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许红杰中小学德育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许红杰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一筠

    阳羡小学

    加入时间:2023-11-08

  • 潘悦

    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3-11-08

  • 曹丽文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璐

    大浦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程静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方晔雯

    和桥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何宜伟

    丁山第二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何珍

    东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黄玮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贾花艳

    太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马园春

    和桥二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玲玲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佳慧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杨丽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俞美娣

    洑东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袁静

    学府路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凌燕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甜甜

    徐舍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朱浩亮

    新建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朱云萍

    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科研动态

淡化“纠错教育”,实现“积极引导”

作者:贾花艳  日期: 2025-04-07  点击:

淡化“纠错教育”,实现“积极引导”

     ——读《教育的积极心理学》有感

宜兴市太华小学  贾花艳

“现在的学生不好教”是不少老师的共同感言,但我们也需要反思,学生在随着时代进步,我们是否还能沿用传统的教育方法?暑假,我有幸拜读了心理督导师陶新华撰写的《教育的积极心理学》一书,静心阅读发现,它就是一盏明灯,给我们教育工作者以指引。

这本书把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和方法与教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从教师生涯发展、教师人际关系、教师面临的挑战、以及师生优势特质研究出发,比较系统地介绍了积极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这本书一共19章,每一章都是从案例出发,通过心理学的角度去剖析教育现状,最后提出应对策略。虽然所提出的应对策略只是泛泛而谈,但是对于存在的心理问题剖析得还是非常透彻,让我豁然开朗。下面,我就针对第二篇的第2章“纠错教育与长善救失”谈谈自己的感受。

20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经历让我深深感到,纠错是教育教学行为中的最基本行为习惯,可以说是一种普遍现象。我们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其实大部分时间一直都是在实施着“纠错教育”,早上一来,作业谁没有交?谁的卫生工作没有认真完成?上课时谁听讲不专心?课堂作业谁没有掌握?就餐时谁弄脏了桌面,打翻了食物?路队时,谁在交头接耳?我们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努力地寻找着学生的错误,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努力地纠正着学生的错误,以实现规范化管理。但是,作为教育工作者,又有谁思考过,我们的纠错教育是否存在严重的弊端?虽然纠错教育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消极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因为纠错往往是一种否定持续的纠错就是对学生不断的否定,学生的学习成绩上去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热情却消磨殆尽了。

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说过:过去100年心理学的发展史可以概括为“消极心理学”,主要研究心理问题、治疗心理疾病,却忘记了心理学的使命是关注每个人获得幸福快乐的生活。老师们,反观我们的教育,似乎也是一样,过多地关注了学生的消极面,而忘记了我们的教育是为了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以前,在讲解试卷或习题时,我也总是会抓着学生的错误不放,有些反复强调的题目出错了甚至还要在全班学生面前严厉地批评,以起到威慑的作用。可是,我们会发现,过多地强调容易出错的习题,学生一如既往地出错。我们不妨聚焦于学生考卷上的成功之处,讲评时高度称赞一下学生这方面的进步,因为这些称赞和肯定会成为学生继续解决问题的动力和希望。 当学生没有做作业的时候,不要急着去找家长,反思一下,我们的作业布置是否太过单一,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满足感。老师也许会说,我们平时也在会关注学生的优点和进步呀?我想:积极心理学绝不是几个微笑、几句鼓励、几次表扬而已,它需要计划、时间、努力、技巧,以及我们持之以恒的坚持。

希望老师们阅读这本书后也会能有所启发,树立积极的心态,并尝试着改变自己的教育理念,学会淡化纠错教育,持之以恒地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我想一定能获取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享受幸福的教育人生。

祝愿我们每一个教师都能够成长为你心目中的理想教师。

——《教育中的积极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