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俞美娣 日期:
2024-04-10 点击:
次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洑东小学 俞美娣
在小学的心理教育教学中,大多教师积极运用情境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和人格品质。本文通过对学生学习压力、学习环境等方面与教育课堂结合,分析了情境式教育应用现状。针对目前小学阶段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适合于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情景化方法,来开展小学心理课程实践活动,同时也指出当前在小学教学中创设合适的课外活动可以激发儿童积极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情境教学法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现状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还不完善,学习任务重,教师要充分利用情境教学法来帮助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创设生动有趣且具有挑战性强趣味性的课堂环境氛围。情境教学法是通过创设生活化情景,激发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使他们在真实的场景中获得情感体验与思维启迪。运用多媒体技术将知识以图片或视频等方式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师生互动交流,组织小组讨论交流活动等形式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团队协作精神。情境教学法能够有效激发和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积极性。
小学阶段是人的一生中发展最快、最重要,也是敏感性最强的一个时期。在这一个年龄段,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对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有着不可估量作用。然而,目前我国大部分学校都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授课与管理,诸多问题都是由教师自己来决定和控制课堂活动内容以及实施方法等等。情境式学习法作为一种新型课程理念被很多学者所提出,并付诸实践研究、探讨及探索出来的新理论体系却还处于起步阶段。
在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教师要主动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这样有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小学生富有朝气与活力,同时这个时期儿童心理发展比较迅速且不稳定,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教育课题。他们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与完善时期,教师要运用情境法进行教学,通过创设生活化情境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所处地位以及所扮演角色等等,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互动过程。
二、情境教学法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一)情境教学法应用于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导入
教师确定教学任务。在情境法的运用过程中,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即学生能学到什么知识。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来看待这一阶段,例如:学习心理学课程时可以先让学生知道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其次是了解该节课所涉及到的相关理论基础和基本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最后则是对教材内容及教学环境作出判断与选择,确定情境设计是否合理可行以及需要达到何种效果等等,教师在导入教学过程中,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创设一定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和兴趣激发其学习动机。因此我们可以将情境引入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进行授课,例如:"我知道情绪与疾病之间有紧有紧密联系”、“我已经形成了良好稳定的生活习惯——喜欢阅读课文并主动思考问题……”等内容,通过导入让同学们自主参与进来来引起注意。
(二)构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资源
教师在教学前,要对学生进行充分的了解,明确自己所教内容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心理咨询技能。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性制定不同的方案。针对内向型和外向型两类群体来说,情境设计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个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多运用合作探究式问题解决方法;第二个方面是课堂上可以采用讨论法。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并且容易理解记忆型知识点,就要老师用多媒体课件来展示,而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内容可以采用图片或动画形式展现,因此我们可以将教材作为基础课程资源引入到教学中去。
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要充分利用好相关的课程资源,例如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知识。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选取具有代表性、有意义和启发性较强的事件作为情境引入,对于不同年龄段儿童来讲则应采用不同类型的方法进行引导来达到预期效果等。如:针对情绪起伏较大或容易冲动的学生来说,通过情景导入让学生产生强烈兴趣从而激发其学习热情进而提高课堂效率。
(三)情感体验和情感管理
小学阶段是学生健康成长和情感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内,孩子们的情绪以及心理会变得更加敏感、复杂。作为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这一特点来进行教学活动,例如:当学生面对陌生环境时不愿意主动去适应,就容易产生紧张等情绪困扰,如果遇到了一些困难或挫折也不能及时解决的话,则会对其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导致心理问题进而引发严重后果。
在情境教学法的运用过程中,需要教师对教学资源进行合理利用。比如,将心理学知识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互动游戏等方式向学生普及相关理论。在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情境教学法,可以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得到丰富,同时也能培养小学生良好情绪控制能力。教师通过创设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上富有趣味性的情景来调动起学生积极的学习状态。比如:课堂游戏化设计时可结合教材内容设置一个游戏主题"我在遇到困难时应该怎么办",让同学们通过实际问题进行角色扮演,这样不仅可以活跃学生身心,还能够使其体验到快乐与成就感。
通过情境教学法的运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同时在具体实施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通过本文对实施情境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分析,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是其成功开展课堂的关键。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时机引入相关课程资源,设置好相应环节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之中来。在课堂上,多给予小组成员展示自我成果的机会和空间等,提高小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课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