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8-01
加入时间:2023-05-22
加入时间:2023-05-22
加入时间:2023-05-22
加入时间:2023-05-22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坚持阅读 有效阅读
――读《从有效教学走向卓越教学》一书有感
《从有效教学走向卓越教学》一书是余文森教授以深入浅出的表达方式,阐述了现在及未来的教学走向--卓越教学。
追求卓越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和要求。按照词典的解释,卓越的意思是非常优秀、超出一般、与众不同。实际上,卓越代表的是一种精神、一种品质、一种气质、一种个性、一种态度、一种境界、一种文化,卓越的本质是"超越":永不满足、不断追求、永无止境。如果说有效教学(教学的有效性)是对教学的基本要求,那么卓越教学(教学的卓越性)则是对教学的理想要求。卓越教学是一种教学思想、一种教学理念,而不是一种教学模式、一种教学方式;卓越教学是一种教学精神、一种教学境界,而不是一种教学行为、一种教学水平;卓越教学是一种教学态度、一种教学品质,而不是一种教学表现、一种教学成绩。对教师来说,卓越教学首先需要确立的是卓越的思想、精神、态度,而不是去寻找一种具体的模式、行为和表现。可以说,卓越教学是所有优秀教师特别是名师共同的教学主张和教学追求。卓越教学的旨趣是精神性和理念性的,而非物质性和可操作性的。但是,没有落地的主张和追求岂不会成为空中楼阁?卓越教学最终要落实到课堂中。
一、常阅读化学教育专业书籍提升教学的深度
有深度的教学指的是让学生学得深、学得透的教学,学生"学得深、学得透"不同于"讲得深、讲得透"。讲深、讲透是以教师为主的传授式教学。只有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基础上的教学,才有可能让学生"学得深、学得透"。总之,学生"学得深、学得透"根本原因是由于学生想得深、想得透,也即它是一种学生思维深度参与的教学。从学科的角度讲,有深度的教学指的是体现和反映学科本质(一是学科的本质属性,二是学科的核心任务,三是学科的特殊方式)的教学,用学科特有的精神和文化去打造学生的学科素养,用科学特有的魅力和美感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这就是课堂教学的深度! 所有学科的知识就其结构而言,都可分为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表层结构揭示的是知识的表层意义,即知识(语言文字符号)本身的描述性或解释性意义,它所反映的是"物理世界、社会世界和观念世界的对象、情境和概念"。深层结构则是蕴含在知识中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它揭示的是知识的深层意义,即知识背后的智慧意义、文化意义和价值态度,反映的是人的精神世界、价值世界。
二、多阅读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书籍拓展教学的广度
教学的广度指的是学科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以及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贯通。生活是知识的源头活水,要想把知识学活,就不能不联系生活。课堂教学不仅要有学科味,体现学科特有的文化和特征;也要有生活味,反映学科知识与生活的有机联系。生活是汤,知识是盐,盐只有溶入汤中才易于消化和吸收。
课堂教学的广度还意味着教师不能固守学科壁垒,要打开学科的边界走向综合,让学生在综合地带、边缘地带进行知识探险。许多教师将学科或某一知识系统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容不得一点改变和突破。殊不知,这样的固守,恰恰隔绝了学科或知识之间原本融通的联系,阻碍了学科的进步,更可怕的是禁锢了学生本来活泼的思想,关闭了跨界之门。其实学科之间是可以也应该跨界融通的。
三、加强研究不断提升自我、超越自我
现代教育处在科学知识剧增、技术革新不断、竞争愈益激烈的背景下,因而与之相适应的素质教育必须是卓越的教育。只有卓越的教育,才能培养创新的人才,如若墨守成规,不思进取,教育必然会落后于社会发展的形势,也不可能实现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人才培养目标,卓越教育也将成为一句空话。卓越要立足实践,加强研究,研究社会经济,研究教育规律,研究教育对象,研究教育内容、方法、途径和手段。离开研究,就会陷入盲目实践,就不可能获得真知的见,也就无所谓卓越。努力提升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善于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在科学理论指导下针对问题进行实验研究,并善于把研究实践中获得的感性认识总结上升为理性认识,把握一般规律,用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求得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实际效益。树立创新意识,能通过各种信息传播手段广泛获取现代教育教学信息和教育教学改革经验,并善于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创造性地予以运用、博采众长,形成特色。
阅读让教学更有深度与广度;研究会超越自我让教学更加卓越。从有效教学走向卓越教学,永远只能在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