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4-04-07
加入时间:2024-04-07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27-28页例1,及随后的“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从所求问题出发展开分析和思考,进而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
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比较和简单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用从问题想起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策略的领悟和理解。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双十二快到了,商店正在进行打折促销活动。看,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条件?根据这些条件,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小结:从已知条件想起,我们可以提出并解决很多不同的问题,这就是从条件想起的策略,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新知探究
(一)、首次体验,理解数量关系。
1、这天,小明和爸爸带300元来商店购物了,他们遇到了什么数学问题呢?
出示问题:买一套运动服,最多剩下多少元?这个问题你打算怎么解决?
学生思考、回答。你为什么选择这两个条件?
小结:要求剩下的钱最多,那购买的商品的价钱就要最低。
2、依次出示:带来的钱、用去的钱、剩下的钱
你能根据问题说出数量之间的关系吗?
小结:同学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些时候,我们要从问题想起,很快就能找到合适的条件并解决问题。
(二)、再次体验,感受从问题想起的优势。
1、小明还想买一双运动鞋,现在最多还剩多少元?
生说数量关系,选择条件,说说是怎样想的。
同学们回顾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说从什么想起的?经历了哪些步骤?
教师小结。
2、出示想一想。学生独立完成。
展示学生作业,并说说是怎么思考的。
比较一下这两题的解题过程,他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3、小结:同学们,像这样从问题出发进行分析和思考,也是一种常用的解题策略,叫做从问题想起的策略。
4、为什么还要学习“从问题想起”的策略?
总结:“从问题想起”能帮助我们从众多信息中很快地找到我们所需要的条件,排除多余信息的干扰,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三、练习运用
(一)内化策略。
1、(1)出示问题1:桃树有2棵,桃树比梨树多多少棵?
学生说一说数量关系。
(2)出示问题2:桃树有52棵,梨树有3行,桃树比梨树多多少棵?
(3)出示问题3:桃树有52棵,梨树有3行,每行10棵,桃树比梨树多多少棵?
师:(补充每行10棵)现在可以吗?那梨树每行20棵可以吗?
学生回答。
2、出示问题4:学校买了18袋乒乓球和9个篮球乒乓球的个数是篮球的几倍?
交流:你们补充的条件是什么?你们是怎样列式的?
小结:只要补充每袋乒乓球的个数,就可以解决这个个问题。
(二)应用策略
1、完成教材第 29页“想想做做”第 3题。
(1)比较两小题的解题过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为什么都要先算4个茶杯的钱?
四、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总结:解决问题的策略很多,关键在于我们要根据题中的条件和问题,选择分析问题的思路,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
——从问题想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