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王燕涛小学数学工作室
成员名单

  • 王燕涛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钟亦昕

    张渚小学

    加入时间:2024-04-07

  • 张科

    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4-04-07

  • 陈奕彤

    善卷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成成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单美琴

    太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范谦

    丁山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廖燕

    周铁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刘燕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潘秋英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史夏妍

    广汇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唐薇

    湖滨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芸

    东域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莲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琳

    和桥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艳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芸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朱佳晟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课堂砥砺

作业设计生活化,小学数学更有“用”

作者:陈奕彤  日期: 2023-02-14  点击:

作业设计生活化,小学数学更有“用”

宜兴市张渚小学 陈奕彤

作业设计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这就要求教师在作业设计上下功夫,做到少而精。那么,如何设计生活化作业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目的就显得尤为重要。

小学生对于事物的好奇心和适应性很强,教师如果能抓住学生的好奇心,那么就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小学数学本身有其魅力,教师需要在作业设计中善于运用,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设计有生活情境的作业

学习即生活,作业要力求贴近生活,这样有利于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作业中体验数学自身的魅力,从而减轻学生学习的枯燥心理负担,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情感和应用数学的能力。有了积极的学习动力,更容易到达学生“最近发展区”,使数学学习充满趣味和活力。

案例1:画一画《生活中的减法》

要求:学生可以从购物花钱,公交车乘客下车等等,将数学知识与生活中的减法联系在一起。

设计意图:让学生表达自己新认识的“减法”,结合已有生活经验加深对减法意义的理解。

2.设计生活实践的体验作业

数学概念中有一部分在纸上很难感受理解,如果我们可以将生活的体验结合课堂教学,我想孩子更能够有一种轻松感,更有信心理解。同时寓学于乐,在生活中发现数学,体验数学。

案例2:生活实践作业《体验1千米的长度》

题目:请孩子们从自己的家出发,走一段1千米的长度,并记录下来你花了多少分钟,走了多少步。

设计意图:在课堂教学中,孩子们普遍觉得10米能看见,100米还能联想,但是1千米在课堂上却无法感知到底有多长。那么经历“走”的过程,我们可以积累具体的实践经验,帮助理解抽象的单位。

3.设计生活应用的作业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小学数学的特点是与生活实际相关性强,那么如何让孩子们感受到我们学习的数学是有价值的。对于孩子们而言,能实际地用于解决我们的生活问题,可以极大地提高孩子学习动力。

案例3:生活应用作业《绘制家园方位图》

题目:请孩子以自己家为中心,利用方向板绘制家的不同方位的小区的平面图。

设计意图:学习完方向与位置,孩子们明显感觉到这个内容在生活中的价值,让孩子及时地用上这些知识,是对知识最好的巩固。在应用的过程中,孩子们可以用更加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达方位。

总之,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几乎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原型”。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学习的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联系时,才能关注到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数学才是富有生命力的。教师要结合现实的生活素材,将原本单一、乏味、冷漠的数学题目放置在生动、有误的情境中,要使那些“僵硬的知识”变成有生命力的知识,让学生感到数学题不总是板着面孔出现,提升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保证学习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