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许红杰中小学德育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许红杰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一筠

    阳羡小学

    加入时间:2023-11-08

  • 潘悦

    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3-11-08

  • 曹丽文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璐

    大浦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程静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方晔雯

    和桥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何宜伟

    丁山第二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何珍

    东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黄玮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贾花艳

    太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马园春

    和桥二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玲玲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佳慧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杨丽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俞美娣

    洑东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袁静

    学府路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凌燕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甜甜

    徐舍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朱浩亮

    新建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朱云萍

    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科研动态

营造优良班级文化,创建文明和谐班级

作者:俞美娣  日期: 2023-04-24  点击:
                        营造优良班级文化,创建文明和谐班级
                                    宜兴市洑东小学     俞美娣
【摘  要】班级文化建设具有无形的教育力量,往往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营造健康的班级文化环境,不仅可使学生的思想在其中得以净化,能力得以锻炼,还对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起重要的作用。在建设班级文化中,我们要学会思考,学会智慧地来管理班级,鼓励学生大胆参与班级建设,以尊重学生的天性和需要作为出发点,让学生成为班级文化的建设者和监督者,提高学生班级主人翁意识。
【关键词】班级文化   物质  行为  精神

  所谓班级文化,就是指在班主任的指导下,班级师生通过教育、教学与管理活动,创设和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一个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能激发孩子无数的感动和无穷的力量,教会孩子们有益的知识,培养孩子们潜在的能力;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在现代教育中,教师必须重视和有意识地去建设良好的班级文化。在班级这个大家庭中,让学生感到温暖,得到关爱。
  一、丰富班级物质文化
  班级物质文化建设是指教室环境建设。它是班级精神文化的体现,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沟通交流的平台,是班级舆论导向的载体。
  “孟母三迁”说的就是“环境影响人”。学习氛围的营造的确是很重要的。当你走进书香弥漫的一方小天地,你会油然升起一种庄严神圣的感觉,对知识的崇尚、渴求会一下子被书香所勾起,使你不得不想遨游在书的海洋中。因而我们在布置教室时不要有随意性和盲目性。下面我以本班为例交流一下我们的教室环境布置。
  首先我们要使教室做到窗明几净,一尘不染,它需要班级的老师和学生都能持之以恒地与不讲卫生的习惯作斗争,真正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
  其次教室环境的艺术营造也很重要,我们要给给学生创造一个学习“另一种语言”的环境。
  1、悬挂时钟:布置教室时根据班级目标,悬挂了时钟,让学生做时间的主人,能合理的安排学习时间。
  2、图书角:在我们班里,开展了让图书流动起来的活动。平日里,图书角总是整整齐齐地放着许多书,这些书有学校图书室借的,也有班中同学自发带来的。为了保证同学们看到更多的书,我们选出了图书管理员,建立了借书制度,规定了借还的期限。每月由图书管理员推荐两名“爱书好少年”,要求学生文明借阅。看完一本书后,还要交流一下看书收获,既营造了班级读书的氛围,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这种过程中,学会了分享,学会了合作。
  3、竞赛栏:为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我们在墙上张贴了“你追我赶”竞赛栏。在文明、纪律、发言、学习、劳动等方面展开评比,定期对优秀学生发放表扬信,并利用校信通告知家长,使家长对孩子在校表现有所了解,将优秀学生的照片贴出来,让他们成为同学学习的榜样。
  4、黑板报:让学生自己设计、布置板报,图文并茂,上面有同学的优秀作文,平时搜集的优美文章,富有哲理的名言,还张贴着优秀学生的照片,让板报不再只是摆设,成为学生课余驻足阅读的场所,学生不断得到艺术的熏陶,哲理的启迪,榜样的激励,从而受到教育。
  5、文化熏陶:在前面黑板的右边,班级特地开辟了一个“每周一诗”。每周一由一名学生将自己寻找到的认为有意义的一首古诗工整地书写在“每周一诗”内,并带领大家一起学习背诵古诗。学生兴趣很浓,长期坚持必然对学生产潜移默化的作用。
  第三设置个性化的班级标志,如班训、班徽的标识物。从不同方面激励学生。在我们班的教室门口设有班魂语:勤学进取,乐观向上。一进教室正面墙上张贴着班徽:太阳和帆船,预示着同学们正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和美好愿望扬帆起航。
    整洁、美观、优雅的室内环境,犹如细雨润物,容易给人营造良好的心境,使学生获得心理上的平衡;一个安静,一个和谐的学习与生活空间,可以催人奋进,可以影响学生对事物的判断和看法,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
  二、丰富班级行为文化
  班级行为文化主要指班级开展的各种文化活动。它是班级文化中最活跃的因素,反映了班级的精神面貌、教学作风和管理水平,是班级精神和群体意识的动态反映。
  利用各种节日开展各项专题活动专题教育与日常教育相结合,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让学生在愉快活动之余收获一些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教师节之际开展了“老师,我想对你说”的活动,让学生明白教师工作的辛苦,懂得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学会倾听。重阳节开展敬老活动,到敬老院慰问老人,并展开讨论“我长大要怎样孝敬老人”做一个懂礼貌、孝敬老人的好孩子。妇女节,让学生明白世上只有妈妈好,妈妈给予我们的爱使我们拥有的幸福比天上的星星还要多,比海洋里的水还要深。为妈妈做一件事、说一句感谢的话。同时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本学期学校开展的“缅怀革命先烈、先烈精神伴我成长”、“红色诗文经典诵读”、“书签制作比赛”、“小排球比赛”、“运动会”等活动,同学们都竭尽全力施展本领,为班级出力,对我来说,成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的学生有着朝气蓬勃的精神,有着心向集体的凝聚力,我为此自豪!
    班级文化建设通过各种活动提升了学生的文化品味,也为学生展示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综合素质提供了有效的舞台,活动不但增长了学生的知识中,而且锻炼了他们的胆识和意志,使他们在成功的体验中更加奋发向上。
  三、规范班级制度文化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班集体中,我们把那些以规章制度、公约、纪律等为内容的,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以及监督机制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形态称为班级制度文化。在班级管理中要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既可使学生体会到班级管理的艰难性,又可以意识到自身的价值,还可以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和组织管理的能力。进而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
    1、制定班级公约
    建立班级公约是对班级每位学生的行为予以规范。在全班同学共同参与讨论的基础上制定班级公约,学生的日常行为就有规可循,考核执行就有据可依,才可以依法治班。这样的公约学生较能接受,能很好的起到规范学生的行为。
    2、制定岗位责任制
    岗位责任制是对一定职务的职责予以规定。班主任在民主选举的班干部产生后,根据他们的特长,明确每个班干部的管理责任,指导班干部的工作方法,鼓励班干部大胆工作,创造性的发挥作用.班主任对班干部要持信任、宽容的态度,帮助班干部树立威信。
    3、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
    有法就有罚,怎么罚?如何量“刑”?罚了以后如何监督执行?这都是班规能否发挥作用的关键所在。 如建立个人考核小组评比制,另外,建议做好班级日记,既可作为班级生活的写真纪念,又为班主任了解和督促班级工作提供第一手材料。
   四、培植班级精神文化
  班级文化的核心是班级精神,它是在班主任的引导下,通过全班同学的共同努力,逐步形成的一种精神力量,是班集体的精神追求,是班级凝聚的向心力。对于一个班级体来说,精神文化的建设才是最关键的。
  1、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正确的班集体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感染、同化、激励的作用。教师要注意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引导学生对班集体的一些现象与行为进行评议,努力把舆论中心引导至正确的方向。 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确立班级的奋斗目标,明确班委的职责。班级上形成比学赶帮的学风,不仅能提高这个班的成绩,而且有利于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甚至会对学生一生的学习产生影响。同时,班主任也要起到示范的作用,以言促行,以行传情。
  2、培养对班级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让学生对班级产生一种感情归属感。要使班级向前发展,就应该让学生肩负起作为集体一员的责任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全方位管理班级事务。要建设班级的文化氛围,决不能忽视学生责任感和义务感的培养,这种意识对于他今后对民族、对国家的责任意识都是非常重要的。
  3、让班级充满爱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和真谛。工作中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孩子都能分享到老师的爱。教师的关爱是阳光,空气和水,是学生成长不可缺少的养料。
  五、营造班级关系文化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形成团结一致、积极向上班集体的重要因素之一。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又能同时带动其它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它有助于更好地发挥班级整体效应,帮助学生学会与人交往,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今天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缺乏与人交往的品质,引导他们学会关心,爱护,同情,帮助他人,在班级中形成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本观念,如:平等、尊重、诚信、团结互助、奉献、合作与竞争等,是营造班级关系文化的重要任务。
  另外,教室还应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合作与竞争的关系,在相互竞争的同时,互相帮助、互相激励,才能形成智慧互动的良性循环,才能形成学习交流的良好风气。合作与竞争的教育要通过体育活动、学习活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从而提倡双赢的竞争策略,使学生学会有合作的竞争和有竞争的合作。
  总之,班级是学生生活的重心,它是知识的集散地,是人格的熏陶地,是体质的培养地,是心灵的归宿地。一个充满朝气的班级文化氛围,能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心态得到改善,情操得到陶冶,视野得到拓宽,品位得到提升。我希望我能给学生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充分发挥班级文化的育人功能,让他们在文化的氛围中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