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8-01
加入时间:2023-05-22
加入时间:2023-05-22
加入时间:2023-05-22
加入时间:2023-05-22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读--思--行
--《从有效教学走向卓越教学》读后感
《从有效教学走向卓越教学》的作者余文森老师以深入浅出的表达方式,阐述了现在及未来的教学走向——卓越教学。如果说有效教学是对教学的基本要求,那么卓越教学则是对教学的理想要求。卓越教学,是一种理想的教学境界,从有效教学走向卓越教学,永远只能在过程中。
读了这本书我的感受最深的是让我意识到有效教学对于教师来讲有着很多的实际意义。有效教学,不是只停留在口头上,而是需要有一定理论指导,并落实在实际教学中,既着眼于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又着眼于学生一生可持续发展的教学。
课堂有效教学要求立竿见影,在乎眼前的教学效果,马上教,马上会,"即教即学即会","当堂达标"。可是我们不能忘记"教学是一门慢的艺术",教学的很多效果是要慢慢显示出来的。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当有效教学出现了内涵知识化和窄化,教学活动模式化和机械化的倾向时,我们就应该反思了:追求教学的效果、效用、效率是对的,但凡事都应有度,物极必反。纵观现在的通用技术课堂,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引入无形扩张了教学容量,导致表演和走过场现象的发生,或者为了多腾出课时给学生动手实践,人为在单位时间内增加学习内容,学生被太多的知识填满,没有真正理解和内化,更无从培养动手实践能力了。这样的通用技术课堂从有效教学的理论基础分析,也是值得反思的。没有教学科学性和艺术性的课堂是失败的,我们的课堂应该是学生自己探索和深层次思考的课堂。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被关注,特别是小学生。如果在每一节课堂,每一个活动,每一个舞台,以孩子为本,关注他们,尊重他们的意见,让他们拥有被重视的感觉,那么教学过程会成为学生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唯有"学生为本,学生中心"的价值取向,才能培养出自信、阳光、敢于担当、睿智机敏、热情仁爱的孩子。日常的教学设计、活动安排要时刻从学生的出发点进行,将学生作为一切的焦点。此外,教师要带着丰富的情趣情感走向学生,与学生建立起真诚、和谐、温馨的情感关系。沐浴在教师美好的情感里,儿童的心灵就拥有了一片最灿烂的阳光,为学习和生活营建了一个安全的情感环境。
作为渺小的个体,我改变不了大环境,那就努力影响小环境。我的教师生涯,我希望我与学生之间不只是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关系,我常想如果我是一桶没有任何用处的死水,我会愧对学生。"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渴望成为那样的涓涓流水,让学生们天天都喝到甜甜的水。即使这源头活水不够强大,也仍一如既往地充实、更新着。
我想,卓越教学是从知识传承走向知识创生,是在教学中得到增值,一切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的。我想,心灵是一棵会开花的树,只要用心浇灌,便会繁花似锦,收获的是教育的成功,体验的是教师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