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王燕涛小学数学工作室
成员名单

  • 王燕涛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钟亦昕

    张渚小学

    加入时间:2024-04-07

  • 张科

    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4-04-07

  • 陈奕彤

    善卷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成成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单美琴

    太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范谦

    丁山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廖燕

    周铁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刘燕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潘秋英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史夏妍

    广汇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唐薇

    湖滨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芸

    东域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莲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琳

    和桥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艳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芸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朱佳晟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课堂砥砺

一个数乘10、100、1000……的计算规律

作者:成成  日期: 2023-02-16  点击:
课题:一个数乘10、100、1000……的计算规律
(一)教学目标: 
1、学生①探究并掌握由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②应用规律正确口算一个数乘10、100、1000……的积,能③应用规律进行从较低单位的数到较高单位的数的换算。
2、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和主动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 
3、学生在应用这一规律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这一规律的实际应用价值,并形成继续学习小数知识的积极意向。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探索一个小数乘10、100、1000所引起的小数点位置变化的规律。 
难点::理解并掌握由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或者用计算器计算,看谁算的快             
36×12        36×10=      36×100=      36×1000=         
指名学生回答:先说说你是口算的还是用计算器计算的?再说说你的答案。
提问:计算了这几道题,你觉得是用计算器计算算的快,还是自己口算更迅速呢?
指出:看来计算较复杂的题时计算机更快,而计算有规律的题时口算更快。
[出示:36×10=     36×100=      36×1000=]
提问:比如说这三道题,其中隐藏着哪个运算规律?(一个整数乘10、100、1000……,只要在这个整数的后面添上一个0、两个0、三个0……)
启发:那么,一个小数乘10 、100、1000……会有什么规律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
二、探索规律
出示: 5.04×10=    5.04×100=    5.04×1000= 
要求:用计算器计算,将计算结果填在学习单上。
生:汇报答案。  
师:观察这三道题,和同桌讨论一下,你们有什么发现?
说说看,横着看,5.04×10=50.4中,发现了什么? 生:小数点向右移动1位。
师示范画出小数点移动的轨迹:  伸出你的手指,瞄准小数点的位置,我们一起移一移。
师:5.04×100=504中,发现了什么?
生:小数点向右移动2位。
师:请大家跟着成老师一起,在学习单上,画出小数点移动的轨迹。
提问:答案504是一个整数,这时的小数点去哪了? 
指出:504就是504.0,只是这里化简了。所以末尾的0可以去掉。
师:5.04×1000=5040中,想一想,小数点如何移动呢?
生:小数点向右移动3位。师:请你上台移一移。
提问:位数不够怎么办?指出:可以用0补位。
三、动手实践,感受小数点移动的规律。 
师:竖着来看看这3道算算,刚刚我们以5.04为例,发现了这样的规律, 是不是所有的小数×10,×100,×1000都具有这个的规律呢?
【板书一个小数×10,×100,×1000     规律  猜想】
为了解答我们这个猜想,需要举例来验证。请同学们拿出学习单,同桌合作,找一个小数,一位同学负责用计算器计算,一位同学负责记录答案。完成后计算后,观察小数点位置的变化情况,填写下表:
我们找的小数 ×10 ×100 ×1000
       
小数点位置变化      








2位同学汇报答案 
追问:一个小数乘10,发现了什么? 有没有同学的答案不符合这个规律?
一个小数乘100,发现了什么? 有没有同学的答案不符合这个规律?
一个小数乘1000,发现了什么? 有没有同学的答案不符合这个规律?
通过大家的举例验证,你们有什么想来和大家分享的? 生:一个小数×10、100、1000,  就是把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师:这个算式你会口算吗?怎么做?5.04×1000×10=
那5.04×100000=…… 
师:这样的规律可以说的完吗? 如果说不完,我们就用……来表示 
师:……在这表示可以出现×10、×100、×1000等等的情况,而(右边)这里的……表示对应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师:其实这一现象,我们在本学期学习认识小数这一章时,就已经接触到了。 从0.01到0.1发现了什么?  我们用以前学习的知识这也能验证了我们今天猜想。

四、应用规律,探究小数点移动的规律。 
师:刚刚我们总结出了小数点向右移动的规律,下面成老师考一考大家,表格里,看看你们会填吗?小组汇报。
师: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数,再说说是怎样想的? 
提问:36×10、36×100、36×1000你可以应用今天的所学的小数点移动的规律来解释吗?  看来今天我们所学的小数点移动的规律,和以前学生的一个整数×10、100、1000的计算规律有共同的地方。 
师:你发现小数点的位置有什么变化? 
生:总结如果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相当于这个小数乘10、100、1000……,
师小结:看来数学里藏着很多的奥秘,只要我们善于观察、敢于猜想、小心验证,细心归纳,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下面,让我们应用本节课学习的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师:下表是几种食品每千克中蛋白质的含量。0.351千克=(   )克
师:在写这题的时候,先要注意什么? 生:单位。 
师:这是从千克到克,他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生:1千克=1000克。
师:从千克到克,你认为小数点应该怎样移动? 生:向右移动3位。
师:可以口算答案是多少吗? 生:0.351千克=351克。 
师:每千克玉米中蛋白质的含量是多少克?谁来说一说怎么想的? 生:因为1千克=1000克,所以0.081的小数点向右移动3位,是81克。 
师:那每千克牛奶呢?  因为1千克=1000克,0.03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3位,是30千克。
师:瞧,孩子们像这样,你们还会吗? 出示:2.05厘米=(   )毫米  生:因为1厘米=10毫米,所以2.05的小数点向右移动1位,是20.5米。
师:这样呢?出示:2.05千米=(   )米  生:因为1千米=1000米,所以2.05的小数点向右移动3位,是2050米。
师:这样呢?出示:2.05公顷=(   )平方米  生:因为1公顷=10000平方米,所以2.05的小数点向右移动4位,是20500平方米。 
师:你可以写一个这样的单位换算吗?写好后,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生:汇报答案  师:孩子们,你们看黑板上的这些单位,有什么发现?
生:他们都是从较高级的单位到较低级的单位。 
小结:这就是我们以前学习的单位换算的内容,有质量单位、有长度单位、有面积单位,这些都是从高级的单位到低级的单位的单位换算,其实就是把小数向右移动相应的位数。
四、全课总结
说一说,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这题呢?  20.5毫米=(   )厘米  像这样,小数点向左移动的规律,等着同学们用本节课的方法来继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