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王燕涛小学数学工作室
成员名单

  • 王燕涛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钟亦昕

    张渚小学

    加入时间:2024-04-07

  • 张科

    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4-04-07

  • 陈奕彤

    善卷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成成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单美琴

    太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范谦

    丁山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廖燕

    周铁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刘燕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潘秋英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史夏妍

    广汇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唐薇

    湖滨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芸

    东域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莲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琳

    和桥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艳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芸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朱佳晟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资讯快递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研究

作者:朱佳晟  日期: 2024-03-08  点击: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研究

摘要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应用题教学占据重要位置,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及既是教学重点,又是培养学生数学逻辑、提高学生数学水平的重要基础。应用题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逻辑性、抽象性和规律性,基于其性质问题,教师不仅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标新立异,也要在复习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同,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不同题型的解题技巧,实现知识和情感的共同进步。本文对此做了深入研究,首先阐述了目前小学数学应用题复习教学现状,随后针对实际情况提出了几点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复习;学习兴趣  

一、小学数学应用题复习教学现状

    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小学数学应用题复习教学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有待解决,严重影响了学生对于应用题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对此身为数学教师必须要端正教学态度,予以高度重视,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能力以及特点实施应用题复习课堂的教学。当前具体存在的问题如下:
  1 .教学形式传统单一

小学生年龄较小,活泼好动,喜欢追求新鲜有趣的事物,因此思考问题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要想保证学习效率,首先要做的就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教师在数学应用题的教学中教学模式过于传统,教学内容单一枯燥,在后续的复习教学中也是机械的组织学生做题、然后教师讲解,毫无趣味性可言,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久而久之,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一种抵触心理,不利于激发学习兴趣。
  2 .问题讲解类型化

应用题涉及到的内容范围较为广泛,题目类型丰富多样,很多教师在复习教学过程中都习惯依据经验,将问题分为几种类型模式,让学生掌握解题技巧就算完成教学任务,事实上学生根本没有对题目进行深入的理解,只是记住了答案,做题的时候生搬硬套,一旦换一种角度出题就找不到解题头绪了,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忽略学生数学思维

相关调查显示,目前很多教师在应用题复习教学的过程中依然习惯采用题海战术,不断的给学生布置各种各样的练习任务,认为只有多做题才能掌握解题技巧,这种方式虽然效果显著,但是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学生的思维僵化,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更影响了学生兴趣的激发。

二、小学数学应用题复习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1 .实施多样化提问,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小学生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教师要想有效解决目前教学存在的问题,就必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复习教学模式。突破传统教学的限制,在应用题复习课堂的教学中实施多样化的提问,设计生动有趣的问题内容,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摆脱思维限制,激发创新思维,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复习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数学“认识分数”相关内容时,教师在复习课的教学中,可以设计这样一道练习题:“快入冬了,老松鼠给小松鼠们分松子,黑松鼠一族分到的数量较多,分到了总数的,比黄松鼠一族多分了25筐松子问一共有松子多少筐?

然后组织学生以班级讨论的方式进行研究:

1)有的学生认为这道题可以直接利用算术法计算:黑松鼠比黄松鼠分到的松子多总数的,而后文提到多出了25筐,可以得知这就是25,可以列出式子为:25÷(-=125(筐);

2)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可以列方程求得:假设一共有X棵筐松子,则有,x-(1-x=25,随即求得结果,x=125。

这个问题的设计生动有趣,通过小松鼠分松子这一元素的引入通营造了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学生的兴趣明显被吸引过来,积极思考,大胆表达,解题能力和复习效果有了明显的提升。

2 .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善于发现

新课改的实施对于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予以了高度重视,强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以及提出问题的能力。对此教师也要抓住这个特点,加强学生这两方面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在这里,在复习教学中要根据所学内容合理的创设问题情境,过程中注意适当引导,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勇于提出问题,告诉学生“不怕说错,就怕不说”。同时也要注意氛围的营造,尽可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思考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在学习“圆柱和圆锥”的时候,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情境:“把一个长7厘米、宽4厘米、高6厘米的长方体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这个圆锥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同时也可以借助多媒体软件适当播放出相关图像,待到学生了解题目内容后也可以适当引导“通过这些给定的已知条件,你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通过这样的画面来设计问题情境,可以让学生感到更容易理解,同时激发问题思考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联系生活实际,合理设计题目内容
  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在小学应用题课堂教学中,多数教师都习惯按照教学大纲进行教学设计。复习题目的选择枯燥无趣,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一个强制性被动接受的状态,难以激发学习兴趣。对此必须要放弃这种方法,联系生活实际合理设计题目内容,让学生感受到题目的熟悉感,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比如在学习混合运算之后,这样是可以首先创设一个超市买菜的情境,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和家长一起去买菜的经历。随即提出问题:“平时逛超市的时候烤鸡35元,烤鸭23.5元。今天超市烤鸡价格贵了1.5元,烤鸭价格没变,那么现在如果家长想要买烤鸡,有谁知道烤鸡比烤鸭贵多少钱呢?”然后鼓励学生展开思考和分析,通过这一生活情境的营造,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学生对于题目的熟悉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鼓励学生想象,实现开放性教学

中年级小学生虽然年龄较小,但是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此教师应该注意这个特点,在应用题复习教学中组织开放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想象和创造,帮助学生在感受应用题学习乐趣的基础上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理性的逻辑思维。

比如在复习教学中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小白兔有一个超大的菜园子,里面种了1000个蘑菇,小白兔每天可以吃13个蘑菇,但是这么多蘑菇小白兔一个人根本吃不完,为了不浪费蘑菇,必须要在4天之内将其吃完,对此小白兔需要叫上多少个兔子朋友呢?”然后鼓励学生结合问题进行想象和创造,并积极寻找问题的答案。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开放性的思考空间,有助于他们逻辑性思维的开发。

5 .开展课堂竞赛,有效活跃课堂氛围
  在应用题复习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开展课堂竞赛,鼓励学生多思考,创新解题方式,通过已有的经验发现和探索其他不同的算法,灵活运用多种方式解决数学问题,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充分体验数学思想。然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看一看哪一组研究出的算法最多。这种学习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总结不同算法的不同特点,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利于系数表达自己的观点,课堂氛围变得活跃而有趣。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数学“混合运算”相关内容之后,教师在复习课堂的教学中可以进行如下设计:

“光明小学3名教师带32名同学去参观博物馆,票价是成人15元,儿童7元,老师带300元够买门票么?”

对于这一问题,教师就可以开展课堂竞赛,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思考和探究,寻找不同的解题方式,哪一组发现的最快最多极为胜利,最后教师加以总结和分析。学生受到鼓励纷纷积极参与,研究出了很多种不同的算法,不仅明白了一题多解的道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思维的发散,解题能力得到了明显的强化。

6 .设计“三自”活动,强化学生复习效果

教师在应用题复习教学过程中尽可能采取起点低、步子小、反馈快的方法合理设置复习方式和复习教学内容,保证复习的渐进性和阶梯性,鼓励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激发复习活动参与兴趣,从根本上调动其探究和参与的欲望。积极可以开展“三自”活动,鼓励学生自己制作数学改错本;自己设计数学小报;自己制定测验试卷,然后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让学生感受到复习的乐趣以及成功的喜悦,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如下:

1)组织学生制定试卷

在学习相关应用题内容之后,学生已经大致掌握了知识点,这时,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结合某一单元的复习内容自己创编习题试卷,并作出答案,然后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之间进行交换和批改,最后教师进行总结点评以及讲解。通过这个活动的设计,不仅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知识点,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根本上促进复习课堂的交流和互动,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真正意义上“动起来”。

2)鼓励学生设计小报

在应用题复习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所学内容制作数学小报,将自己认为重要的、关键的、有趣的知识点写进小报中,最后选出一节课的时间用来投票评选,看一看哪位同学做的最好并予以奖励。通过这样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使其在制作小报的过程中再一次对关键知识有一个明确的了解和掌握,有助于强化复习效果。

3)要求学生制作改错本

在应用题复习过程中,会遇到很多不同种类的题目,难以避免的出现错误,对此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在改正这些题目的基础上将其收入进错题本中,并详细记录下解题思路和解题步骤。并叮嘱学生定期进行观看和巩固。这样可以有效加深对于错题的记忆,确保在以后遇见同一类型的题目不会出现问题,有助于强化复习效率。

三、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小学应用题教学来说,学生兴趣的培养十分重要,在复习课堂中更是如此,在很大程度上接影响着学生的解题效率。对此,教师必须要重视起来,结合中年级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优化教学策略,设计趣味化的复习教学模式,选择一些内容有趣的题目,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其从根本上实现解题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士飞.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研究[J]. 下一代, 2019, 000(005):1-1.

[2]魏华锦. 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研究[J]. 考试周刊, 2017(43).

[3]黄书政.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分析[J]. 下一代, 2019, 000(0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