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4-04-07
加入时间:2024-04-07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P1~3例1、例2及“试一试”“练一练”,P6第1~6题
教学目标:
1、 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理解正数、负数及0的意义,掌握正、负数的读写方法。
2、 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学会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 学生经历创造符号表示相反意义量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符号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与成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负数。
1、情境体验,“逼”出负数
(1)分别出示图片,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感受温度的高低,并分别到温度计找一找相应的温度。
出示4摄氏度图片。提问:你能指出这个温度吗?你是怎么找的?
出示0摄氏度图片。提问0摄氏度是最低气温吗?
(2)出示零下4摄氏度的图片,让学生感受零下4摄氏度在0摄氏度的下面。
引导:在这个温度计上,你还能找到这个温度吗?怎么不能?这儿不有个4吗?那零下4摄氏度到底在哪里?你们都是这样想的吗?
(3)学生在温度计上找一找零下4摄氏度,并说一说找法。
提问:现在,你能找到零下4摄氏度吗?说说你的想法。干嘛往下找而不往上找呢,也就是说零下4摄氏度应该从 开始往 数 格
(4)引导讨论,零上4摄氏度和零下4摄氏度可以怎样记录?
提问:一起来看,仔细观察这两个温度,相同吗?怎么不同,都指着4呀?(对,你的眼力真好)一个是零上4摄氏度,一个是零下4摄氏度,我这样记,行吗?
(5)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分别记录这两个温度
提问:同学们,你能想办法区分这两个温度吗?
2、交流学生的表示方法
3、回顾历史
引导:历史上数学家们对这个问题也进行过长期的探索和研究,同学们,你们想了解吗?一起看屏幕(媒体播放)现在我们就统一用这种方法来表示零上4摄氏度和零下4摄氏度。零上4摄氏度记作?零下4摄氏度呢?可是同学们注意啦,这儿不读做加4摄氏度,正确的读法正4摄氏度,会读了吗?一起读
4、学生记录温度。(30、20、-10、-8)
5、小结归纳 观察黑板上的这些数,如果把单位擦去,像+4、+30、+20 这样的数叫做正数。像这些数呢?原来我们非常熟悉的+和-今天有了新的意义,分别表示正号和负号,为了书写的方便,在表示正数时,正号可以省略不写(举例)熟悉吗,就是原先我们学过的数。
6、即时练习 读一读,说一说。
7、揭题。同学们,通过刚才的研究与讨论,我们初步认识负数,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生活进一步认识负数。(板书课题)
二、体验内化,认识负数
1、温度中的正、负数(例1)
(1)出示图片,学生用正负数记录。
(2)初步感知0的作用。
回顾刚才我们的记录,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交流后顺势小结:也就是说,比0高的温度我们都可以用什么数表示?而比0低的温度呢?
0在这儿起什么作用呢?引导学生观察发现, 0表示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
2、海拔中的正、负数(例2)
(1)谈话:同学们,在不同的地区,气温会有很大的变化,就是在同一地区的同一天,有时温度差异也会很大,比如,我国新疆的吐鲁番盆地(屏幕出示),一天当中,温差很大,素有“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说法,有趣吗?知道是什么原因吗?——原来这种气候特点跟它特殊的地理位置有关。(出示)
(2) 介绍海拔高度、海平面的知识
“海拔高度”可能大家还比较陌生,什么是海拔高度呢?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显示,说明)……听明白了吗?那海平面又可以用哪个数来表示呢?
(3)分别出示吐鲁番盆地和珠穆朗玛峰的图片,学生用正、负数表示。
(4)师:看来这些问题太简单了,来个有挑战性的,敢不敢!(出示,引导解答)
(5)比较相同点。
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发现,在表示气温时,以0摄氏度为界,高于0摄氏度时用正数表示,低于0摄氏度时用负数表示;在表示海拔高度时,以海平面为界,高于海平面用正数表示,低于海平面用负数表示。虽然形式不一样,但本质却相同,有哪些相同点?(它们都是把0作为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
3、内化提升
(1)刚才我们借助温度和海拔高度又认识了许多正数和负数,现在你能再说几个正数和负数吗?说的完吗?说不完可以用什么表示?
(2)引导学生分别用一个圆圈出所有的正数和负数。学生评价,你们觉得怎么样呢?引发讨论:为什么不圈0?
(3)交流得出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
(4)同学们,原来我们一直以为0是最小的数,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想说点什么吗?
三、解释应用,完善认识。
同学们,生活中还有许多地方用到负数呢,电梯中。
1、引导学生用负数描述生活。
(1)电梯中的正、负数。
(2)P6。不同环境里的鱼。
2、整理拓展,加深认识。
(1)出示数线。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经验填数。
师:这是一条数线,我们以前学过的数都可以在这条数线上找到相应的位置,会填吗?说说看,怎么填?
(2)引发讨论,表示负数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 ,负数也是一种数呀,它也应该在这条数线上找到自己相应的位置,你能想办法找到他们的位置吗?试试看
(3)展示交流,说说负数的位置。
我们一起来看,展示两份。
比较(1)相同的地方,负数都在
(2)仔细观察,哪种方法更合理,说说理由。订正,填数,说的完吗?右边的数呢?这里的箭头表示正的方向和无限。明白吗?现在我们可以吧这样一条数线叫做数轴。
(4)引导整体观察,发现规律。
在这条数轴上,你有什么发现?通过这条数轴上,我们发现了很多秘密。同学们,原来我们一直以为0是最小的数,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想说点什么吗?
3、(机动)抢答题。 三个团队进行智力抢答题,答对一题得10分,答错一题扣10分,不答得0分。第一轮三道抢答题结束,各个团队得分情况如下:
一号队:0分 二号队:+20分 三号队:-10分
根据三个团队的得分,说说他们的答题情况。
2、比赛用的排球规定了标准重量,5只羽毛球称重后并和标准重量比较后记录为
1号球 |
2号球 |
3号球 |
4号球 |
5号球 |
+15 |
-7 |
0 |
+12 |
-12 |
(1)3号球真的重0克吗?
(2)4号球和5号球一样重吗?
(3)几号球最重?为什么?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通过温度、海拔高度等的研究,认识了一种新数——负数,关于负数你知道了哪些?还有疑惑吗?
今天,我们只是初步认识了负数,其实负数在我们生活中还有着广泛的应用。希望同学们能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走进生活,去发现更多更有趣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