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曹燕琴小学科学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曹燕琴

    城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万黎敏

    城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8-01

  • 缪毅

    丁山第二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3-05-22

  • 徐乙航

    新街小学

    加入时间:2023-05-22

  • 余婷

    张渚小学

    加入时间:2023-05-22

  • 黄凌皎

    新建小学

    加入时间:2023-05-22

  • 顾月明

    阳羡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建良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于良刚

    广汇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雅芝

    万石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星

    丁山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朱科宏

    和桥二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成果分享

《金属》教学设计

作者:徐乙航  日期: 2024-04-03  点击:

《金属》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新教材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身边的材料》第三课。本课逐渐深入地安排了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研讨身边的物品哪些是用金属制成的。从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制品入手,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用金属制作这些东西?它们有哪些特征?第二部分探究金属的特征,归纳共性。通过小组合作实验,总结出有金属光泽、导热性、延展性均是金属的共性。第三部分比较金属的特性差异。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对比出不同的金属在硬度、质量方面存在个性差异,要学会合理利用这些特征。第四部分是了解金属的更多的特点,学会合理利用不同金属的特征,使之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生活。通过列举一些合金制品,让学生体会到身边有很多的金属制品不是由某一种金属制成的。每一种金属都有它的优缺点,而合金比单一金属具有更好的综合性能。

二、学习目标

1. 了解常见金属的性质,知道性质决定其用途。

2. 知道不同金属间存在共性的同时也存在个性差异。

3. 会根据不同金属的特点进行合理使用。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知道不同金属的共同特性和个性差异。

难点:理解性质决定用途,合理利用不同类型的纸。

四、教学准备

铁丝、铜丝、铝丝、砂纸、铁棒、铜棒、铝棒、木棒、玻璃棒、铁锤、热水、烧杯、天平

五、教学过程

(一)认识常见的金属制品

1.提问:我们的身边到处都是金属制品,请你找一找,你周围有哪些金属物品?它是由哪种金属制成的?

(拉链、钥匙、窗户边框、黑板边框、卷笔刀的刀片等)

2.谈话:认识它们吗?想一想人们利用了金属的哪些性质?

(出示一些常用物品图片)

3.谈话:看来,金属这种材料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十分广泛。今天,我们就以铜、铁、铝三种金属为代表,一起来探究金属的特性。

【意图解析】通过组织学生寻找身边的金属制品,拉近金属与学生的距离。引发学生思考,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到金属,为什么要利用这些金属,金属究竟有哪些性质?通过层层递进的提问,激发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二)研究金属的共同性质

1.活动一:打磨金属棒,观察金属光泽

1)观察未打磨前金属棒表面

2)用砂纸依次打磨铜棒、铁棒和铝棒

3)观察打磨后金属棒表面

(预设:比打磨前金属表面更亮了,有金属光泽等)

4)小结:许多金属在空气中易被氧化生锈,用砂纸打磨后可以露出金属原本的模样,我们发现金属有光泽。

2.活动二:锤打金属丝,观察金属变形情况

1)观察金属丝锤打前的模样

2)讨论实验注意事项:锤打时注意安全、锤打时下面垫块布、锤打次数一致,每次锤打均匀用力。

3)观察锤打后金属丝的情况

4)小组汇报,交流总结。

3.活动三:放热水中,感受不同棒表面温度变化

1)将三种不同的金属棒、玻璃棒、木棒同时放到热水里,过5分钟后,用手摸一摸感受温度的变化。

2)小结:玻璃和木头导热性较差,金属导热性较好。其中,铜导热性最好,其次是铝,最差是铁。

【意图解析】本环节的活动旨在认识金属的共同特性。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通过控制变量法来进行对比实验探究,从而发现金属的共同特征。例如:金属都有金属光泽,有良好的导热性和延展性。其中,在研究导热性实验中,增加了木棒和玻璃棒的对比,发现金属具有导热性;进一步比较铜棒、铁棒和铝棒的温度变化,进一步发现不同的金属之间还存在导热性差异,为接下来不同金属的个性研究做出了铺垫。

(三)研究金属的不同之处

1.活动一:比硬度

1)用手掰一掰,初步感知不同金属的硬度;

2)相互刻划,进一步比较它们的硬度;

3)借助指甲、钥匙、小刀等比较不同金属的硬度。

       2.活动二:比轻重

       1)用手掂一掂,初步感知相同大小的铜棒、铁棒和铝棒的轻重

       2)用天平称一称,精确比较相同大小的铜棒、铁棒和铝棒的轻重

       【意图解析】在此环节中,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观察金属的特征,利用多种方法分层次进行金属硬度和轻重的比较,发现金属的不同之处。

(四)探究不同金属的用途

1.提问:这些物品为什么要用不同的金属材料制作?

(出示铁锅、铝罐、铜锣、金首饰等图片)

2.总结:归纳比较不同金属的硬度、轻重、延展性、导热性和加工等。

3.拓展:介绍钛合金等新型合金的运用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意图解析】此环节帮助学生理解合金较于单一金属具有突出的优势,让学生体验到新型材料的发展对人类的生活所起的重要作用。

六、板书设计

 

 

 

 

 

金属(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