发现学生心理上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出现问题一直未得到解决而加重的情况。
另外,小学生的心智还不够健全,不能够明辨正确或错误的思想,容易受到外界不良信息的影响而导致心理出现问题甚至心理歪曲的情况。老师们在口头说教进行批评教育时,不能够有效解决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相反,容易使得学生产生叛逆心理。这就要求班主任老师在进行教育时,尽量采取学生所乐于接受的教学方式,改进枯燥的说教教育内容,通过积极有趣的方式渗透教学内容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老师们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工作时,必须要根据合理的教学计划来实施,并结合学生们的个体情况,利用恰当时期给学生们的心理带来加倍的积极影响。同时,老师们要树立模范带头作用,以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对待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学生们的心理健康教育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状态的保持。
二、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渗透的具体措施
1、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
研究表明,心理环境可以通过外界客观环境的改变而改变,无形存在的心理环境又决定着学生的发展状况。积极向上的心理环境有利于学生培养乐观向上的心态,使得学生在面对生活中的琐事时能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来处理;而悲观消极的心理环境则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培养,使学生产生消极的人生态度,面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降低学生们的学习效率,严重影响学生们的健康成长。因此,班主任老师要不断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可以通过开展班会活动的方式来使学生们更好的融入积极氛围的集体,慢慢感染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可以通过举办篮球比赛、拔河比赛、合唱比赛等来增强班级凝聚力,给学生提供良好的班级氛围,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及时发现掉队的同学并进行有效心理疏导,以促进学生健康茁壮的成长。
2、转变教学方式
改变传统说教的教学方式,要运用专业知识来密切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小学班主任通常要教授该班级的主要课程,在教授课程时,要求老师运用教育心理学的方法来潜移默化的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丰富想象力,同时要培养学生们适应社会生活和人际交往方面的能力,充分利用教材灌输给学生们正确的思想认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逐渐应用到包括教育的诸多领域,老师们还可以通过采用多媒体动画放映来实现寓教于乐,在提高学生们学习积极性的同时能够渗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达到培养学生健康思想的目标。
3、心理辅导课的开设
心理辅导课时学校聚集同一年龄段的性格特点相似的学生进行计划性的培养学生们养成健康的心理状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进行,开展心理辅导课俨然成为学校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式,在提高学生们生活质量的同时纠正学生们错误偏向的思想。小学班主任充分了解自己班级的学生,因此作为讲述心理辅导课的老师,能够根据学生们的个人特点进行有效的教学,使学生们获得充分的情感体验和思想知识。
4、规范自身作为
小学生天性善于模仿,日常接触的人或事物对于小学生日后思想走向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小学班主任老师作为与学生接触最为密切的人物,首先要规范自身作为,具备高水平的观察能力以及充足的耐心和责任性,对于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难题要不骄不躁的应对,以身作则,为学生们树立榜样意识,这是小学生健康心理形成的先决条件。
三、总结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们形成正确思想的关键因素,小学班主任老师要重点培养小学阶段学生们的心理健康,密切关注学生们的行为,增强与学生之间的联系,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于日常生活中,做好学生们的榜样,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以促进学生们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刘秀华. 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渗透方式研究[J]. 教育, 2016(3):00279-00279.
[2]王莉, 闫佩. 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渗透探讨[J]. 中国校外教育, 2017(18):30-30.
[3]刘兴兰. 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渗透[J]. 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2017(5):193-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