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曹燕琴小学科学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曹燕琴

    城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万黎敏

    城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8-01

  • 缪毅

    丁山第二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3-05-22

  • 徐乙航

    新街小学

    加入时间:2023-05-22

  • 余婷

    张渚小学

    加入时间:2023-05-22

  • 黄凌皎

    新建小学

    加入时间:2023-05-22

  • 顾月明

    阳羡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建良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于良刚

    广汇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雅芝

    万石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星

    丁山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朱科宏

    和桥二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科研动态

神奇的新材料

作者:王建良  日期: 2025-04-14  点击:

神奇的新材料

【核心概念】

1.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学习内容与要求】

1.1 物体具有一定的特性与功能

1-2年级:①观察并描述物体的轻重、薄厚、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外部特征,能根据物体的外部特征对其进行简单分类。

1-2年级:②识别生活中常见的材料。

12.2 技术与工程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1-2年级:③举例说出周围简单科技产品的结构和功能,知道科技产品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快捷和舒适。

【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它们是什么做的》中的第三课《神奇的新材料》,课程内容是依据技术与工程领域的内容标准设计的,对应新《课标》16.2:工程和技术产品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这一条,其中二年级段的教学目标是“体会生活中的科技产品给人们带来便利、快捷和舒适”。通过前面两课的学习,学生认识了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材料,观察探究了不同材料的不同特点。本课学生通过观察雨打不湿荷叶的现象,动手制作不沾水不沾灰的材料亲身体会新材料的神奇,并引发兴趣探知、了解更多的新材料。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敏锐,拥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和好奇心,在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时候要激发他们的探索欲,让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科学家思考问题的方式。但是低年级学生观察描述能力较弱,可以使用集中观察共同描述的方法,互相启发,共同交流。

【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通过观察、分析生活中具体事例,发现荷叶不沾水、水滴卷走荷叶上粉笔灰的奇特现象。

2科学思维:通过与同学讨论、交流自己的发现和结论,体会生活中的新材料给人们带来便利、快捷和舒适。

3探究实践:能用蜡烛火焰熏黑纸杯底,并发现蜡烛黑灰不沾水、水滴卷走黑灰上粉笔灰的奇特现象

4态度责任:知道一些新材料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

【教学重点】

了解一些新材料及其用途。

【教学难点】

用蜡烛火焰熏黑纸杯底。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相关视频资料,火柴或打火机。

学生材料:烧杯(装少量水)、纸杯、蜡烛、滴管、粉笔、记录单、抹布等。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景导入

1《江南》(多媒体出示)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同学们,这首诗我们在一年级的时候学过了,大家还记得吗?

2看来大家都非常棒!那谁能告诉老师,这首诗里讲的是谁和谁的故事呀?(鱼和莲的故事)鱼大家都见过了,那同学们有没有见过荷塘?荷塘的景色美不美?(美)雨中的荷塘景色更美,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多媒体播放雨中荷塘视频)

3大家有没有发现,荷叶上有很多的小水珠?荷叶上为什么会有小水珠呢?(雨滴在上面)下雨的时候雨会打湿地面,打湿我们的衣服,头发等等,但是为什么打不湿荷叶呢?(生答)

[设计意图:通过古诗的导入,使孩子们在美的意境中慢慢走入课堂,从以前学习过的知识入手更容易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增加继续探索的求知欲。]

二、探索“雨打荷叶”的秘密

1出示荷叶图片。

2你看到荷叶上有什么?它是什么样的?雨滴为什么打不湿荷叶呢?(学生猜想)

3.老师这里有荷叶每个小组给荷叶上滴水试试在实验的过程中继续思考水滴为什么打不湿荷叶呢?(分发荷叶)

4.学生实验,并交流汇报。

5.现在我们再往荷叶上撒点粉笔灰试试

6.同学们真棒都能观察到荷叶的表面有一层细细的绒毛就是它阻挡了水滴和灰尘

7那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不沾水不沾灰的东西呢?(生答雨衣、防水布等)它们之间都有什么相同的特点呢?(都有不沾水不沾灰的特点)

8那老师就有疑问了,荷叶是因为有一层细细的绒毛可以阻挡水和灰尘,那雨衣也有细细的绒毛吗?(没有)那它为什么还能不沾水不沾灰呢?因为雨衣的表面包裹了一层防水的材料,这些神奇的新材料都是什么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做个小实验,探究一下这种神奇的新材料。(板书:神奇的新材料)

[设计意图:从“雨打荷叶”延伸到日常生活中防水的例子,能初步了解孩子们日常生活中的积累,并且把科学课程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三、做“蜡烛灰上滚水滴”实验。

1实验之前先讲实验要求:

   用火要注意安全;纸杯在火焰上停留的时间不能超过两秒,要反复熏黑。

   滴水时不要滴太多;水太多会影响实验效果。

   实验结束后要整理好桌面和实验器材,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2.现在我们知道怎么做实验了那大家一起帮老师看看我做的对不对。(教师演示:故意做错误的示范,让学生主动思考实验过程应该怎样正确操作。)

3.大家真是非常棒呢看来大家都已经知道怎么做实验了那我们一起来做吧个组最先找到蜡烛黑灰的特点哦

4学生做实验并自主探究。(实验步骤详见实验单)

5学生交流讨论。

6通过实验你发现了什么现象呀?(水滴可以在蜡烛黑上滚来滚去,打不湿蜡烛黑)那撒上粉笔灰以后呢?(粉笔灰都被水吸走了)为什么呢?(生自由回答)

7小结:蜡烛燃烧产生的黑色物质具有防水的作用,并且还不沾灰尘,只要水滴滚过灰尘就会被带走,这种不沾水也不沾灰的特点是不是跟荷叶还有雨衣一样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添加了这种神奇的物质以后都具有这种特殊的性质了呢!

[设计意图:经历一次科学的探究过程,掌握实验的基本方法。从实验走向现实生活中的纳米布料,并亲身体验这种神奇新材料的特别之处,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感触。]

四、科技改变生活

1.同学们,请看教材第10页,这种有自净作用的布料叫做纳米布料是人类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发明的,这种布料像荷叶表面和蜡烛黑灰那样,不沾水,不沾灰。现在,越来越多的新材料被研制出来,用于制作造性能优异的产品。

2讲到这里老师又有一个疑问了,我们一直在说的纳米材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呀?只是一种布料的名称吗?(生自由回答)

3.播放纳米材料视频

4.原来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呀而且纳米还可以制作这么多的材料,在未来的应用还这么广泛,看来这种材料还真是神奇呢,同学们等你们长大了,想利用纳米材料制作些什么来方便我们的生活呢?

5在我们的身边除了纳米材料还有哪些随处可见的新型材料呢?(生自由回答)

比如:有自净作用的纳米面料;防水防晒的复合木头;安全的钢化玻璃;雷达不易发现的隐形飞机等等。(师适当补充)

6.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呀真是越来越像一个个小小的科学家了呢

[设计意图:感受科技进步对人类生产生活的积极意义,并从学到的知识拓展到未来你可以利用这种神奇的新材料制作什么东西,展开头脑风暴进行深度思考,使其向真正的科学家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