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有所思,行之有向
作者:潘秋英 日期:
2025-03-18 点击:
次
关键词一:单元整体教学
工作室领衔人杨国华校长的《单元情境设置与任务设计综合解读》、湖北省黄石市白马山小学席莉老师的《基于统计理念 整体设计教学》、北京市特级教师张宏伟《单元核心任务的定位与设计》等专题讲座引领我重新定义单元整体教学,那就是:教师在开展教学实践前,应立足班级学生学情和教材的自然单元,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全面梳理单元知识脉络,厘清单元核心知识,提炼单元核心问题,对单元知识学习进程和预期结果作出的整体规划。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不能替代课时教学设计,也不是对以课时为单位的教学设计的全盘否定,而是在教学实践前进行更为上位的整体规划。
关键词二:作业设计探究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新城实验小学刘善娜老师的《双减落地路径:探究性作业的“家常化设计”》提醒我:每一个孩子都有他们各自的特点,因此在作业设计的形式上变得丰富多样,就能看到他们不一样的个体积极性,不一样的学习风格,不一样的表达力和思考力。这也正是我们所追寻的,我们就是要在教学中看到更多不一样的孩子;山东潍坊文华学校小学部校长孙颖的《以系统思维开展作业设计的研究与实践》等讲座,引领我们以系统思维开展作业设计研究。首先是要寻找作业设计与实施的“根问题”,确立作业设计的基本理念,即应设计满足学生发展基础需求和多维需求的作业。其次是要通过搭建单元作业设计的整体框架、设计多维度下的作业内容与形式、保障各类型作业设计的合理分层,形成作业改革的行动支架。再次,跨学科作业的设计,能让学生能够综合、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现实问题,培养综合能力。这些对于指导我们日常进行作业设计指明了前行的方向。
关键词三:教学评一致性
自《课程标准(2022版)》颁布以来,评价成为各学科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次培训中,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周文叶教授的《评价是一份洞察》、重庆巴蜀小学教育集团副校长李永强的《评价的科学 科学地评价》等讲座,又让我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理念。特别是许卫兵老师的《基于整体建构视角的单元教学评价》指导我们,在课堂中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让思维“自能化”,一是“看得见”,即多用直观的方式呈现知识结构。二是“说得清”,即能用语言(也包括图解、符号、文字、演示等)将学习和思考表达出来,进行“数学化表达”。三是“理得顺”,即能将多个元素、多种关系之间的逻辑关联理顺畅,避免出现错位、错乱和错误。四是“悟得透”,即让学生在感悟中慢慢懂得数学是怎么回事、数学学习是怎么回事,进而能轻松地学习数学、喜欢数学,乃至于整个人成了“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