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曹燕琴小学科学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曹燕琴

    城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万黎敏

    城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8-01

  • 缪毅

    丁山第二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3-05-22

  • 徐乙航

    新街小学

    加入时间:2023-05-22

  • 余婷

    张渚小学

    加入时间:2023-05-22

  • 黄凌皎

    新建小学

    加入时间:2023-05-22

  • 顾月明

    阳羡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建良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于良刚

    广汇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雅芝

    万石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星

    丁山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朱科宏

    和桥二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成果分享

空气占据空间

作者:朱科宏  日期: 2022-12-21  点击:

1.《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可以改变,压缩空气有弹性。

2.科学探究:会用实验证实空气占据空间和发现压缩空气有弹性;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3.科学态度: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形成探究意识;愿意交流自己的探究结果,分享合作探究的乐趣,培养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感受压缩空气的用途。

【教学重点】

探究空气占据空间;探究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教学难点】

理解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实验探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小组实验材料:气球2X6=12个,饮料瓶12个(6个完好,6个有洞的),透明塑料杯、纸巾、水槽、注射器24个、实验记录单6份、毛巾。

演示实验材料:一盒粉笔、一杯水,气球2个,饮料瓶2个,1套“流不下去的水装置” (小口瓶、烧杯、漏斗、橡皮泥)。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视频欣赏《乌鸦喝水》的动画片。

2.设问:故事中聪明的乌鸦是用什么方法喝到水的?瓶中的水为什么会上升呢?

3.生:……

(乌鸦衔来许多小石子放入瓶中,瓶中的水面不断上升,于是它就喝到了水。因为石子有一定的体积,扔下去的时候,小石子占据了水的位置空间,所以水没位置了,就升上来了。我们把物体占的位置或地方叫“空间”。)

[设计意图: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作为一本书的起始单元的第一课,一定要采用符合孩子年龄特征的活动激发兴趣,聚焦话题。采用看动画片的形式一下子把孩子的好奇心吸引到课堂上来,通过“乌鸦喝水”的故事让孩子首先明白什么叫占据空间?学生对内容的兴趣和求知欲在不知不觉中油然而生。

4.师举例:(展示图片)粉笔占据粉笔盒的空间,水占据了杯子的空间。

生举例:同学们和桌椅占据了教室的空间等。……

师:这是一满杯水,水占据杯子的空间。

随后师去倒掉水,问:现在杯中有什么?(空气,也就是说空气占据了杯子的空间)

5.设问:空气,它是否像水、石子那样占据空间呢?

生预测。师板书课题。

二、初步探究:空气占据空间吗?

1.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怎样才能用实验证明空气占据空间呢?同学们可以想出一些办法来验证一下吗?请同学们相互交流讨论,讨论出一种办法来证明。如果有困难,可以看下教材,也可以举手示意邀请老师一起参加你们的设计。

(将问题留给学生交流,给出时间,从交流中引发问题。)

2.初步验证:“大力士”都吹不大的小气球。

事先准备:取两个相同的气球,其中一个气球放入装有水的瓶中,用球嘴套住瓶口。挑一名瘦弱的女生吹气球;挑一名身体高大强壮的男生用力吹瓶中的气球。其他生观察并思考。瘪瘪的气球为什么在小女孩的手中变大了呢?为什么瘦弱的小女孩都能将气球吹得大大的,“大力士”却不能吹大瓶中的气球呢?

生解释:水占据了空间。

过渡:倒掉水,再吹气球。每组选两名学生吹气球,另外两名做好观察。

学生分组实验:吹不大的气球。

观察并记录,在记录单1上作出对现象的解释。

解释:空气占据了空间。

三、二次探究,自主实验:空气占据空间吗?

1.魔术实验——“纸的奇遇”

师:将一张纸扔进水里。

生:发现很快湿了。

师:我能让纸放到水里不湿。你们信吗?

1)师演示实验:把一团纸巾放在杯子的底部,然后将杯子竖直倒扣在水中,请生预测一下,纸巾会被水浸湿吗?为什么?

(将一张纸扔进水里,发现很快湿了。但老师却说,我能让纸放到水里不湿,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比让他们直接做实验更具有意义。)

PPT展示实验要求:①纸要塞紧,不要掉下来。②杯子要竖直倒扣在水中。③竖直取出杯子后用干纸巾擦净杯口的水。

2)生分组实验。观察并记录。

3)小组汇报:在刚才的活动中你们看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还有哪个小组想补充?

(纸没有湿,说明杯子里水进去了没有?水为什么进不去?杯子里有空气,空气占据了杯中的空间,水就进不去了)

实验失败的小组反思:为什么纸湿了?倾斜,有气泡

4)小结:这种现象说明了空气可以占据空间。

 2.“流不下去的水”——“漏斗”变“漏堵”

事先准备:将漏斗插入小口瓶,用橡皮泥封住小口瓶。

1)预测:水会漏下去吗?为什么?

2)演示实验:快速向漏斗里倒水。

(这个实验老师要帮学生准备好材料和装置,不然学生在短时间内封好橡皮泥,难度很大。但是一定要提醒学生是快速倒入水,但是不宜漫过漏斗。)

3)小组讨论:水漏下去了吗?为什么?橡皮泥在这里的用处是什么呢?(水不会漏下去,因为空气占据空间;橡皮泥的用处是堵住瓶口,不让空气跑出来。)

4)实验失败反思:为什么水漏下去了?(密封不严实,倒水的速度慢了。)

过渡:做完了“漏斗”变“漏堵”的奇趣实验,大家觉得科学课好不好玩呀?想不想继续实验探究啊?那就用你端着的坐姿和好奇的眼神告诉我吧!

过渡: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但它确确实实地存在,并且大家都用自己的实验证明了空气和水、石头等物体一样,可以占据空间。那么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可不可以改变呢?压缩后的空气会不会像弹簧那样被压缩呢?

四、再次探究:压缩空气有弹性。

1.师出示注射器,介绍各部分名称(筒身、刻度和活塞)。一会儿我们就挤压注射器里的空气。实验之前我们来明白我们的实验要求。

 2.PPT展示实验要求:

1)把注射器的活塞向后拉一段距离,记下活塞的位置,将针口顶住橡皮。

2)推动活塞,记下活塞的位置,松手,观察活塞有什么变化,然后用大一点的力推动活塞,再松手观察活塞又有什么变化。(注意一定不能让空气跑出来。)

3.分组实验。并记录现象.

4.小组汇报:空气可以被压缩吗?你还有什么发现?

(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五、学以致用:压缩空气在生活中有哪些用途?

1.出示:充足了气的球,我们再用打气筒能向里面打些气吗?它会继续增大吗?里面的空气会怎样?

2.其实,空气可以被压缩的性质在生活中还有着广泛的应用,你知道生活中哪些物体应用了空气可以被压缩的性质?

(充气床垫、气钉枪、足球、喷雾器、车轮胎、充气拱门等)

六、巩固建构

分享本节课的收获。

【板书设计】

1.空气占据空间吗

                   

                                         空气

                                     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