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8-01
加入时间:2023-05-22
加入时间:2023-05-22
加入时间:2023-05-22
加入时间:2023-05-22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认识固体》教学设计
宜兴市官林实验小学 王建良
【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的第一课内容,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物质科学领域” 的中年段要求,通过辨认生活中的常见固体认识到固体的性质。本课教材由三个活动构成:一、辨认生活中常见的固体;二、用多种方法比较固体的体积;三、辨认形状大小变化后的固体。三个活动环环相扣,不仅让学生知道固体有确定的形状、体积和质量,还要通过不同的测量方法比较固体的体积,最终辨认形状大小变化后的固体,知道无论如何变化固体的特性不变。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通过两年的科学课学习,已经能比较熟练地运用观察、记录等方法进行科学探究,对固体的认识已经有初步形成,能够辨别出典型的固体。但对于判断沙子、羽毛等非典型的物体时存在一定的困难,原因在于学生对固体特征的认识不足,没有关注物体的形状问题,对质量、体积也不了解。学生的观察、实验等能力尚处于初级阶段,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围绕核心概念去亲身体验,从而学生的观察、表达、思维等能力得到培养和锻炼。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1.能辨认生活中常见的固体,认识固体的性质。
2.能用多种方法比较固体体积的大小。
3.知道固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可以改变原来的形状或大小,但固体的特性不变。
科学思维:
能依据物体共有特性判断物体的种类。
探究实践:
尝试用不同方法比较物体的学会用多种方法比较物体的体积。
态度责任:
1.培养学生乐于尝试用多种方法来完成科学探究的意识。
2.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认识事物。
3.培养学生探究过程中愿意合作,愿意分享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1.通过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固体,认识固体的性质。
2.用多种方法比较固体体积的大小。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及分析认识到:固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可以改变原来的形状或大小,但固体的特性不变。
【教学准备】
课件、面纱巾、面粉、羽毛、食盐、积木、杯子、直尺、粉末、大小不同的玩具、小刀、铁锤、粉笔、纸、剪刀、蜡烛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生活中物品很多,为了更好地认识和使用这些物品,我们常给它们分类。
2、请大家给这些物品分类。
3、你为什么这么分?
4、将水倒入不同形状的容器中,会怎么样呢?(图)
5、所以我们暂时将物品分为这么几类?(固、液、?)
6、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固体。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固体性质
1、这些都是固体,它们一样吗?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比较它们呢?
2、我们发现它们形状不同,有长方体的,有正方体的,圆柱体的还有球状的。
3、不管什么固体物体,它们都有各自的形状,所以我们说固体都有确定的形状。
4、除了形状外还有什么不同呢?
5、轻重不一,在科学上物体的轻重也叫质量,什么是质量呢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了解一下。
6、固体都有各自的质量,所以我们可以说固体有确定的质量。
7、这些物体大小一样吗?哪组积木大?怎么比较?(数)
8、这两堆粉末也这样数吗?怎么办?
9、物体的大小也叫体积,什么是体积?怎么比较体积?我们用一段视频来总结一下。
10、这两个玩具车看上去体积差不多,怎么比较它们的大小呢?它们可以浸水法比较大小吗?为什么?那怎么办呢?
11、介绍埋盐法
12、视频展示
13、总结固体性质:有确定的形状、质量和体积。
(二)、小结应用
1、出示羽毛、纱巾,问它们是固体吗?为什么?
2、出示盐、面粉这些需要用容器装,是固体吗?
3、有些同学可能还心存疑问,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了解一下盐,看完你就能判断了。
4、出示剪纸、敲碎粉笔、切小的蜡块还是固体吗?
5、视频了解自然界中类似现象。
6、所以开始分类活动中不确定的两样物体它们应该属于固体还是液体?
三、总结拓展,布置作业
1、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2、选择家中几件固体研究谈们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