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许红杰中小学德育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许红杰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一筠

    阳羡小学

    加入时间:2023-11-08

  • 潘悦

    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3-11-08

  • 曹丽文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璐

    大浦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程静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方晔雯

    和桥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何宜伟

    丁山第二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何珍

    东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黄玮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贾花艳

    太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马园春

    和桥二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玲玲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佳慧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杨丽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俞美娣

    洑东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袁静

    学府路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凌燕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甜甜

    徐舍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朱浩亮

    新建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朱云萍

    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科研动态

疫情环境下,谈儿童生命教育课

作者:周凌燕  日期: 2023-04-24  点击:

疫情环境下,儿童生命教育课

 

江苏省宜兴市城南实验小学  周凌燕

 

【摘要】2020年至今,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和伤害。小学阶段的儿童处在求知路上的启蒙阶段,此时对他们进行生命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希望通过阐述在新冠疫情背景下儿童生命教育的内涵、价值及实施儿童生命教育的途径,能让教育者正视且重视对儿童生命教育的启迪。

【关键词】新冠疫情     儿童生命教育

 

     2020年,新冠肺炎突发,其传染之迅速,给全国乃至世界带来的损失之大,令人震惊。面对疫情,人们从最初的不知所措,开始理性思考,追问病毒传播的根源。比对分析病毒基因序列得出推测,新冠肺炎病毒产生的自然宿主可能是——蝙蝠,此结果一出,既令人吃惊,却也在意料之中。中国很多地区存在食用野生动物的陋习,很多传染性疫情例如,鼠疫、埃博拉病毒、非典病毒等等,都被证实与食用野生动物有关。从新冠肺炎的发生发展到蔓延,我们终于意识到,病毒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类对生命健康的无知,对生命安全的麻木,全面开展生命教育,提高国民生命素养是当务之急。基于这次重大疫情背景,儿童的生命教育骤然进入了我们的视线,帮助儿童形成正确的生命价值感显得尤为重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讨论儿童生命教育:儿童生命教育的内涵、儿童生命教育的价值、实施儿童生命教育的策略。

 

一、儿童生命教育的内涵

    儿童,处在一个人一生的起步时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这一阶段,对儿童进行生命教育,帮助他们培养对所有生命的敏感,以最大的善意关注自身以及所有生命的价值是尤为重要的。本文综合各类意见后,对“生命教育”的理解如下:“生命”指的是一切自然界的生命,包括人自身的生命和所有动物植物的生命。而“生命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的价值追求,从人自身的生命现象和生命价值出发,涉及与环境和生命之间和谐关系的培养,让人坦然面对生命的困境,永远乐观向上的一种教育。在这一基础上,儿童生命教育的首要内容应是以儿童的需要为出发点,引导儿童能正确认识生命的内涵与价值、甚至正确认识死亡,从而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成全生命、敬畏生命。

1.儿童生命教育应该是种生命(自然生命)的教育。自然生命,包括具有生命和灵性的世间万物,儿童生命教育的对象是生命,就是尊重自然生命,尊重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首先,应该帮助儿童了解生命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清楚生命之宝贵。其次,还应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死亡意识,不仅要明白死亡之后代表生命现象的消失,还要明白死亡的真正意义,从而对死亡产生敬畏之心。在抗击新冠疫情期间,对儿童进行种生命教育显得非常重要,他们应该知道每个个体的生命都只有一次,每一条生命的存在都有其价值与意义。种生命教育注重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新冠肺炎的肆虐可能就是因为人类不尊重动物的生命,打破了平衡关系,才导致了严重的后果。所以,儿童生命教育不仅仅是教育儿童保护自己的生命和身体安全,更应该注重教育儿童保护和敬畏世间万物的生命安全。

2.儿童生命教育应该是类生命(自为生命)的教育。类生命是人类所特有的,为适应周围环境,在后天通过教育形成的,具有创新、自主等特征的生命。如果说,种生命是个体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体现的是生命长度的问题,那么类生命就是解决人类生命宽度的问题,是种生命的升华。儿童生命教育的对象是儿童,每一个儿童都是不同的个体,在尊重种生命的基础上,发挥每一个个体生命的自主性、社会性,让每一个生命都闪耀不一样的光彩。在疫情环境下,我们可以渗透生活教育、挫折教育,引导儿童用积极地态度面对疫情,直面疫情带来的挫折和挑战,也应该帮助儿童了解和承担自身的社会责任,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发挥生命最大的价值,关怀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二、儿童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对儿童进行生命教育,不但可以真切地关注儿童的生活,满足儿童的生命成长的内在需求,也是学校以德为先,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应有举措,同时更是基于疫情背景下配合“防疫”工作的特殊需要。

1. 基于对“儿童”的认识:为儿童的幸福人生奠基

儿童虽然处在发展中,但是却有着完整的人的生命表现形态的个体,和成人一样,同样具备生命的三重属性:自然的存在,社会的存在,精神的存在。生命教育要不断地呵护儿童的自然生命,通过安全教育、自我保护等健康教育内容,解决生命最基本的问题——长度问题,这是生命教育的种子,是其他生命教育开展的基础;也要不断完善儿童的社会生命,通过学校、家庭、生活教育帮助儿童成为受人喜爱和欢迎的人,解决的生命宽度的问题,是生命教育的环境;更要启发他们的精神生命,解决的是通过生活体验以及价值引导等形式让儿童领悟精神生活的意义,解决的是生命深度的问题,这是生命教育的最高追求。

而且,儿童作为发展中的群体,有着他们明显的特征。他们的身心发展与学校教育息息相关,他们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同时,儿童自控力较差,比较容易受到外部不良影响,如学习压力,人际交往等,如果得不到系统、全面的生命健康教育,面对困难,很容易产生消极情绪,漠视自身和他人生命。所以,专业、全面的生命健康教育对发展中的儿童而言,极为重要。

2. 基于对“教育”的认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教育的必然追求是立德树人,促进儿童的发展,让他们能成为幸福生活的人,然后才能成为合格的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一个能珍惜生活,善待自我和他人的人,一定能奉献社会,回馈国家。但是,无论是我们当前的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过分重视儿童的应试成绩,教育的着眼点太过忽视儿童精神发展的需要,未能从儿童的真正需求引导,那么,儿童的身心发展就会收到阻碍甚至扭曲,最终可能会忽视他人,为了追求利益不择手段,很容易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产生矛盾,走向极端。

所以,作为发展中的群体,在生命价值观尚未定型之前,我们教育者应重视学生的生命教育,以“儿童”为本,以“生命”为本,以“发展”为本,将生命教育的内容,价值观传达给儿童,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并在此基础上懂得珍惜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懂得与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最终成为幸福人生的创造者。

3. 基于对“疫情”的认识:战“疫”的现实需要

    当人的生命遇到威胁时, 在大多数时候不能积极地面对现实,特别是不能正确地应对随之而来的冲突与压力。孩子们更是如此。所以,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更要对广大儿童群体加强生命教育,让他们理智面对疫情,加深对“生命只有一次”的理解。首先,面对疫情,我们要有科学的应对方式,指导儿童在家隔离期间加强身体素质的锻炼,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多消毒,增强体质,保护自身安全。另外,也要注意对儿童进行有效的心理引导。对待疫情,不要过分恐惧,要理性看待、科学理解,例如在疫情期间出现的抢购“双黄连”,隐瞒自身病情,参加群体聚会等等反面事例,都是生命安全意识淡薄的表现,给防疫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阻力和威胁。所以,加强儿童生命健康教育,掌握生命安全知识,敬畏生命,学会关爱他人生命,在这一灾难时期感悟生命的意义,显得极为重要。

 三、儿童生命教育的实施策略

受到疫情冲击,当前的社会经济、文化,甚至教育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教育要及时把握时机,追问其本质,及时开展生命教育。要全面增强生命意识教育,开展生命教育课程;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创设生命教育环境;发挥网络教学作用,形成生命教育合力。

1. 增强生命意识教育,开展生命教育课程

在疫情期间,我们都在为那些逝去的鲜活生命感到惋惜与悲痛,但是,让我们更为震惊的,是那些死于自杀的儿童,他们有的仅仅可能因为和父母吵了几句嘴,或者作业没完成这样的“小事”,生命之花尚未绽放就已经凋零。更有甚者,年纪小小便已经成为“恶魔”,渺视他人生命,残忍剥夺他人生的权利……这一切,都在向我们发出警示,为什么儿童的生命意识如此淡薄?恐怕,学校和社会本身对儿童生命教育的重视远远不够,现在的教育,过分追求知识的掌握,学业的成功,缺少对个体精神需求的关注,这种畸形的教育追求,使教育者忘却了引领儿童幸福的使命。不提高对生命教育的重视,就很难满足儿童生命教育过程和成长的需求。尤其针对当前的重大疫情,更应该提倡学校构建生命教育课程,将自然、规律、生命等重要内容作为课程内容,紧扣“知情行”课程目标开发课程。

1)知:遵循自然、珍惜生命、敬畏死亡

儿童生命之自然教育必须要立足于遵循自然发展的规律,自然生命内涵丰富,强调的是生命要顺应自然。自古以来,中国人的信仰便是天地人,三者和谐统一,老子的天道一元论说的便是这个道理。而天道一元论的基础就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部编版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一课说的便是“天地人”,意在告诉儿童天地人是自然和谐的一个整体。新冠疫情的爆发,就是人类对自然和谐法则的背叛,人类对自然采取过度,唇亡齿寒。儿童作为自然中的拥有完整生命的个体,要对自然带有敬畏之心。儿童也必须掌握和学习其他物种的生命知识和生命规律,懂得呵护万物生命,在于自然的沟通过程中,用儿童独特的视角看待外界事物,自然的,自发的认识生命的变化,主动的,快乐的建构起自己的生命观,保持儿童的本真,展示蓬勃的生命力。

懂得珍惜生命是生命教育的第一步,一个人如果不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就不可能关爱生命、敬畏生命。所以,生命教育首先要引导儿童珍惜生命。从认识方面,让儿童知道生命只有一次,每一条生命都来之不易。从能力方面,加强自我保护教育,学会注意安全,远离危险。从交往方面,还要注重珍惜他人生命。

同样,死亡教育也是儿童认识生命发展的一部分,只有了解了死亡,认识死亡,才能更好的体会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但是,死亡对于中国人而言,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人们觉得谈论死亡是一件不吉祥的事情,避而不谈的结果就是,很多孩子对死亡的了解一片空白。没有足够的认识,要么就是对死亡充满未知的恐惧,谈死色变,要么就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轻视死亡,酿成悲剧。所以,带领儿童正确认识死亡是很重要的。随着新冠疫情的爆发,每天的感染人数、确诊人数、死亡人数不断增加,不可避免的,死亡的压力和残酷会让孩子们的思想有所触动。及时开展死亡教育,认清什么是死亡,从而更加意识到生命的脆弱,能更珍惜生命,对生命充满希望,向死而生。

2)情:关爱生命、责任教育、感恩教育

生命因为关爱他人而美丽,很多儿童知道“爱自己”,却不知道用生命可以去温暖生命,去呵护生命,去滋润生命,去灿烂生命。我们要不断地通过教育和引导,丰富儿童的社会生命,培养对他人的同情、学会对他人的关爱,让儿童宽容待人、尊重差异、欣赏他人、团结合作、沟通交流。让儿童认识到一个人要幸福快乐不应该仅仅爱自己,也要懂得爱他人、爱社会、爱国家。只有这样,才能构建出健康的、和谐的人际关系,在充满爱的社会中幸福地成长。在新冠疫情背景下的中国,尽管灾难袭来,但很多人用生命在守护生命,关爱他人的健康,帮助他人获得了新生,体现了生命之间的互帮互助。

关爱生命,重在培养儿童的生命责任感。儿童只有具备了责任感,才能服务社会,服务国家。设想,如果孩子没有社会责任感,危机关头,拒绝服从国家和学校的安排和要求,那么,对于疫情防控,十分不利。所以,在疫情背景下开展儿童生命教育,就是要让儿童在疫情中认识自身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国家保障每一个个体的生命权利,个体也应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响应国家号召,不聚餐、不走亲访友,勤洗手,戴口罩,不仅珍惜自己的生命,还能尊重、善待他人的生命,武汉封城后,数不胜数的物资,奋不顾身的医护人员、志愿者,短时间内便宣布完工的火神山……都能让儿童意识到,社会是一个整体,每个人都有义务贡献力量,进而培养儿童作为“社会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感恩教育和生命教育的目标一致,拥有善良的心,懂得感恩。在疫情中,面对危险的新冠病毒,无数的医生护士、社区工作人员、党员都行动起来,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力量,让防疫工作一直有条不紊地开展,有效保障了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安全。在这一背景下,我们应该引导儿童带着感恩的心去欣赏这些人为我们付出的努力,看到人性的美好,感悟伟大的生命。我们还应该让儿童看到为了他们健康成长默默付出的父母、老师、朋友……懂得了感恩,才能用爱去对待他人,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命。

3)行:磨炼生命、挫折教育、科学防疫

现在的孩子,生活环境安逸,物质条件优渥,长期在呵护下成长,面对的困难和挫折较少,没有经历过什么灾难的考验。可是,社会是残酷的,如果不能正确的面对失败、面对挫折,没有健康的心理,很有可能会做出偏激的行为。新冠疫情的爆发,很多儿童居家隔离,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正常出行和社会交往,在家无所事事,与游戏电视为伴,无心学习,呈现出自我封闭的状态。特别是一些在疫区的儿童,疫情带给他们的恐惧更为强烈,有的可以是痛苦的失去亲人的情况。所以,及时开展挫折教育,磨炼生命意志力,学会在危机下生存,进而战胜生存困境是不可少的。我们要让儿童明白,生活不会一帆风顺,每个人都会遇到困境,只有将挫折看做磨炼生命力的一种方式,才会体会到生命的顽强。

在疫情背景下的挫折教育,要及时、善于捕捉到疫情中积极有效的事例,帮助儿童提高对挫折的认识。同时,要多和儿童分享、谈心,了解他们对疫情的困惑,积极地回应,提供帮助,鼓励他们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勇气。

同时,我们也要引导儿童学习如何科学防疫。作为儿童而言,最行之有效的抗疫方法就是养成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勤洗手,注意卫生,同时加强身体锻炼,多运动,提高免疫力。事实上,很多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个人卫生习惯较差,也没有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所以,在疫情背景下开展生命教育,我们应当引导儿童从保护自身健康、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出发,来强化儿童的防疫知识。

 

2. 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创设生命教育环境

在疫情防控期间,学校要及时把握时机开展生命教育,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性格塑造产生的作用,在开展教育时,可以融合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也可以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资源,期待产生教育合力,发挥生命教育更大的作用。很多儿童在疫情发生之后,产生了恐惧、烦躁等不良心理问题,所以在开展生命教育时,需要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内容来帮助他们,消除对灾难的恐惧,缓解情绪上的焦虑,减轻精神上的压力。具体举措如下:

1)搭建心理辅导平台。学校也应该组织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具备生命情怀和热爱教育的一批教师,组建专业的心理健康辅导团队,向儿童提供心理援助服务,建立应对灾难下情绪的预警预案、信息反馈机制。同时,通过调查问卷等形式及时掌握儿童的心理,发现有异常情况的,及时利用网络平台、心理援助热线等方式加以疏导,将苗头性的不良心理问题加以“扼杀”,提高心理素质,树立战胜疫情的信心,实现生命教育的功能性作用。

2)创设实践育人环境。生命教育课程应该是实践性很强的活动课程,我们教育者应该尽可能为儿童生命教育创设实践活动环境,比如组织儿童参观英雄故居,为烈士扫墓,让儿童学习和体会爱国、奉献、责任、担当等品质;还可以组织儿童参观医院婴儿室、产房感受生命的起源,体验生命的喜悦;也可以去了解殡仪馆和重症监护室,感受生命的逝去,体验死亡的悲伤,领悟到要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3)营造校园和谐氛围。校园是儿童生活和成长离不开的地方,校园文化也可以滋养和陶冶儿童的精神生命。比如,在校园内种植各种花草,饲养小动物,组织儿童管理、照顾;选取儿童崇拜和喜爱的“抗疫英雄”,如钟南山爷爷等人物画像或板报来布置校园环境,都可以让儿童在每天的耳濡目染中感受到生态和谐与精神信仰之美,最终体会到生命幸福之美。

3. 发挥网络教学作用,形成生命教育合力

新冠疫情期间,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教育工作,能确保疫情不向校园蔓延。线上教学优势明显,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儿童可以灵活地、方便的收看网络教学。但是,网络教学的劣势也同样明显,疫情期间,儿童大多缺乏有效监督,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可能存在不足。我们要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让生命教育既充满理论性知识,又充满实践性趣味。

1)微信平台。与网络教学代替传统教学一样,疫情背景下,家庭代替学校,成了儿童教育的主阵地。但是很多家长并不善于学习,对生命教育的认识非常匮乏,无法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更有甚者,自身生命观价值观都存在问题,很多儿童出现问题的根源就出在原生家庭。因此及时搭建微信公众号平台,利用各种资源为家长提供儿童生命教育知识,加强交流互动,有针对性地指导家长教育方法变得尤为重要。让家长意识到父母是孩子的镜子,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儿童的成长,所以在生活上,行为上,父母要起到榜样作用,用自身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培养儿童的同情心、生命价值观。比如在家里精心种植植物或者饲养小动物,让儿童体感受生命的不易与快乐;拒绝食用野生动物,改掉陋习,注重个人卫生,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等。

2)QQ、钉钉平台。疫情期间,我们可以利用QQ、钉钉等软件开展线上教学,不受空间、时间或场地的限制,开展体验性教学。例如,我们可以利用网络上的视频、动画、图片、游戏等制作课件,多维度、多空间的增强儿童对生命的了解,同时让儿童进行生命的模拟体验,还可以及时与教师线上沟通、交流,面对面地解决问题。另外,我们还可以让孩子利用软件及时获取、储存学习资源,便于日后复习巩固。

3)各类媒体资源。儿童是社会组成的一份子,也是社会的希望所在,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生命价值观也是全社会健康发展的基础。我们要利用各类媒体资源,加大对儿童生命健康教育的宣传。比如可以让儿童了解在此次新冠疫情中,全国人民万众一心,齐心抗疫,尤其是医护人员不顾个人安危,无私奉献的故事,抗争在疫情第一线的钟南山院士,疫情的吹哨人李文亮,推迟婚礼抗疫情的彭银华,连续16天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张军浩……这些都是宣传生命教育最好的材料。

 

疫情背景下,让我们把儿童生命教育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我们必须要实施儿童生命教育,我们期待着通过生命化的教育使得“教育”可以真正“名实相符”。通过儿童生命教育,让每个儿童个性变得丰富而舒展,人格变得正直而强健;通过儿童生命教育,让幸福从此洋溢每个儿童的心房。

 

参考文献:

1]陆云峰面对疫情,请上好生命教育课[N江苏教育报,2020 02 12( 3)

2]高清海的双重生命观: 种生命与类生命[J江海学刊,2001( 1) : 77 8243

3]肖川,陈黎明生命教育: 内涵与旨趣[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 4) : 30 36

4SchweitzerBaehr敬畏生命[M陈泽环,译上海: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 19

5]冯建军生命教育论纲[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 3) : 5 12

6]杨颖东,郝志军灵性教育的价值追求与实践方式[J教育研究,2016( 12) : 22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