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4-04-07
加入时间:2024-04-07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
教学内容
三年级上册第71~72页的例1,第72~73页的“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充分认识并感受“从条件想起”是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能主动运用这一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使学生初步经历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实施解答及回顾反思的完整过程,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 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初步的策略意识和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客人,和同学们一起学习数学知识,想知道他是谁吗?
给你三次机会猜一猜?没有条件,你能确定吗?老师给你2个条件(课件出示条件)
条件1:是《西游记》中的人物 条件2:他会72种变化
师:(1)现在你知道了吗?(2)为什么刚才猜来来去猜不对,现在马上就猜对了呢?
没有条件,想解决问题就比较困难,有了条件,我们才可能顺利的解决问题。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研究怎样从条件想起,来解决问题(板书: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
二、探索交流,感受策略
1.理解题意
同学们知道孙悟空最喜欢吃什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孙悟空在摘桃的时候遇到了什么问题。
出示例一:小猴子去摘桃,第一天摘了30个,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小猴第三天摘了多少个?第五天呢?
(1)师:找一找,题目中告诉我们哪些已知条件?
第一天摘了30个 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
老师把这两个条件摘录下来(贴板贴)
(2)提问:条件1中的“30”表示什么意思?
那“5”呢?“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表示什么意思?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解释解释。
引导学生说出:第( )天比第( )天多摘5个。
(课件出示)第2天比第1天多摘5个
第3天比第2天多摘5个
第4天比第3天多摘5个
第5天比第4天多摘5个
……
师:看起来简简单单的一个5,其实一点都不简单,能找到这么多的隐含条件,
谁能像这样再有序的说一说。
能说得完吗?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
提炼数量关系:要知道小猴后一天摘桃的个数,只要怎么算就行了?
第一天摘的+5=第二天摘的
第二天摘的+5=第三天摘的
……
其实第二层意思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前一天摘的+5=后一天摘的”。
2.确定策略
理解题意以后我们就能做题了(板书:理解题意),你现在能解决小猴的问题了吗?孙悟空第三天摘了多少个?第五天呢?
该怎么解决?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班内交流:总结先根据条件算出第二天摘了多少个,再求第三天。
第二天 30+5=35(个)
30表示什么?5呢?35呢?
第二天 35+5=40(个)
第三天
那么要求第五天摘了多少个?可以怎样想?学生口头说一说
师:确定了解题策略,那么我们就可以开始正式解题了。
(板书:确定策略)
3.解决问题
(1)师:请同学们在作业纸上尝试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列表,也可以列式。
(2)师:先请列表推算的同学交流方法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3)师:再请列式计算的交流。
(4)齐答。
4.回顾反思
师:回顾刚才解决悟空摘桃的问题,我们第一步先是理解题意;然后确定解题策略,根据题目中的条件1和条件2,先求出第二天摘了多少个?再根据第二天摘的个数和条件2,求出第三天摘了多少个……。(课件演示)像这样根据条件、从条件想起,顺着往下推的方法,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最后,我们可以用列表或列式的方法解答。
交流:这些步骤中,你认为哪一个最重要?
现在你会按这样的过程,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来解决其它问题吗?
三、类比应用,丰富体验
1.孙悟空吃饱以后,决定去玩皮球。大家都知道,皮球落地后会怎么样?(会弹起来)下面的问题就和皮球弹起的高度有关。
出示题目:(师读题)皮球从16米的高处落下,如果每次弹起的高度总是它下落高度的一半。第3次弹起多少米?第4次呢?
开始下落时 16米
第1次弹起 ( )米
第2次弹起 ( )米
第3次弹起 ( )米
第4次弹起 ( )米
从题目中你知道了哪些条件?每次弹起的高度总是它下落高度的一半表示什么含义?
师:如果这是开始下落的16米高,你知道第1次弹起的高度大约在哪儿吗?
找一名学生到前面用手比划,为什么是这里?
师:球再落下,第2次弹起的高度大约在哪儿?为什么?
在作业纸上完成填一填。
四、闯关游戏,灵活运用
孙悟空看同学们学的不错,想考考大家,你有信心吗?
1. 第一关:
称一称 出示想想做做1 (天平图)
师:从图1上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可以求出什么问题?
根据(5个苹果)和(共500克),算出每个苹果多少克
师:(图2)从图上你又找到了哪些条件?20克表示什么含义?可以求出什么问题?
看同学们学的很棒,孙悟空买了些礼物想送给大家。他买了3盒钢笔,每盒10支,买的圆珠笔比钢笔多18支。
提问:有三个条件,你能选择其中的条件,提问题吗?
尝试:选择条件和问题填入思维导图中。
2.第二关
出示:18只小猴站成一排,从左往右数,芳芳排在第8;从右往左数,兵兵排在第4。芳芳和兵兵之间有多少只小猴?
提问:你准备怎么解决?
交流:画图的方法,帮助解决问题。
追问:从条件想起,我们顺利的解决了问题。你认为画图对解决这个问题有帮助吗?
总结:有时难以理解的问题,画画图就变得容易理解了。
3.第三关
出示:用地砖铺成的一块长方形活动场地,其中白地砖铺了8行,每行15块。花地砖比白地砖少70块。花地砖有多少块?
提问:先说说有哪些条件?求什么问题?
交流:先根据什么条件求出了什么?再根据什么条件求出什么?
提升,形成思维导图。
交流反馈。
4.第四关
根据条件你认为第2个正方形里画几个?为什么?
猜想:从第几个开始就画不下?5秒钟思考,大声说出你的猜想:第( )个。 画图验证。
五、全课总结,提升认识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