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王燕涛小学数学工作室
成员名单

  • 王燕涛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钟亦昕

    张渚小学

    加入时间:2024-04-07

  • 张科

    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4-04-07

  • 陈奕彤

    善卷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成成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单美琴

    太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范谦

    丁山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廖燕

    周铁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刘燕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潘秋英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史夏妍

    广汇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唐薇

    湖滨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芸

    东域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莲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琳

    和桥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艳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芸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朱佳晟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课堂砥砺

培育站第三次研修活动心得

作者:张琳  日期: 2024-03-08  点击:

第三次研修活动心得

                     宜兴市和桥实验小学    张琳

今天很荣幸有机会参与并展示了《分数乘分数》这节课,经历了这段时间的磨课,我收获颇多。

新课标强调数的运算重点在于理解算理,掌握算法。让学生感受数的运算以及运算之间的关系,体会数的运算本质上的一致性,形成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呈现不同数学知识之间的实质性关联,体现课程内容的整体性。事实上,从数的组成上看,都是基于“计数单位”建构的。

因此,分数乘分数这节课可以还原成计数单位的个数与计数单位的运算。本课按照新课标的新要求,教学设计突出统领性概念一一计数单位。建构脉络清晰、相互联系的数学知识体系,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一致性和可迁移性。

这节课还有许多需要改进行的地方:计算课需要让学生经历说理的过程,从数学的角度,进行尝试性的说明;直观操作和感知算理是一个整体,一堂课承载的东西很多,要清楚一节课的落脚点,抓住重点进行教学;计算课需要创设合适的情境,学生从认知的角度出发,接受度可能会更好一些。

本次研修活动的收获在于知晓如何教学新教材分数乘分数这节课以及数的运算可以怎么计算。磨课的意义在于思维碰撞,各种观点的妥协和融合才能形成一节好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