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减9
作者:成成 日期:
2025-04-09 点击:
次
十几减9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4~5页例2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自主探索十几减9的多样化口算方法,初步理解“想加算减”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口算。
2.经历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感受算法的多样化,体会加减运算方法之间的联系,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初步的观察、操作、分析和比较能力,发展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3.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口算。
难点:理解“十几减9”的不同算法,体会“想加算减”的便捷。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算式卡片,学生准备20个小方块,和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口算,唤醒旧知。
出示口算卡片,让学生口算。
9+2 9+4 9+3 9+7 9+10 9+1 9+6 9+9 9+8 9+5
二、自主探索,引入新知。
1.情境导入,并出示例题2主题图。
谈话:小熊到小猴水果店买水果,看图,你知道了什么?
一共有13个苹果,小熊买了9个。
追问:你是怎么一眼看出一共有13个苹果的?
预设1:盒子里有10个苹果,盒子外有3个苹果,所以一共有13个苹果,追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结合学生的回答,出示问题:还剩多少个苹果?
提问:要求还剩多少个苹果,怎样列式?为什么要用减法算?
2.探索算法。
提出要求:13-9的得数是多少呢?请小朋友自己算一算,有困难的可以用小方块摆一摆,再和同桌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学生独立思考,再与同桌交流,教师组织学生汇报。
预:1:从13开始倒着数。12、11、10、9…4,还剩4个。
教师出示数线图,让学生在数线图上画一画,从13倒着数9个,数到4.
预设2:一共要拿走9个苹果,可以先拿走盒子外的3个苹果,再拿走盒子里的6个苹果。还剩4个苹果。
教师组织学生演示:你能把苹果移动一下,让大家都看明白你是怎样算的吗?
学生上台操作,教师在学生操作后指导,要把拿走的9个苹果分成3个,和6个,先拿走盒子外的单独的3个,再拿走盒子里的6个,这里我们可以把去掉的苹果用虚线框起来。
教师组织全班学生操作:用小方块表示苹果,先摆13个小方块表示13个苹果。(左边10个一列,右边3个一列)边操作小方块边说计算过程,先从13个小方块里拿走单独的3个,13--3=10,再从一列的10个中拿掉6个,还剩4个,10-6=4.
追问:为什么要先拿走单独的3个?再拿走6个?
预设3:可以先拿走盒子里的9个苹果,再把剩下的1个和盒子外的3个合起来,是4个。
请学生上台进行操作,教师在图中用虚线框圈画。
教师组织全班学生操作:用小方块表示苹果,先摆13个小方块表示13个苹果,(左边10个一列,右边3个一列)边操作小方块边说计算过程,先从一列10个小方块中拿走9个,还剩1个,10-9=1,和多出来的3个合起来就是4个,1+3=4.
追问:都是借助小方块摆一摆,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还可以怎么算?
预设4:先想9加几等于13,9+(4)=13,所以13-9=4.
指出:这是“想加算减”的方法,谁能再来说一说他是怎么想的?
引导:小朋友们。回顾一下刚刚交流的几种计算方法,大家都听懂了吗?选择一种和同桌说一说。
提问:你更喜欢哪一种计算方法?
3.应用举例。
提问:你能再说一个用13-9解答的实际问题吗?
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注意学生的举例是否合理,并组织学生辨析,所说的实际问题是不是用13-9列式计算,为什么用减法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要求:先圈一圈,把算式填完整,再和同桌说一说是怎么算的。
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组织学生交流,看看怎么圈的,可以怎样想,说说口算过程。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提问:看图,说一说从图上知道了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把算式填完整。
提问:仔细观察,两道算式之间有什么联系?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题组。
提问:观察上下两道算式,说说有什么联系。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组织同桌游戏:一人扮演推箱子的小老鼠,一人报算式和得数,然后交换。
学生按顺序整理出十几减9的算式,读一读。
讨论:观察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5.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学生根据条件独立思考问题,全班交流反馈。
追问:为什么用减法算?计算时怎么样想的?
四、回顾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十几减9我们是怎么算的?
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回顾计算的几种方法,在比较中进一步体会“想加算减”的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