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3-11-08
加入时间:2023-11-08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摘要:在时代的高速发展下,教育也在不断进步,但是城市和农村的特殊儿童教育差距却日益增大,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有很多,笔者认为在无法改变大环境的前提下,应家校联手,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让每朵特殊的农村小花拥有健康的根基,自强自立,绽放光彩
关键词:农村小学、特殊儿童、家校共育、心理健康
教育是一项十分复杂的事业,学校教育担负着学生从基础教育到高级教育的漫长过程,成为每个国家的人才培养,社会进步的关键性教育。但是,学校教育又不是万能的,需要家庭的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有机结合,这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特别是对于特殊儿童而言,集体的学校教育所能赋予的知识是有限的,而且不断更换的年级和教师都造成了特殊儿童教育的不连贯性。
所以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父母充当的应该是一条珍珠链,要想使自己的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并达到预期的目标,就需要家长深入研究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心理状态,积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有效教育方法,并与学校保持有效沟通,促进家校共同对孩子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做到循循善诱、身先示范、以身作则,这样才能把孩子培养成心理健康,学有所得的有用的人。
那么考虑到造成农村特殊儿童得不到有效教育的因素有很多,我们应该从多个方面去寻找教育特殊儿童的途径。
一、摒弃传统路线,专注个性化发展
传统教育注重学校的集体教育,辅助以家庭教育,但是现在针对特殊儿童的接受能力不同,我们要改变方法,以家庭教育为主,学校的集体教育为辅,专注孩子的个性化发展。我们要改变观念,寻找孩子所能接受的方式。比如,我所带过的一名学生,是个女孩就叫她小花吧。无肢体缺陷,因癫痫导致了智力不足,连自己的名字都是在幼儿园练习了三年才能歪歪扭扭地书写出来。其爷爷尽心尽责,细细地嘱托每一任她孙女的主科教师,希望能教会孩子一些基础的算数、拼音。其实从孩子学习名字的书写来看,她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但是很艰难,而学校短暂的快速的知识更替模式并不能让她接受。所以我与其家长沟通后,为她实行了个性化专属教育方式。
1、针对其日常需要,简单教学她1-100的数字,以及1-10的加减法。这样的数学运算是其整个一年级的学习任务,若是她能很好地接受的话,在进行升级。
2、适当学习,顺应其生理发展,在学校学习的过程并不用遵循传统课堂规章。由于孩子的生理需要,她需要充足的睡眠来缓解她的病症复发情况,所以我联系每科教师不要阻止她在课堂睡觉,若是课堂环境不适宜,可以安排其到办公室休息,同时在其休息时随时关注她的健康特征。舒适的生理环境,让她在清醒时能安静学习,事半功倍。
3、家校贯通,随机应变。在学校布置的教学任务并不是回家就不用管了,孩子回家后,家长在适当地与孩子互动、玩耍以后可以进行一些学校教学的重复性练习。
二、激发孩子学习兴趣
俗话说:“授之以鱼,莫若授之以渔”,孩子正处于人生最重要的小学塑型时期,老师、家长的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是不够的。孩子的兴趣与否,决定了孩子学习的积极精神。“兴趣是第一老师”,兴趣是孩子们不断探究他们所生存的这个“未知”世界的动力源泉,是开展各项活动的前提和保障。而父母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关键影响人物,家庭教育是系统教育的基础阶段,只有抓住孩子的心理特点,使他们在进入人生系统学习的开始就对健康的知识产生兴趣,对今后的成长起着关键作用。家长不仅是孩子最初的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孩子的监护者,更是孩子思想品德、行为动作的引领者,在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还应是智慧潜能的开发者。在学校、社会、家庭三者之间还应起到协调作用。作为优秀的父母,必须要懂得孩子的心理,光有一颗爱孩子的心还不够,过度的爱会成为溺爱,反而会害了孩子,有些家长一定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素质,就会取得全面的收获。
那么作为教师要如何当好初级教育阶段学生的良师益友呢?首先作为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对孩子平时生活中的不当行为及时予以指正。与孩子平等的沟通交流,配合家长进行教育,培养孩子具有高尚的品格。教师应做孩子的伙伴,倾听孩子的看法。在组织活动中,教师应善于倾听孩子们对某事的不同看法。从中发现他们的兴趣点,同时应随着孩子的这一兴趣引导孩子们进一步探索。
同时对于特殊儿童,我们无需施加太多学习压力,当他对一项事物感兴趣时,我们只需要适当引导,为其助力。
三、充分练习,学以致用
对农村特殊儿童的家长而言,若是就读于农村小学也就代表着他们没有更多
的精力和金钱供应孩子去大城市治疗和学习。所以对于农村的特殊儿童,我们应该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更多地关注生存技能教育。
技能学习基本要义就是反复练习,达到学以致用。但是对于简单而又反复的教学每个人都会厌烦,并且当孩子发现别人都在学习新的技能,而自己总是跟不上进度时,就会产生心理问题,所以我们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寻找合适的教育方式。
1、激励式教学。为了保证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我们需要在反复练习中降低其厌烦心理和自卑心理。当他总是学不会时,我们不妨放一放,换一个轻松愉悦的活动缓释其内心的焦躁,当他在无意间展现自己的进步时,我们要及时地、具体地表扬,让孩子有一定的成就感。
2、定期心理谈话。每一个特殊孩子都是一个脆弱而敏感的小天使,他们有着自己的光环而不自知,总是观察到自己不如他人的地方,而他们身上的缺陷却又是那么明显,所以他们很容易就被伤害了。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自己的用语和态度,时刻提醒自己那是一朵娇嫩的小花。其次,我们需要与孩子建立一个秘密基地,在那里没有人看见,也没有人知道,我们坐下来与孩子安安静静地聊聊天,了解一下他内心的想法,从而因材施教。当然最初孩子一定是排斥的,我们要耐心等待孩子打开心门,帮助他们。
3、家校联动,搭建桥梁。农村小学特殊儿童的家庭教育是至关紧要的,孩子总是对家庭信任最多。所以我们要主动与家长联系,为孩子的成长建立延续性地成长档案,同时家校联动,互相纠正彼此的不当做法,让孩子能拥有良好的家庭、学校一体化教育环境。
总之,农村小学的特殊儿童就是一朵朵长在乡间的独特花朵,他们稚嫩而又纯真,他们脆弱而又独特,但只要家校携手,为孩子铸好根基,孩子一定会散发出属于他们的阵阵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