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4-04-07
加入时间:2024-04-07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一、创设情境,认识“平均分”
1.教学例1。
(1)初步认识。
引入:播放视频(孙悟空让小猴把6个桃分成两堆)。请大家拿出6个圆片,代表6个桃,自己动手分成两堆 (学生操作),分好的小朋友再想想还有其他分法吗?
学生板演,交流:你是怎样分的?(在黑板上摆出3种分法)
观察:分成两堆,有3种不同的分法。你能按每份个数的情况,把这3种分法分成两类吗?(学生回答后说明平均分的含义)
交流:这3种分法分成了怎样的两类?(把黑板上的分法按两类分开摆) 为什么这样分类?哪一类是每份同样多?
指出:按每份个数相同和不同,把这3种分法分成了两类,其中分成3个和3个是每份个数同样多。
我们已经帮小猴分好了桃。接下来老师想让你再试试,你还能怎样分这6个桃,使得每份个数相同。你想分成几份就分成几份。用小圆片摆一摆。
生板演,2个一堆,1个1堆。
观察比较,它们每份的个数都是相同的,这种分法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平均分。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板书:每份分得同样多——平均分)
追问:怎样的分法叫作平均分?(回答后集体说一说)
强调:把一些物体分成几份,只要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2.做“想想做做”第1题。
小朋友看“想想做做”第1题,哪种分法是平均分,就在它下面打“/”。
交流结果,让学生说说理由。
说明:平均分就是每份分得同样多。
二、动手操作,学习分法
1.教学例2。
播放音频。有8个桃,每个小朋友分2个,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呢?(出示例题,摆出8个桃)
小朋友,让你来分一分,你觉得怎样分这8个桃,就能看到分给几个小朋友了呢?
要求:请小朋友在图里分一分,看看能分给几个小朋友,在()里填一填,再和大家交流。
交流:你是怎样分的,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教师在黑板上每2个圈一份,圈成4份)
让学生把填充的话齐说一遍。
追问:这样分是不是平均分,为什么?
回顾:请小朋友回想一下刚才的平均分是怎样分的,同桌讨论一下。
交流:刚才的平均分是怎样分的?(指名几位学生说一说,明确是按每2个一份地分,结果分成4份)
指出:刚才平均分的分法是这样的:按每2个一份地分,结果是分成4份。(让学生说一说:每2个一份地分,结果分成4份)
2.教学“试一试”。
出示“试一试”,让学生说说题意。
提问:12根小棒,每2根一份地分,每次拿出几根小棒,能看出怎样的结果?每3根、每4根一份地分呢?
小朋友在学习单上分一分,用圈一圈的方法表示分的过程,并且说一说是怎样分的。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追问:还可以每几根一份地分?(每6根一份,分成2份。)
交流分法和结果,结合交流演示分的过程,明确每份分了几根,结果是分成了几份,并板书。
引导:小朋友来看小棒,这里都是把几根小棒平均分的?每一种分法都是平均分吗?想每次分法:第一次每(2)根一份,结果分成——(6份);第二次每(3)根一份,结果分成——(4份);第三次每(4)根一份,结果分成——(3份)。比较得出:每份根数越多,分成的份数就越少。
[板书:每几个一份地分结果是分成()份]
让学生一齐说一说:每几个一份地分,结果是分成几份。
小结:(指黑板上小棒、板书)刚才学习的是怎样平均分。大家通过分小棒,明白了这种分法是先看每份是几个,知道了平均分可以每几个一份地分,结果是分成几份。
三、组织练习,巩固内化1.做“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明确要求,先圈一圈,再填空。交流分法和结果,逐题说说每几个一份,结果分成了几份,有错的订正。
提问:这里的平均分都是怎样分的?
强调:平均分可以每几个一份地分,结果看分成几份。
2.操作平均分。
16个0可以怎样平均分?在图中分一分,填一填。
交流结果。
拓展 ()个0,每3个一份,可以分成()份。
小结: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你知道了哪些知识呢?
小结:今天学习了平均分。通过小朋友摆学具,知消了每份分得同样小结:今天学习了平均分。通过小朋友摆学具,知道了每份分得同样多,就叫平均分。还通过分桃、分学具,知道了平均分的一种分法:按每几个一份地分,结果可以看分成了几份。同时,小朋友体会到,用学具摆一摆、分一分,是认识平均分、学会平均分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