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许红杰中小学德育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许红杰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一筠

    阳羡小学

    加入时间:2023-11-08

  • 潘悦

    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3-11-08

  • 曹丽文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璐

    大浦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程静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方晔雯

    和桥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何宜伟

    丁山第二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何珍

    东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黄玮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贾花艳

    太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马园春

    和桥二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玲玲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佳慧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杨丽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俞美娣

    洑东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袁静

    学府路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凌燕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甜甜

    徐舍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朱浩亮

    新建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朱云萍

    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科研动态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作者:俞美娣  日期: 2023-04-24  点击: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一个有道德、有理想的人,他会努力地学习;同时,一个正在丰富自己知识的人,他的道德修养也会在逐渐地提高。一棵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其间,她要历经多少风雨,园丁要付出多少心血。土壤、阳光、空气、水分、养料,哪一样少得了?大风来了,你得帮她直起腰干;虫害来了,你得帮她防虫治病;长大些了,还得修枝、剪枝和整形等等。只有这样,小树苗才有希望长成一棵健康、挺拔的树。那么,一个孩子要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人,需要父母、老师、长辈,乃至社会中的有德之人、有识之士,付出多少关爱和心血呢?得为孩子们创造怎样的教育环境呢?作为一名教师,我从心里呼吁:生活中应处处都是育人的课堂,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学校、家庭、社区、电视传媒等。因为,孩子是我们的希望,孩子是社会的财富。
  学校是进行教育的重要阵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终身教师。 而老师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德育的实施者,为孩子们适应时代竞争的需要,老师要利用形式多样的教育课堂,促进个人素质的全面优化及提高。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那么怎样才能在语文教育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呢?我在下面的几个方面有一些想法: 
  一、充分发挥教师人格魅力的德育功能。
  众所周知: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首先,我觉得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例如:带领学生大扫除,保持室内卫生,节约使用粉笔。锻炼时,我与学生一同做游戏。升国旗时我首先自己严肃认真,站在队伍里端端正正。教师以身作则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另外, 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 。比如,为了上好一堂语文课,老师做好大量的准备,备好课,做好课件,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我觉得要学生守的规矩,我们自己要做到,只有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才能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因此,我们老师必须身体力行,走入孩子的心灵深处,用我们慈爱的目光,慈祥的笑容影响他们。用我们温柔的话语感染他们。处处做学生的表率,以自己的人格和言论感化学生,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二、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例如在讲解一道语文难题时,我一步一步认真细致,不怕挫折,一个小地方都不放过进行讲解,培养学生这种认真仔细,不屈不挠的精神。在教学中穿插追求真理的精神。并在讲述中国在追求语文道路上的感人故事,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又可以培养学生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三、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语文教学中,有很多规律和定律如果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很大的作用的,这时候我就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拿教学方法来说,我们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法共享一个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的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还可以从小让他们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好习惯。
  四、抓时机进行德育教育。
  德育渗透时机不能只局限在教学内容上,应抓任何适当事件、时机去进行。比如神舟6号成功在太空翱翔并成功的返回了地球,当我把消息告诉学生并把他的意义阐述后,我想学生们“为中华之崛起”而学习的决心油然而生。
一克盐放在一只勺子里要一个人一口吞下,咸苦若砒霜,如果把它融入一锅鸡汤里,则鲜美异常。我相信只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就可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
  总之,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我们可以适当开展一些语文活动课和语文主题活动。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也要注意它的策略性,一定不要喧宾夺主,要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我相信只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潜移默化,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教育贵在以人为本,语文学科是集知识性、科学性、思想性于一体的综合学科,作为语文教师,应让学生在快乐创造中学习语文,更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德育教育,从而为新形势下的大语文谱写出崭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