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3-11-08
加入时间:2023-11-08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摘要】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篇章,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一种新型模式,将积极心理学运用于班级管理中,教师积极向上,教育也将变得阳光明媚,充满正能量。积极地看待学生的问题,发现其闪光点;培养学生自尊、自信,懂得尊重与感恩的积极心态;打造积极向上的班集体,让每一个学生都为之骄傲,教育也将变成一件幸福的事。
【关键字】积极心理学;班级管理;班主任工作
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篇章,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指教师为使学生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一种新型模式,是相对于消极心理学而言的。消极心理学强调以人类心理问题、心理疾病诊断与治疗为中心,重在理解与解释人类的消极情绪和行为。而积极心理学则反其道而行之,去探索人类的积极品质,探讨人类幸福的原因。将积极心理学运用于班级管理中,教师积极向上,教育也将变得阳光明媚,充满正能量。下面,本人就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结合一些具体案例浅谈其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
一、 积极地看待学生的问题,发现其闪光点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起着主导的作用,管理一个班级并非易事,特别是刚刚进入学校工作的新教师,没有经验,对于班级管理更是一头雾水,后进生已经很让人头痛,还有问题学生层出不穷。如果接手的班级学风差,那么就更难以做到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孩子做错了事,批评、指责接踵而来,却没有耐心去问问原因。“我们不能依靠对问题的修补来谋取人类的幸福。”积极心理学强调教育并不是纠正错误、改造问题、克服缺点,而要对问题进行积极地解读,并从中获得积极的意义。[1]智力发展水平不同,环境、习惯不同,学生的发展也会存在较大的差异。只有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发现学生的优点,鼓励其努力付出后收获成果,学生才会变得自信,发现自己的与众不同,并且不断努力前进,最终成为那颗闪耀的星星。
记得师范实习时,我遇见了一个成绩不太好的学生,虽然成绩不出色,但他的动手能力却非常强,他能用我们平常在黑板上书写的粉笔雕刻出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小动物,大家都很钦佩他非凡的动手能力,班主任老师还承诺要在他们毕业时给他举办一个雕刻展。每一个心灵有他自己的形式,必须按他的形式去指导他。是啊,衡量一个学生的,不该仅仅是成绩,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如果能够帮助并且鼓励一个学生做他喜欢的事,那一定也是一种幸福。
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对每一个孩子都怀有期待,那么,你的眼前会出现更多闪耀的星星。
二、培养学生自尊、自信,懂得尊重与感恩的积极心态
Lyubormirky[2]认为人不是被动地体验事件和环境,相反,所有的生活事件都是认知过程,是个体的分析和建构,预期与回忆,评价与解释过程,多样化的认知操作与动机过程对人的心理具有重要的影响。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现阶段很大一部分小学生并没有很好的抗挫能力,考试成绩不理想、交友不顺、父母谩骂等常常使他们难以承受,选择哭泣,选择逃避,总觉得自己这不行那不行,有的甚至自暴自弃,自我放弃。这些消极的认知活动阻碍了学生的发展,也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班主任要培养学生自尊、自信的态度,善于换个角度想问题,看到事情消极一面的同时,也应当看到事情的积极面,懂得辩证地考虑得失,积极地认识和评价压力事件,化消极为积极。
培养学生懂得尊重,常怀感恩之心也至关重要。尊重他人,他人才会尊重你。对万事万物心怀感恩,世界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三、打造积极向上的班集体,让每一个学生都为之骄傲
班级管理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春夏之间、秋冬之间,慢慢有所改变。一个觉得自己所带班级很差的老师很难把班级带好,一个认为自己所在班级很差的学生同样不会在班级成长中获得进步,唯有将负能量转化为正能量,班集体才会不断向上。
学生能从一个优秀的班级中获取更多的能量,激发自己的潜能,让自己变得更棒。让学生为自己的班级骄傲,首先要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这个班级中收获的快乐。在这里,团辅活动必不可少,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其中,会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班级中不可缺少的一员,感受到自己被其他同学所尊重、喜欢。同学之间的联系越来越深刻,情谊也会变得更加深厚。其次,则要求班主任帮助打造出一个“优秀”的班级。这里的“优秀”,并非光指考试成绩的优秀,歌唱比赛、书法比赛、校运动会的获奖均能让学生感受到班级中蕴含的能量,这其实就是班级荣誉感。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并帮助他们尽可能地获得成功,在一次又一次的获奖中,积极地暗示他们“你们太棒了!你们真了不起!我真为你们感到自豪!我真为自己是五(2)班的一员而骄傲!”通过这样的暗示,学生内心会产生“我们好棒”的积极心理。文体比赛的成功,学生渐渐收获了班级的荣誉感,班集体渐渐拧成一股绳,班主任适时引导,在常规方面,更多学生会去监督其他同学不好的行为,并督促其改正,有不良习惯的学生也会慢慢改变自己,争取跟上班级里其他同学的步伐。在这样一个积极向上的环境之中,班级建设也会一路领先。
让教育成为一件幸福的事,多么令人向往,教育者是幸福的,受教育的人也同样该享受幸福。
【参考文献】
[1]王婷.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班级管理[J].新教育,2015,1:39
[2] Sonja Lyubomirs: Why are Some People Happy Than Other? The Role of Gognitive and Motivational Processes In Well- Being American Psychology 2001, Vol56, N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