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作者:俞美娣 日期:
2023-02-28 点击:
次
班主任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现代社会变化加快,信息爆炸,经济飞速增长带来种种新的社会矛盾,影响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加剧了人们沟通的困难;而过重的课业负担,家长们的期望,带给学生们的更是种种心理上的焦虑、苦恼和失衡。这种现状告诉我们小学生心理教育必须尽快大力地开展起来。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注意一下几点:
一、走进学生的心理,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都了解这种事实:高高在上,唯我独尊,学生便把你当做令人敬畏的“圣人”,距你于千里之外;浅尝辄止,不真心相待,师生之间便无法进行深入的沟通。如此作教师,无法了解学生更谈不上解决学生心理上的问题。俗话说“将心比心”。只有教师俯下身子,敞开心扉,真心倾诉。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对于学生心理上的问题,教师循循善诱,因势利导,用春风般的温柔去爱抚,用春雨般的甘露去滋润,由此学生冰封的心灵得以融化,心里的“疙瘩”就会化解。在实际工作中我是这样做的:
开诚布公,真心付出。在班级里,我诚恳的宣布愿做学生的大朋友,并告诉他们,谁心里有“疙瘩”就可以随时和我交流。平时我经常在学生身边,和他们无拘无束的谈心,互通有无。由于我的真心付出,我真的走进了学生的心里。他们都愿与我交流,有什么解不开的疑惑总要向我唠叨,我感到高兴与欣慰。
其次要求学生写“心理日记”。写“心理日记”实际上是与我间接交流的方式。学生把自己切身的感受、复杂的情绪和想要说的话都真实的记录下来,甚至还可以一抒胸襟,发泄怒气。通过批阅这些日记,我更能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对于发现的心理问题,我会及时地找他们谈心,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例如前一段时间吧,张同学因成绩下降,对学习失去信心,甚至产生了厌学情绪。当我在他日记里看到这种“信号”时,立即面谈,与他聊起了许多伟人在逆境中成才的故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在我的再三开导下,他想通了,现在又恢复了学习的勇气。
二、在集体中,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集体约束,集体的力量在学生心目中的影响很大,它可以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帮助学生克服不健康的心理。教师应充分发挥群体的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性格品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主要指通过建立“心理健康互助小组”来实现这一目标的,我号召全班同学自由组合成十个“互助小组”。通过了解,这些小组各成员间大都性格相似,兴趣相投。他们之间感情融洽,关系密切,有共同语言,在平时学习中、生活上也能互相帮助。有许多事,学生不愿向老师说,却能与其他组员交流。为此,我疏导他们开展“谈心”活动,从谈苦恼谈欣喜,谈交往谈理想,到谈目标谈人生。同学之间热烈交流、互相指导,互相帮助,真的达到了相互教育的目的。通过对各小组的积极诱导,充分发挥“小集体”对组员的感染、激励、促进作用,对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起到了良好的教育作用。刘同学本来性格内向,不爱说话,有自卑感,可在其他组员的感染帮助下,也变得开朗自信起来。吴同学由于成绩下降,曾产生了自暴自弃的念头,针对这种情况我与改组成员制订了帮助他的措施:一是与她谈心,让她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观点。二是帮她学习,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她进步了,同时拥有了一个积极健康的心态。
三、榜样示范,典型引路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特别是对可塑性较强的青少年,因让他们学有榜样,赶有方向,通过典型引路,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良好的性格。典型一般包括伟大人物,著名的同龄英雄,不怕挫折、客服困难、进步突出的班内和校内的优秀学生。用先进人物的事迹、精神去感染、激励他们,并鼓励学生向先进人物学习。有了学习的榜样之后,关键是找出自己与榜样之间的差距及产生这种差距的原因。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主、客观两方面去查找与榜样的差距。如果学生能从自身找到原因,加以总结,就能站在一个新的高度,去完善发展自己,从而达到培养良好性格、健康心理的目的。
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
组织各种主题班会,是班级教育活动的中心形式,具有很好的教育效果。主题班会是由班委会在班主任指导下,围绕一个主题或针对班上的某个问题而组织的教育活动。教育实践证明:一个好的主题班会可以使学生受到很大教育,在他们心灵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对班集体和学生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针对学生中存在的一些不健康的心理,精心组织班会,使学生在集体这个大熔炉中受到教育。例如,为了使学生保持开朗的性格,召开了“乐观人生”的主题班会;针对有学生意志脆弱这一点,召开了“挫折与成功”主题班会;针对班上学生依赖性较强的特点,召开了“自立自强”主题班会。由于这样的班会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很容易就激发起学生参加活动的热情。班会上同学们各抒己见,讨论热烈,在无形中受到了教育,培养了健康的心理。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还有很多,但愿以上的几点拙见能够伴随学生走过绚丽多彩而又困惑丛生的小学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