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4-04-07
加入时间:2024-04-07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在课堂活动中发展更高阶思维
宜兴市东域小学 王芸
胡老师执教的这节课环节清晰,层次清楚,整 节课充满着探索与挑战性的活动。以下是我的一些感 受,与大家共同探讨。
1、强调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 生兴趣。
上课伊始教师出示了实物,使学生体会到立体图
形与生活的联系,从而对身边与立体图形有关的事物产生兴趣,感受到数学就在 自己身边。课堂上学生始终乐此不疲,兴趣盎然,使整个数学学习活动充满了情 趣。
2、重视学生的感知、体验。
“认识立体图形”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的, 感知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这节课中,教师将学习融入到活动中,利用学生 感兴趣的活动来解决教学重难点。课堂上安排了大量的动手操作活动,如摸物体、 说感觉、给物体分类等等,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触摸、讨论、动手操作 等活动,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协调活动起来,获得了对立体图形最直观的体验。
3、课堂例题典型实用。
知觉辨别是形成具体概念的前提和基础,而前提是必须选好概念的例子,既 要有典型性,又要有广泛性和实用性。本课选的例子是学生常见的生活和学习用 品,用这些例子进行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强烈的观察认识物体和图形的兴趣, 而且便于学生对例子进行知觉辨别,为认识物体的特征奠定了基础。
4、渗透分类的思想。
课堂上学生通过合作操作,把一些物体按不同标准分类。不仅使学生初步形 成了立体图形的表象,而且渗透了分类的思想,为他们后一部分知识的学习做了 铺垫。
5、教学活动提升数学思维。
这节课中,教师还注重把操作与思考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操 作、去思考、去讨论交流,经历了逐步由直观到抽象的过程,有利于发展学生的 空间观念。充分利用手中不同形状的物体进行发现和创造。这样,有利于学生建 立形体的表象,发现图形的特征,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
由于情境的设计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最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教学目标的 确定和教学层次的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比较恰当, 使全班学生在整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态度积极,主动参与。所以这节课达到了很好 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