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曹燕琴小学科学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曹燕琴

    城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万黎敏

    城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8-01

  • 缪毅

    丁山第二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3-05-22

  • 徐乙航

    新街小学

    加入时间:2023-05-22

  • 余婷

    张渚小学

    加入时间:2023-05-22

  • 黄凌皎

    新建小学

    加入时间:2023-05-22

  • 顾月明

    阳羡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建良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于良刚

    广汇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雅芝

    万石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星

    丁山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朱科宏

    和桥二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成果分享

《不同的声音》教学设计

作者:徐乙航  日期: 2024-04-03  点击:

《不同的声音》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声音的奥秘》第3课,是前两课的一个深化和综合。教材顺应学生思考、探究问题的线索,体现了建构声音传递完整知识体系的过程,加深对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这一概念的理解。主要包括环节,第一个是通过同学的嗓音初步感知的不同的声音;第二个环节,通过不同的器具制造音量不同的声音,探索影响声音强弱的因素;第三个环节探索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最后联系生产生活探讨噪音的危害,关注自身,如何保护自己的听力。

二、学习目标

1. 学会辨别声音的高低与强弱,以及改变声音强弱与高低的办法。

2.能初步认识声音强弱、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系。,学会合作与交流,培养探究精神。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声音存在音调与音量的区别。

难点:区分音调的高低。

四、教学准备

小皮鼓、三角铁、长短不同的管子、铝片琴,

五、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猜猜我是谁

1.全班闭上眼睛,猜一猜是谁发出的声音。

2.教师任选3个学生回顾声音是由什么产生的,以及声音是怎么传播的。

3.选人时,采取轻拍学肩膀的方式,不发出声音

意图解析:复习回顾,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通过趣味游戏引入新课,体会声音的多样性,初步了解不同的人的音色不同,激发继续探究不同声音的欲望。

(二)探索声音的强弱不同

1.请同一个学生唱:1  2  3  4  5  6  7

独唱:合唱:1

提问:独唱和合唱同一个音符有什么不同?

讲解:声音的强弱不同,声音的强弱用音量来表示,单位是分贝,dB

意图解析:通过学生唱同一个音符,引入声音的不同点之一----音量,同时利用人声衔接上文。

2.出示小皮鼓,提问:你有哪些方法能够制造音量不同的声音?

学生敲击制造不同音量的声音。

追问:敲击小皮鼓时,是什么导致了音量强弱不同?

描述:敲击力的大小不同。

意图解析:引导学生关注影响音量强弱的因素,同时渗透控制变量法,同一个乐器,不同的力度。

3.出示三角铁,任务:请你制造音量不同的声音。

请一位学生到讲台前用相同大小的力敲击三角铁。

选择教室不同地方的同学提问:你们听到的音量是相同的吗?

追问:音量的强弱还与什么有关?---距离声源的远近。

提问:影响音量的强弱的因素还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意图解析:利用控制变量法,联系上文引入新的影响音量强弱的因素---距离声源的远近。结合生活,进一步利用实例说明影响音量强弱的可能因素,渗透振动幅度与音量的关系。

(三)探索声音的高低不同

1.再请同一个学生唱:1  2  3  4  5  6  7

唱的时候控制音量相同。

提问:有什么不同?

讲解:声音的高低叫作音调。

意图解析:前后呼应,使课堂结构更严谨,引入另一个声音的不同点---音调,联系实际初步感知什么是音调。

2.制造音调不同的声音。

演示实验:敲击水量不等的瓶子。

提出问题:猜测,音调的高低与什么因素有关?

猜测:物体的长短。

实验验证:

①用相同的力度,敲击长短不同的管子

②敲击铝片琴,找出最高音和最低音

意图解析:初步了解音调的高低与物体的长短有关,越短音调越高。

提问:影响音调的高低的因素还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追问:发出高音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特点?发出低音的物体呢?

小组同学敲击不同长度的金属管,试着合奏一段乐曲。

意图解析:联系实际,运用生活经验,体会影响音调的高低的因素的多样性,渗透振动频率与音调的关系。

(四)噪音的危害与防护

1.播放不同场景发出的噪音,提问:什么感觉?

2.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听力?

意图解析:体验噪音带来不适感初步了解噪音的危害,进而关注周围的环境,卫生用耳。同时将本节课的两个重点音量和音调综合利用,尝试理解声音的不同。

六、板书设计

不同的声音

影响音量的强弱的因素:距离的远近、空间的大小等

影响音调的高低的因素:物体的长短、粗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