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8-01
加入时间:2023-05-22
加入时间:2023-05-22
加入时间:2023-05-22
加入时间:2023-05-22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为了进一步深化小学科学课程教学改革,推动深度参与课堂教学改革,转变学科育人方式,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多名特优青年教师,曹燕琴无锡市、宜兴市小学科学名师工作室决定参加“课堂变革在新吴”的新吴区学科育人展评活动,并对展评中的两节课例进行了集中研讨。
01课堂展示
厉琳燕老师执教的《做动力小车》一课,由明确问题—设计制作—展示分享三个环节,环环相扣,学生利用气球、吸管等材料,进行头脑风暴,在不断改进、探索实践中设计制作出属于自己的动力小车,深刻体验到了工程实践的成功和乐趣。
马杰老师执教的《地球的表面》一课,创设了 “任务驱动:招募地形专家志愿者”的情境。以课前导学单将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以课中研学单将抽象的各地形特征归纳总结,制作地形模型,完成驱动任务;以课后拓学单将课堂延伸,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学生通过阅读资料、观察中国立体地形图等方式了解各地形的特点,初步建立空间模型概念,而且亲历制作模型的过程,体验科学的乐趣,培养工程思维。
02专家点评
曹燕琴名师工作室领衔人
曹特:今天的两节课都让我觉得耳目一新,两位老师都在循循善诱中,采用多种探究方式,富有逻辑性和趣味性地培养了孩子们的科学思维和工程实践能力。厉老师执教的《做动力小车》一课中,针对一年级的孩子,富有童趣,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在课堂上乖乖地跟随老师在不知不觉中增长了科学的本领。马老师在五年级的《地球的表面》一课中,将庞大、复杂、零散的地形知识整合、结构化,站在学生前概念和能力的基础上,激发了孩子们潜能,让孩子们在自我建构中有序去探究、建构、实践。
新吴区小学科学莫宇红名师工作室领衔人
莫教研员:今天两节课学生在任务驱动下像工程师那样经历完整的工程流程,尝试克服工程实践中遇到的问题,逐步掌握运用所学科学知识与技能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工程思维得以有序发展。学生全身心投入探究实践活动中,能主动表达观点并接受他人建议,碰撞思维火花,释放学习内驱力,有动力、有方法、有目标、有迁移地实施项目,探究实践逐渐走向深度。
03组内研讨
一次活动,
分享彼此的经验。
一次交流,
见证共同的成长。
初冬相聚共研修,
凝心聚力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