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8-01
加入时间:2023-05-22
加入时间:2023-05-22
加入时间:2023-05-22
加入时间:2023-05-22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知道物体具有弹性,当形状或体积改变时会产生弹力。
2.知道弹簧拉伸长度随拉力大小变化的规律。
3.知道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科学探究:
1.通过实验,能够探究弹力与物体形变之间的关系。
2.能够使用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科学态度:
1.对自然现象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
2.能够根据物体的弹性做一个弹力玩具,更好的感受弹性与弹力。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了解弹性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1. 知道弹性物体受力时形状或体积会发生变化,去掉外力时恢复原来的形状或体积。
2.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设计和操作弹簧拉伸长度与拉力之间的关系的实验。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视频。
学生材料:海绵、弹簧、钢尺、橡皮筋、拉力器、握力器、钩码、直尺、自制实验板、实验记录单。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师:(出示弹跳小球)今天老师带来一件小玩具,看(用力捏他)
2.师:它发生了什么变化?当我松开手时,它怎样了?(板书:形状改变 受到外力恢复原状)
3.师:用力,它的形状会改变,松掉撤去力,形状恢复。这个玩具叫做“弹跳小球”,这是它的特殊本领。
过渡语:那么,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会像弹跳小球一样具有这样本领的呢?
[设计意图:利用有趣的弹跳小人玩具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认识弹性和弹力
1.师:老师给大家准备了这些材料:海绵、弹簧、钢尺、橡皮筋(课件展示)你们觉得这些物品是否具有像弹跳小球一样的本领呢?大家想不想动手试试看?在动手之前老师有几个要求要让大家先知道,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课件出示要求)(1)用力改变这些物体的形状,观察物体的变化。
(2)慢慢去掉所用的力,观察物体的变化。
(3)将观察到的现象在小组内交流。
3. 小组合作探究
4. 汇报交流实验现象:同学们做完实验,有什么发现呢?(用力的时候,形状会变,去掉力后,又会恢复原来样子)
5. 小结: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或体积会发生改变,撤去外力后,又恢复原来的形状或体积,这种性质叫做弹性。所以这些物体都有弹性。
6. 师:那么这些物体怎么会恢复原来形状的呢?(出示握力器和拉力器)老师想请几位同学上来试试握力器和拉力器。
7. 师:先对它施加外力,握住它保持住,你有什么感受,然后慢慢地松开手,体会你手上的感觉。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往外拉拉力器,感觉有一股力在往回拉,方向相反。
8. 师小结在科学上,:像这样能使物体恢复原来的形状或体积的力,叫作弹力。
9. 弹性和弹力是同一个概念吗?他们有什么区别呢?(课件出示概念)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实际操作,以及认真观察,学生能够清晰认识到弹性和弹力的概念,并能够加以区分。]
三、实验探究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之间的关系
1.师:刚刚同学们在玩弹簧时,会发现用力拉弹簧,弹簧怎么了?(变长了)那老师想请同学们研究一下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间的关系,你们可以先猜测一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
2.师: 这只是你们的猜测,你能不能设计一个实验来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呢?(小组讨论一下)
同学们实验的设想很不错,老师把同学们的想法整理了一下,并有一些补充(投影演示如何做)
3.师 :老师已经给大家准备好了弹簧和钩码,在实验开始前老师有几个问题要问问大家?Ppt
量谁的长度(弹簧)量到哪里?弹簧本来多长,现在多长?所以弹簧拉伸了多少厘米
4.师: 老师已经把弹簧挂上去了,你要先知道谁的长度?(弹簧)请一个同学上来量一下,大概多长
5.你有什么发现
6.师:那你们现在能预测一下,如果挂6个钩码,弹簧伸长多少呢?
如果无限制地将钩码挂下去,弹簧会怎样呢?这说明了什么?
(实验学生汇报)如果无限制的将钩码挂下去,弹簧会失去弹性,会拉坏。
教师小结:弹簧的弹性是有一定限度的。
7.小结:通过对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之间的关系的实验研究,我们得出的结论与发现是:
(1)在弹性限度内,在弹簧上挂的钩码越多,弹簧拉伸越长,挂的钩码越少,弹簧拉伸越短。(也就是拉力越大,弹簧拉伸就越长;拉力越小,弹簧拉伸就越短)。
(2)每增加相同的力,弹簧伸长的长度相同
(3)每个物体的弹性是有限度的
8.师:根据这一原理制作了弹簧测力计
发放弹簧测力计,仔细观察,说一说它的结构。注意:观察时,要有一定的观察顺序。
9.学生观察活动。
4. 借助大的弹簧测力模型模型介绍其构造:提环、指针、刻度、挂钩。
5. 结合板书,讲解正确量程和分度值:“弹簧测力计上的最小一格的大小就是分度值,比如这个测力计的最小一格是0.1,读数时加上力的单位,读作0.1N。测力计上最大能测量的值就是它的最大量程,如这个测力计的量程就读作5N。”
6. 问:你们手中的测力计的最大数值是多少呢?想想它可能有什么作用?
生:5N。被测物体不能超过它的最大数值。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行头脑风暴,自主设计探究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之间的关系的实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学生思考以及科学探究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四、总结收获
1.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了哪些收获呢?
五、拓展延伸
1.师: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利用了物体弹性,请同学们课后继续观察寻找,并试着利用物体弹性制作一个小玩具。下节课,我们再一起来分享。
[设计意图:将课堂上的知识迁移到课外,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动手创作,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板书设计】
9.弹力
用力 改变
对物体 形状或体积
去掉力 恢复
每增加相同的力,弹簧伸长相同的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