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许红杰中小学德育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许红杰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一筠

    阳羡小学

    加入时间:2023-11-08

  • 潘悦

    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3-11-08

  • 曹丽文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璐

    大浦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程静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方晔雯

    和桥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何宜伟

    丁山第二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何珍

    东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黄玮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贾花艳

    太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马园春

    和桥二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玲玲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佳慧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杨丽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俞美娣

    洑东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袁静

    学府路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凌燕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甜甜

    徐舍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朱浩亮

    新建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朱云萍

    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科研动态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优化策略

作者:何珍  日期: 2023-03-06  点击: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优化策略
宜兴市东氿小学   何珍
小学生正处于人格以及行为习惯的养成期,不仅需要家长的教育引导,也更加需要小学班主任的科学管理和教导,通过优化的班级管理策略来建设优良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从而推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是,根据当前的教育事业的现状来看,因为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导致班级管理出现很多不适应甚至是不合理的现象的发生。因此,以打造优良的学习环境为导向,小学班主任应当转变思维和观念的同时,根据现实需求进行分析,思考和探究优化班级管理的策略。
一、班级管理的现状
纵观当下的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可以发现,一方面采用比较传统的管理方法,严重影响了班级的整体水平,尤其对于年龄较大的班主任而言,都会相对比较喜欢批次学生,这样的现象不仅在学习上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在心理健康方面也会被有所影响,甚至会导致班级整体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发生;另一方面,课堂教学的主体依然只是教师,漠视了学生也可以成为课堂的主体,填鸭式的教育一如既往,降低了教学的效率,也忽视了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开放性,从而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所降低;除此之外,在小学生本就活泼好动的年龄下,更加应当锻炼学生的规章意识,有效地约束他们的行为,尤其在集体当中,更应锻炼其集体团结的意识,而现实中,班级氛围沉闷和压抑,学生团结意识薄弱,对班级的集体构成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小学班主任在优化管理策略时,不仅要转变课堂观念,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要营造积极、有凝聚力的班集体氛围,增强学生的团结意识;更要不断地去创新和探索,挖掘更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班级管理策略。
二、班级管理的优化策略
(一)转变教学观念
伴随着时代的交替更迭,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与当下的教育理念以及目标存在脱轨的现象,而在吸取原有的教育方法的优点的基础上,小学班主任首当其冲的是应当转变思想,结合当下实际对教学理念进行转变升级,并根据自己的专业化知识以及当下的现实需求,在传统管理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创建更加优化、更具适应性的班级管理方法,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整体水平。为此,班主任应当以民主管理为宗旨和原则进行班级的管理。首先,让学生当课堂的主人,发挥学生的主观思维和自主性,同时制定相关的班级规章制度,帮助学生提升自控能力,思想的自由和行为的规范并行不悖,才能在制约中得到有效的平衡,助力课堂的教学和学习更加高效;其次,秉承着民主与公平的管理原则,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位同学,通过因材施教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整体水平,让学生自己也能端正积极的心态和观念,保持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而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因材施教,老师应当加强精细化的管理,了解掌握每一位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基本信息以及思想情况和学习表现,在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之后进行针对性的工作管理落实到每一位学生,促进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同时能够有效地提升班级管理的水平。
(二)营造学习氛围浓厚的班级环境
一个环境的氛围非常影响个人行为习惯以及品格的养成,尤其对于成长期的学生而言,环境的重要性的影响力是更加的举重若轻。而学生作为班集体的重要成员,班集体的氛围建设的作用应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拓展学生的思维和见识,才能有效提升教学效率的同时增加提升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动力。所以,老师可以通过辅助的方式营造让学生可以轻松、愉快地学习的良好班级氛围。比如说,在学生参与度这个方面,让学生参与进班级环境的设计和创作,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同时锻炼同学之间的默契度和团结,共同创造温馨、和谐、温暖的学习环境,增添学习的乐趣和愉悦的氛围感。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和谐的班集体氛围也需要制度来进行保驾护航,所以在营造融洽和维护这个温暖的班集体氛围的过程中,老师的指导和评价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在各个环节制定合理的评价机制和指导,能够推进整体工作的有效推进和落实。比如说,在进行班级卫生管理这项工作时,可以通过班会的召开确定卫生评分的具体内容,并根据确切的实际环境制定对应的评分标准和权重以及监管检查人员,通过定期的评分整理以及学生自主管理的实际结果和情况,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导,加强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实现卫生管理效果的良好呈现。
(三)开展丰富的活动
学生在课堂当中学到的知识,大多都是理论性,无论是《司马光砸缸》的聪明睿智,还是《女娲补天》的无私奉献,不怕困难的精神,都是通过名人的实例来表达的良好品格和精神,而实际上,学生在进行学习之后,只是停留在了解的过程,无法做到举一反三,真正吸收这些知识,来形成更好的人格。而通过实践活动,在活动当中展现出真实的模样,才能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指导和教导,并结合课堂中所学的知识,理论和实际结合,才能推进学生更好的掌握课堂知识,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格。所以,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当中,要加强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加强在实践当中培养学生勤奋、自信、创造、坚韧不拔、爱己爱人的良好品格,让学生明白一些道理,树立正确的三观。比如说,可以开展绑腿项目活动,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当中明白团结的重要性;可以通过少量的零食合理分发,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多样性思维,也可以结合《孔融让梨》的知识教导他们谦让的良好品格;除此之外,在学校开展运动会的时候,可以根据学生的优势和实际情况来鼓励学生参加项目,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也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团结性。
结束语:
综上,学生的年龄尚小,在进行班级管理的优化时,主要是注重学生的良好品格的养成以及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从而能够提高教学效率。而班主任就要转变传统的观念和方法,根据自己的专业化知识,倾注更过的细心、耐心、以及时间到学生的身上,通过良好的教育促进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整体提高班级学生的学习水平,有效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和高质性。
参考文献:
[1]杨翠香.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优化策略.[J].管理方略,2022,(1):38
[2]杨文学.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优化策略.[J].理论前沿.2017,(2):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