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曹燕琴小学科学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曹燕琴

    城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万黎敏

    城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8-01

  • 缪毅

    丁山第二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3-05-22

  • 徐乙航

    新街小学

    加入时间:2023-05-22

  • 余婷

    张渚小学

    加入时间:2023-05-22

  • 黄凌皎

    新建小学

    加入时间:2023-05-22

  • 顾月明

    阳羡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建良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于良刚

    广汇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雅芝

    万石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星

    丁山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朱科宏

    和桥二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成果分享

植物结果了

作者:徐乙航  日期: 2024-04-03  点击:

《植物结果了》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一生》中的第4课《植物结果了》。本课从学生对单元初开始的西红柿(黄瓜)长期观察记录活动进行总结汇报,到对不同的果实提出自己的疑问。在学生的各种问题下,展开本课的教学。经历观察记录活动总结汇报、观察西红柿和黄瓜的果实、对生活中的可食用植物进行分类这一系列探究过程,回顾植物一生的过程,总结植物的组成部分。最后,将课堂带到课外,通过课后查阅资料,了解人类怎样利用植物。

经过本课的学习,落实课程标准中植物能够适应其所在的环境。举例说出植物的某些共同特征、植物的基本结构以及生长过程。

二、学习目标

l  知道植物一般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组成;

l  知道植物通常会经历由种子萌发成幼苗,再到开花、结出果实和种子的过程;

l  能够利用果实的特征辨别果实和非果实。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整理和交流种植记录表,回顾植物的生长过程,找出西红柿和黄瓜生长过程的共同点;

难点:能够利用果实的特征辨别果实和非果实。

四、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观察记录表、课件、视频。

学生材料:观察记录表、西红柿、黄瓜、小刀。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教师携带2株学生栽种的西红柿)同学们,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西红柿终于长大了,你们还记得刚见到它时,它是什么样子的吗?(种子)

2.谈话:这些西红柿和同学们一起成长,也帮助同学们学习到了很多与植物有关的知识,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学生利用前知回答:植物的根、茎、叶、花……

3.谈话:今天,我们的西红柿要带大家继续学习有关的知识,会是什么呢?

【意图解析】通过展示学生栽种的西红柿,引起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关注。通过展示唤醒学生的前知记忆,展开接下来的学习。

(二)西红柿种植观察活动交流汇报会

1.谈话:第一次见到西红柿的时候它长什么样吗?它现在长什么样?

学生描述西红柿过去和现在的样子,教师适时出示学生拍摄的西红柿照片辅助其描述。

2.谈话:在西红柿长大的过程中,有哪些瞬间让你觉得很有纪念意义呢?请展示你的观察记录单,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学生展示观察记录单,汇报种植过程中的重要时刻:播种、发芽、长叶、开花……

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展示多位学生观察记录单,适时指导学生使用科学语言进行汇报和交流。

3.提问:从同学们的观察记录中,你们找到了什么共同点吗?

学生阅读观察记录单,思考并发言。

4.教师出示视频:西红柿的生长过程、黄瓜的生长过程。

提问:这两种植物的生长过程有没有共同点?

5.师生共同小结:植物通常会经历由种子萌发成幼苗,再到开花、结出果实的过程。

【意图解析】通过交流汇报会,了解学生种植观察活动的开展情况;结合信息技术应用,给予学生充分展示自己观察成果的机会,有助于提高学生用科学语言与人交流和沟通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热爱观察、热爱植物的情感。

(三)认识植物的果实

1.提问:我们的西红柿开花之后会怎样呢?(结果)你知道西红柿的果实长什么样吗?

2.谈话:老师今天不仅带来了同学们种出来的西红柿,还带来了和它大不一样的黄瓜。同学们来找一找,圆圆的西红柿和长长的黄瓜之间,有没有什么共同点?

3.教师指导学生用小刀小心切开西红柿和黄瓜的果实,观察它们的内部结构。

4.学生进行实验,仔细观察,小组内交流观察到的结果,班级内汇报发现。

5.学生小结:西红柿和黄瓜的果实都有外皮(果皮)、果肉(可能出现)和种子。

6.教师出示花生果实图片,提问:花生的果实也具有这些结构吗?

7.学生观察,修正结论:植物的果实一般由果皮和种子组成。

8.出示图片,学生辨认:哪些是果实?哪些不是果实?

9.出示视频:果实的结构。

【意图解析】通过设置简单的解剖植物果实的实验,让学生直接观察到不同植物果实在结构上的共同点。通过出示不同植物的果实,引发学生认知上的冲突,在观察、思考和归纳中不断修正自己的结论,培养学社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

(四)了解植物的作用

1.提问:刚才在汇报果实的共同点时,很多同学说了“能吃”。当然,大部分植物的果实是可以吃的,那我们可不可以说,我们吃的都是植物的果实呢?

2.出示课本上图片,提问:这些我们食用的植物都是植物的果实吗?如果不是,它又是植物的哪个部分呢?

3.学生根据果实的特征进行判断。

4.师生共同小结:我们平时吃的植物并不都是它的果实部分,部分植物的根、茎、叶、花也是可以食用的。

5.提问:植物除了可以用来吃,还有什么作用?

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发言回答。

6.出示视频:植物的作用。

7.小结:植物在我们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更是人类在地球上得以生存的基础,我们应该从身边点滴做起,保护植物,保护环境。

【意图解析】通过学生课堂所学的知识,引导学生将其运用到生活中进行判断,学以致用,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通过学生的前知和教师介绍,使学生意识到植物的重要性。树立保护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五)总结拓展

1.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植物有了哪些了解呢?

2.师生总结:植物通常会经历由种子萌发成幼苗,再到开花、结出果实和种子的过程。植物一般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组成。果实由果皮和种子组成。

3.谈话:今天的学习虽然结束了,但我们西红柿的生命历程还没有结束。回去之后同学们可以用自己种出的西红柿,为爸爸妈妈做一道菜,让他们和你一起分享收获的喜悦吧!

【意图解析】通过课堂总结和课后活动,将学生的学习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学以致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乐于分享的优良品质。

六、板书设计

文本框: 果皮4.植物结果了

 


文本框: 种子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