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友善精神 构筑爱的桥梁
作者:朱佳晟 日期:
2025-03-24 点击:
次
弘扬友善精神 构筑爱的桥梁
——中小学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经验与思考
摘要:早在2012年,党的十八大就正式提出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在广大民众之中广泛宣传推广。其中,“友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更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非常适用于中小学品质教育。与此相对应的是,当前很多青少年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不但集父母祖辈宠爱于一身,而且极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在学校里与同学老师相处时缺乏友善之心,不懂得关心他人,凡事我行我素,对青少年的良好性格养成形成了一定阻碍。为此,中小学尤其应围绕“友善”这一核心价值观重点,以主题活动这一良好教育平台为基础,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题,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与科学巧妙设计,引导广大中小学生参与其中,知友善、懂友善、学会与人为善,以自己的友善之行,筑起了爱心桥梁。
关键词: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友善
一、在中小学之中弘扬友善精神的整体思路
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友善”部分,在中小学内部确定“弘扬友善精神,构筑爱的桥梁”教育主题,并结合不同阶段学生的不同特点,积极开展各类与“友善”相关的活动,如“我眼中的友善”、“我是友善代言人”、“友善之花处处开放”等。通过开展“我眼中的友善”活动,引导中小学生对“友善”二字具备更为深刻的理解,并以自己的方式将友善全面展现出来,体现当代中小学生的良好风貌;通过开展“我是友善代言人”活动,引导广大中小学生更加树立“感恩社会、奉献社会”的信念,充分体会到“予人玫瑰、手留余香”的道理,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雷锋精神;通过开展“友善之花处处开放”活动,引导广大中小学生更加懂得友善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争做与人为善的好学生。
二、中小学全面落实弘扬友善精神的方式方法
中小学以“我眼中的友善”、“我是友善代言人”、“友善之花处处开放”等部分贯穿活动整体,循序渐进地引导中小学生从认识“友善”开始,逐步深入至形成正确的对“友善”的观点,再到走出校园践行友善,争当“友善大使”,从而真正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校园内发挥积极作用。
(一)我眼中的友善,旨在让广大中小学生将自己对“友善”二字的所见所闻,以自己擅长的形式充分表达出来。同时,以评比的方式评出优秀者,进行全校性展示,真正使“友善”根深蒂固。一是可通过优秀主题班会课评比弘扬友善精神,各班级通过精心准备的主题班会,让广大中小学生真实表达自己对友善的理解,在班主任的引导下实现升华与提高;二是推进“友善故事大家讲”活动的开展,让广大中小学生充分挖掘身边的典型,以讲故事的方式进行诠释,充分表达自己对友善的理解,同时对优秀学生进行选拔并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团”,通过学校各类媒体进行全校宣传,使中小学生对“友善”二字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更深入的理解;三是开展“描绘我眼中的友善”活动,引导热爱美术绘画的中小学生拿起彩色画笔,描绘出自己心目中的友善,让一幅幅温馨佳作得以直观地呈现在老师和同学们的面前。
(二)我是友善代言人,旨在倡导中小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他们走出校园造福社会,增强他们的爱心与责任心。一是组织部分中小学生代表利用节假日,前往敬老院、福利院送温暖、送关怀,开展爱心慰问活动,引导中小学生在为弱势群体送去营养品及生活用品的同时,与他们交心谈心,帮助敬老院及福利院打扫卫生,充分弘扬“尊老敬老、扶危济困”的友善传统美德;二是组织更多中小学生为贫困地区学校,如云贵高原的希望小学捐献图书,在帮助贫困学生求学的同时,让中小学生充分感受到奉献爱心后的愉悦心情;三是积极开展“给贫困地区的小伙伴写信”活动,通过“致小伙伴的一封信”等主题活动的开展,让中小学生充分了解到自己的优越学习环境来之不易,使他们在帮助他人的同时,更加热爱学习与生活。
(三)友善之花处处开放,旨在关注“弘扬友善精神、构筑爱的桥梁”活动的后续效果,在广大中小学生队伍之中树立起“常做友善之人”的良好氛围,让和谐温馨、积极向上的友善校园文化遍布家庭、学校、社会。一是开展“为学校做一件好事、为家庭做一件好事”活动,引导中小学生每日为学校及自己的家做一件好事,养成做友善之事从身边开始,由校及家,再扩展到社会,提升中小学生的友善道德素质,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每逢期末,在中小学生之中评选“友善大使”。以班级为单位,通过级部选拔推荐的方式,最终评选出全校唯一的“友善大使”,引导广大中小学生为了友善荣誉而不懈努力,从而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三、中小学弘扬友善精神的积极意义
(一)中小学开展“弘扬友善精神,构筑爱的桥梁”系列主题活动,主要针对当前学校多数青少年为家中独生子女的实际情况,同时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有关“友善”的内容,以丰富多彩、学生喜闻乐见的各类活动为基础,循序渐进地引导广大中小学生参与其中,在进一步对“友善”有所顿悟领会的基础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践行“友善”,从中体会帮助他人、融入社会、感恩父母、尊重老师的快乐。
(二)中小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喜爱的活动,不仅能够在活动中实现自我价值的体现,而且能够对“友善”有更为深入的理解。
(三)主题活动可充分体现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中小学生融入社会,帮助弱势群体,从中体会“予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快乐;中小学生回到家中,为父母做一件贴心事,双方体会亲子快乐时光;中小学生在学校里,为学校做一件好事,进一步引导学校良好温馨、积极向上的氛围。
(四)活动有利于培养广大中小学生创先争优、学习他人的意识,通过评选“友善大使”,树立了“友善”标杆,引领了“友善”新风尚。
(五)通过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剔除了在部分中小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良习惯,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
结语:总而言之,涵盖箴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清晰地表达了国家、社会、个人各个层面的政治诉求,三个层面内容又相互支撑、互为前提。对于中小学生教育而言,“友善”对于培养优秀品格至关重要。面向未来,中小学必须在教育过程中融汇社会核心价值观,将教育重点放在弘扬友善精神上来,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