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王燕涛小学数学工作室
成员名单

  • 王燕涛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钟亦昕

    张渚小学

    加入时间:2024-04-07

  • 张科

    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4-04-07

  • 陈奕彤

    善卷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成成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单美琴

    太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范谦

    丁山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廖燕

    周铁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刘燕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潘秋英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史夏妍

    广汇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唐薇

    湖滨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芸

    东域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莲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琳

    和桥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艳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芸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朱佳晟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资讯快递

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教学中逻辑思维的培养

作者:朱佳晟  日期: 2025-03-24  点击:
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教学中逻辑思维的培养
     
【摘要】新课改的实施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倡导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对此教师应该注意起来,课堂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知识方面,更应该注重学生文化内涵和道德素质的养成,这对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来说意义重大。本文对此做了深入研究,首先阐述了数学核心素养的内容和意义,并针对实际情况结合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几点核心素养视角下课堂教学找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逻辑思维;课堂教学
引言
新课改环境下使得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受到了高度重视,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也是如此,教师必须要坚持遵循新课改理念,结合实际情况全面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法,从不同的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学习能力,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逻辑思维,帮助学生在提高成绩的同时提升数学核心素养,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全面发展。
一、数学核心素养的内容
1、数学抽象
数学抽象能力简单来说指的是通过数量和数量关系两个要素之间通过抽象思维获得最终的数学概念以及概念关系,从具体的已知条件中抽象出一般规律,整个过程中学生完全是依靠抽象思维利用旧知获得新知。
2、逻辑推理
数学中的逻辑推理,顾名思义,既讲究逻辑,又要包括推理,要求学生可以根据给定的已知条件通过有效手段推理出未知命题,且是在保证一定的逻辑性基础上进行。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从小范围扩大到大范围的推理,另一类是从大面积缩小到小范围的推理,这一素养是学好数学的重要条件【1】。
3、数学运算
数学运算指的是一种可以充分按照运算原则得到研究答案的能力,通过已知的给定的条件和内容运用数学计算原则对其进行运算,从而解决数学问题。过程
中涉及到了运算规律、运算法则、运算对象以及运算思路等多方面内容,不仅是构成核心素养的关键要素,也是数学学习中演绎推理的重要条件。
4、数学建模
数学建模主要涉及到的是实际和抽象两方面的关系,要求学生可以根据所给问题实现实际到抽象的一个转化,也可以看作是问题到概念的一个过度,将现实中的数学问题建立在数学模型之上并得到有效的解决。
5、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指的是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可以快速的收集整合数据,并准确的分析和判断,从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并换一种方式将其展现出来同时灵活利用其解决一些常见的数学问题。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推进,数据分析能力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而要想培养数学核心素养,这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关键要素。


图1.数学核心素养具体图.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必要性
  1、现代教学要求
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现代学校教学的基本要求。数学学习会涉及到很多方面的知识,对此为了理清杂乱无章的知识点,学生必须要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将所学知识构建成一个系统,这样才能实现高效的学习。
  2、数学学习基础
逻辑思维在数学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是保证学好数学的基础条件。
  3、强化数学素养
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其它方面能力的培养来说有着重要的影响。小学生处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换阶段,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具备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要具备分析能力、创新能力,而逻辑思维是这些能力培养的根本要素,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也可以有效帮助其强化数学核心素养【2】。
三、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有效策略
1、通过优化任务设计培养学生逻辑思维
教学任务的设计直接关系着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对此教师必须要重视起来,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创新任务设计,引导学生使其能够灵活运用逻辑思维解决数学问题。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长方形和正方形”一课的时候,会涉及到长方形周长的教学,教师可以首先提出问题:“长方形的周长公式是什么?”、“怎样证明?”然后帮助设计推理过程,组织起动手操作,并引导学生参与到整个过程中来。要求学生提前准备若干个长方形纸板,并用格尺进行测量操作,再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操作结果并进行归纳,最后得出长方形的周长公式是:周长=(长+宽)×2。
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直接参与到了整个推理活动中来,不仅得到了正确的答案,还懂得了答案的获得方法,通过这种逻辑思维训练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了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2、通过组织实践推理培养学生逻辑
数学问题的解决就是在不断的推理中实现的,由此可见逻辑推理能力是保证数学学习的基础,是否具有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率。对此,教师要注意开发和培养,做好学生的思维引导,帮助学生树立逻辑推理意识,不断强化逻辑推理能力【3】。
    在学习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一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采取逻辑推理的方式进行教学,具体设计如下:
(1)准备好教学道具:学生卡、透明方格纸(每个方格的面积为1平方厘米)、纸板、格尺;
(2)布置任务:组织学生以同坐为单位利用手里的这些道具推算出自己学生卡的面积;
(3)引导学生将透明方格纸印在学生卡上,两边与之对其,然后数一下二者重合的部分有多少个小方格,即可推理出学生卡的面积。(见图2.)结果为15,因此学生卡的面积为15。(鼓励学生以此来推导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4)经过这样的操作学生发现,学生卡的长边由五个小方格的边组成,短的一边由3个小方格的边组成,因此可以得出学生卡的长和宽分别是5和3。而且之前经过数数已经算出学生卡的面积为15,由此可以推导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这样的教学设计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方式,过程中学生纷纷积极参与,课堂氛围十分活跃,在激发学生探究精神的同时,也能让其深刻的感受到知识的获取过程,潜移默化的形成了良好的推理思维,有助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图2.
(注:阴影部分为学生卡)
3、通过创建数学模型培养学生逻辑思维
数学学科中的有些知识会略显抽象,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有时会无法对抽象的问题进行实物化,从而加剧了他们在数学学科上的学习困难性,对此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创建数学模型,利用模型将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而具体,这样一来学生更好理解,同时也能培养良好的逻辑思维。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长方形和正方形”一课的时候,教师如果只是单纯的用语言介绍二者的特点学生很难掌握,对此教师可以在讲解完概念知识后首先提出问题:“生活中常见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有哪些?长方形和正方形分别有什么特点?”(如下图3.)鼓励学生以头脑风暴的方式进行回答:黑板、玻璃、课桌面、门、国旗等等。随后选择一项实物为参照物进行知识点的讲解。比如指着黑板为学生介绍长方形长边和宽边的特点、角的个数、图形稳定性等等。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利用直观材料组织学生学习,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中的事物抽象出长方形与正方形知识,不仅可以有效培养学生概括总结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能通过直观材料逐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图3.
4、通过开展数学猜想培养学生逻辑思维
数学猜想也属于一种特殊形式的数学推理,是数学证明的基础。适当的猜想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提高解决问题的兴趣,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对此教师必须要重视到这个问题,鼓励学生敢于猜想,勇于开拓新领域,创立新理论,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同时在猜想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逻辑思维。
例如在讲授“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首先进行猜想;“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有什么关系?”,以此为中心展开研究,论证猜想的结果是否正确。为学生准备几个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以及长方形卡片,鼓励学生小组讨论怎样才能将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完全重合,学生在操作中发现无论怎样摆放两边始终多出两个三角形,因此想到了将多余的三角形剪下来和中间的长方形拼接在一起,通过割补的方式将平行四边形变成了一个长方形,而且和原有的长方形完全重合。这时候教师就可以抓住机会进行引导:
(1)割补后的图形面积变化了吗?
(2)拼接前后的图形之间有什么关系?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通过对图形变化前后的分析得知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一样,由此总结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S=ah,
这种猜想式的教学方可以让学生真切的体验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求得过程,认识到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同时通过论证猜想的过程强化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有助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5、通过整理知识要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
逻辑推理能力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是保证数学学习交流品质的基础,对于学生的数学水平来说逻辑推理有着重要影响,是否具有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率。对此,积极整理知识要点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应该重视起来,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合理布置任务,引导学生主动整理新旧知识要点,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在启发和引导学生的同时帮助其发展逻辑思维。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分数、小数以及混合运算等知识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一下以前所学,然后分别整理出分数、小数、整数等方面内容的运算定律和运算方法,并且试着分析相互之间存在的不同,以及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并制成表格。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分析和整理过程中发现:“小数、分数以及整数都可以运用交换律以及结合律进行计算,通常情况下对于加法和乘法的限制并没有太多,但是在进行分数除法运算的时候需要注意余数的问题;在进行小数计算的时候需要注意对齐小数点。”
通过这样的整理和归纳以及推理,帮助学生构建了完整的知识体系,在激发学生求异思维的同时也促进了逻辑思维的发展。
6、通过课后巩固练习培养学生逻辑思维
除了课上的教学之外,课后的练习也是十分重要的。对此教师要结合课上所学内容合理布置一些练习任务组织学生自主完成。
比如平时多设置一些“鸡兔同笼”问题和“追击问题”,或者是“找规律”等类型的问题作为课后作业,鼓励学生多思考、多练习,自主完成。这类问题通常逻辑性较强,经常练习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开发自己的逻辑性思维,强化逻辑推理能力,使得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也能更好的应用和发展。
四、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学生来说数学逻辑思维的培养十分重要,教师必须要重视起来,结合实际教学内容采取多元化的手段创新教学策略,从多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争取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实现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杨洁. 核心素养观下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之我见[J]. 新课程(小学), 2017(10).
【2】赵玲.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探微[J]. 华夏教师, 2017(9):68-68.
【3】张晓玲.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J]. 赢未来, 2017(21):0093-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