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8-01
加入时间:2023-05-22
加入时间:2023-05-22
加入时间:2023-05-22
加入时间:2023-05-22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1.《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可以改变,压缩空气有弹性。
2.科学探究:会用实验证实空气占据空间和发现压缩空气有弹性;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3.科学态度: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形成探究意识;愿意交流自己的探究结果,分享合作探究的乐趣,培养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感受压缩空气的用途。
【教学重点】
探究空气占据空间;探究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教学难点】
理解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实验探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小组实验材料:气球2X6=12个,饮料瓶12个(6个完好,6个有洞的),透明塑料杯、纸巾、水槽、注射器24个、实验记录单6份、毛巾。
演示实验材料:一盒粉笔、一杯水,气球2个,饮料瓶2个,1套“流不下去的水装置” (小口瓶、烧杯、漏斗、橡皮泥)。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视频欣赏《乌鸦喝水》的动画片。
2.设问:故事中聪明的乌鸦是用什么方法喝到水的?瓶中的水为什么会上升呢?
3.生:……
(乌鸦衔来许多小石子放入瓶中,瓶中的水面不断上升,于是它就喝到了水。因为石子有一定的体积,扔下去的时候,小石子占据了水的位置空间,所以水没位置了,就升上来了。我们把物体占的位置或地方叫“空间”。)
[设计意图: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作为一本书的起始单元的第一课,一定要采用符合孩子年龄特征的活动激发兴趣,聚焦话题。采用看动画片的形式一下子把孩子的好奇心吸引到课堂上来,通过“乌鸦喝水”的故事让孩子首先明白什么叫占据空间?学生对内容的兴趣和求知欲在不知不觉中油然而生。]
4.师举例:(展示图片)粉笔占据粉笔盒的空间,水占据了杯子的空间。
生举例:同学们和桌椅占据了教室的空间等。……
师:这是一满杯水,水占据杯子的空间。
随后师去倒掉水,问:现在杯中有什么?(空气,也就是说空气占据了杯子的空间)
5.设问:空气,它是否像水、石子那样占据空间呢?
生预测。师板书课题。
二、初步探究:空气占据空间吗?
1.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怎样才能用实验证明空气占据空间呢?同学们可以想出一些办法来验证一下吗?请同学们相互交流讨论,讨论出一种办法来证明。如果有困难,可以看下教材,也可以举手示意邀请老师一起参加你们的设计。
(将问题留给学生交流,给出时间,从交流中引发问题。)
2.初步验证:“大力士”都吹不大的小气球。
事先准备:取两个相同的气球,其中一个气球放入装有水的瓶中,用球嘴套住瓶口。挑一名瘦弱的女生吹气球;挑一名身体高大强壮的男生用力吹瓶中的气球。其他生观察并思考。瘪瘪的气球为什么在小女孩的手中变大了呢?为什么瘦弱的小女孩都能将气球吹得大大的,“大力士”却不能吹大瓶中的气球呢?
生解释:水占据了空间。
过渡:倒掉水,再吹气球。每组选两名学生吹气球,另外两名做好观察。
学生分组实验:吹不大的气球。
观察并记录,在记录单1上作出对现象的解释。
解释:空气占据了空间。
三、二次探究,自主实验:空气占据空间吗?
1.魔术实验——“纸的奇遇”
师:将一张纸扔进水里。
生:发现很快湿了。
师:我能让纸放到水里不湿。你们信吗?
(1)师演示实验:把一团纸巾放在杯子的底部,然后将杯子竖直倒扣在水中,请生预测一下,纸巾会被水浸湿吗?为什么?
(将一张纸扔进水里,发现很快湿了。但老师却说,我能让纸放到水里不湿,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比让他们直接做实验更具有意义。)
PPT展示实验要求:①纸要塞紧,不要掉下来。②杯子要竖直倒扣在水中。③竖直取出杯子后用干纸巾擦净杯口的水。
(2)生分组实验。观察并记录。
(3)小组汇报:在刚才的活动中你们看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还有哪个小组想补充?
(纸没有湿,说明杯子里水进去了没有?水为什么进不去?杯子里有空气,空气占据了杯中的空间,水就进不去了)
实验失败的小组反思:为什么纸湿了?倾斜,有气泡
(4)小结:这种现象说明了空气可以占据空间。
2.“流不下去的水”——“漏斗”变“漏堵”
事先准备:将漏斗插入小口瓶,用橡皮泥封住小口瓶。
(1)预测:水会漏下去吗?为什么?
(2)演示实验:快速向漏斗里倒水。
(这个实验老师要帮学生准备好材料和装置,不然学生在短时间内封好橡皮泥,难度很大。但是一定要提醒学生是快速倒入水,但是不宜漫过漏斗。)
(3)小组讨论:水漏下去了吗?为什么?橡皮泥在这里的用处是什么呢?(水不会漏下去,因为空气占据空间;橡皮泥的用处是堵住瓶口,不让空气跑出来。)
(4)实验失败反思:为什么水漏下去了?(密封不严实,倒水的速度慢了。)
过渡:做完了“漏斗”变“漏堵”的奇趣实验,大家觉得科学课好不好玩呀?想不想继续实验探究啊?那就用你端着的坐姿和好奇的眼神告诉我吧!
过渡: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但它确确实实地存在,并且大家都用自己的实验证明了空气和水、石头等物体一样,可以占据空间。那么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可不可以改变呢?压缩后的空气会不会像弹簧那样被压缩呢?
四、再次探究:压缩空气有弹性。
1.师出示注射器,介绍各部分名称(筒身、刻度和活塞)。一会儿我们就挤压注射器里的空气。实验之前我们来明白我们的实验要求。
2.PPT展示实验要求:
(1)把注射器的活塞向后拉一段距离,记下活塞的位置,将针口顶住橡皮。
(2)推动活塞,记下活塞的位置,松手,观察活塞有什么变化,然后用大一点的力推动活塞,再松手观察活塞又有什么变化。(注意一定不能让空气跑出来。)
3.分组实验。并记录现象.
4.小组汇报:空气可以被压缩吗?你还有什么发现?
(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五、学以致用:压缩空气在生活中有哪些用途?
1.出示:充足了气的球,我们再用打气筒能向里面打些气吗?它会继续增大吗?里面的空气会怎样?
2.其实,空气可以被压缩的性质在生活中还有着广泛的应用,你知道生活中哪些物体应用了空气可以被压缩的性质?
(充气床垫、气钉枪、足球、喷雾器、车轮胎、充气拱门等)
六、巩固建构
分享本节课的收获。
【板书设计】
1.空气占据空间吗
空 气
空气
空 气 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