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8-01
加入时间:2023-05-22
加入时间:2023-05-22
加入时间:2023-05-22
加入时间:2023-05-22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石头上的植物》教学设计
新建小学 黄凌皎
一、 教材分析
《石头上的植物》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植物与环境》的第4课。本单元四课是按照“从总到分”的结构来安排的。本课首先通过观看图片,了解一些长在石头周边的植物的具体生长环境。接下来观察青苔,知道它是否具有根、茎、叶。然后通过阅读资料和观看视频,知道卷柏具有极强的耐旱本领。接着通过做对比实验,了解干燥程度不同的卷柏复苏需要的时间不等,最后的拓展活动是让学生观察其他石头上的植物,了解它们特殊的生存本领。学生在亲历观察、阅读资料,对比实验一系列的探究过程中,在教师的引导下,依据证据运用分析、比较、概括等方法,能对长在石头上的植物有科学的认识,知道它们能适应所在的环境都有其特殊的生理结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对维持植物生存的作用。为后续中年段有关“植物适应季节变化方式的学习”和高段有关“新物种出现原因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学习目标
1.认识石头上生长的植物。
2.观察青苔的根茎叶,了解他们的特点,知道青苔表面可以直接吸收水分和养料,这对青苔的生存有着重要的意义。
3.认识卷柏,了解卷柏的外形特点以及耐旱力极强的特殊本领,知道正是这种特殊的本领,使卷柏能够在向阳山坡、干旱的岩石缝中生存下来。
4.寻找我们周围生长在石头上的植物,仔细观察并了解他们有哪些特殊的生存本领。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石头上的植物,以及他们的生存本领
难点:通过观察青苔和卷柏,来探究它们的特殊本领
四、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青苔,干燥的卷柏,水
学生材料:青苔,牙签,放大镜,干燥的卷柏,水,秒表等
五、教学过程
(一)认识石头上的植物
1.导入:出示三张“石头上的植物”的图片
2.提问:你们看它们生长在什么地方?(石头上)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石头上的植物。(板书:石头上的植物)这些植物你们认识吗或者认识他们中的哪一个植物?
4.重点介绍石头上的植物:青苔
提问:大家对青苔相对比较熟悉,那你们看看它是什么颜色的?在哪见过?长什么样子呢?(青苔是苔藓植物的泛称,附着于物体表面生长,故也称苔衣,色泽翠绿,大多数苔藓植物都生长在阴暗潮湿的石头上)
【意图解析】引导学生交流植物的生长环境,通过课件展现几种植物及其生长环境景象,引导学生在观察图片的时候提取部位信息,激发学生进一步的探究兴趣。
(二)探究青苔的特点
1.提问:那一棵小小的青苔是什么样的呢?你们想不想来观察一下它。
2.谈话:可是青苔这么多而且又很小,我们应该怎么来观察一株青苔是长什么样的呢?(小组讨论后回答)
3.提问:请你来说说你们组讨论后怎么来观察一株青苔?那要用到哪些材料呢?
还有没有其他组有不一样的想法的(如果有就补充)
4.课件示图、介绍实验活动:
(1)用牙签轻轻的从青苔丛中分离出几株个体
(2)用放大镜仔细观察一株青苔,并在科学活动手册上画下它的样子。
5.教师演示分离青苔实验:
谈话:好,那老师就先给你们示范一下怎么从青苔丛中分离出一株青苔。看明白了吗?
6.学生上台分享,通过他们的画作交流他们观察到的青苔是否有根茎叶(指出根茎叶位置)
7.教师总结:你们刚刚观察到的青苔地下部分的根状物其实是假根,并不是它真正的根,不具备吸收水分和养料的作用,主要起固定作用。
8.提问:那青苔的根和我们平时看到的大树的根相比有什么不同吗?青苔没有像大树一样的根,只有假根,那它怎么吸收养料和水分呢?
9.教师总结:正因为青苔植株非常矮小,只有茎和叶,所以它生长在水分充足比较潮湿的地方,由青苔表面的叶状结构直接吸收养料和水分。
【意图解析】通过用牙签、放大镜等辅助观察来研究青苔适应石面环境的结构特点,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在动手观察过程中发现生命的神奇。通过观察和阅读资料,引导学生直观感知石头上的植物有不一样的特点,体会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三)探究卷柏的耐旱力
1.出示卷柏的图片,谈话:这是什么植物?它叫卷柏,也是生长在石头上的一种植物。那它又有什么特殊的生存本领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了解一下卷柏的特殊生存本领。
2.观看视频后提问:卷柏又叫什么?为什么人们把卷柏称为九死还魂草?
(卷柏也叫九死还魂草。它有一个特殊的本领——耐旱力极强。它一般生长在向阳山坡干旱的岩石缝中。卷柏能够随风移动,遇水则生,因为它耐旱性极强,在长期干旱后,只要根系在水中浸泡后就又可舒展)
3. 谈话:那你们想不想亲自动手做个实验感受一下卷柏遇水则生的这个现象?老师已经给大家准备好了干燥的卷柏,怎么让卷柏复苏呢?要观察什么?
4. 谈话:那老师就把这些干燥的卷柏送给你们,可以用容器把它装起来放在你们教室的窗台边,然后每节课下课之后去观察它复苏成什么样子了,也请小组长做好时间记录,看它什么时候能完全复苏。
5. 展示复苏后湿润的卷柏,谈话:这是老师浸泡四个小时后卷柏的样子,这是老师浸泡一天一夜后卷柏的样子,你们手里拿的是还没有经过浸泡的卷柏,是很干燥的。我想请同学上来观察一下,这三个卷柏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谁愿意?
6. 谈话:那就请同学们课后仔细观察并记录好时间,干燥的卷柏需要多久才能复苏成老师手里这种样子的卷柏呢。
【意图解析】通过观看视频,激发学生对卷柏超强耐旱能力的好奇心,引起探究的兴趣,让学生体验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通过演示卷柏复苏实验,让学生感受卷柏的生理特点及其生存意义。
(四)了解其他石头上的植物
1.谈话:同学们,我们刚刚学习了卷柏知道它的耐旱力极强,你还知道哪种植物的耐旱力很强吗?(仙人掌)
2.提问:那仙人掌的耐旱本领和卷柏相比又有什么不同呢?
(仙人掌的叶子非常细小,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它的茎肥而厚,适宜储存水分,每当雨季来临,仙人掌的茎中就会储存大量的水分,用来应对干旱的季节。)
3.拓展:刚刚我们了解了青苔和卷柏这两种生长在石头上的植物,了解了他们的特殊生存本领。除了这两种植物之外,大家还知道哪些生长在石头上的植物呢?他们又有哪些特殊的生存本领呢?请大家回去后查阅资料,下次课我们再一起讨论交流。
【意图解析】让学生课后思考并查阅资料,引导学生了解其他石头上的植物的生存本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了解更多的植物能够适应其所在的环境,以及适应环境生存的特殊本领。
(五)总结
1.谈话: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
【意图解析】通过课堂总结帮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升华学生思维。
六、 板书设计
石头上的植物
叶
青苔 茎
假根
卷柏 耐旱力极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