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共成长 研修绽芳华
作者:潘秋英 日期:
2025-03-18 点击:
次
聚力共成长 研修绽芳华
2024年5月11日-5月15日举行江苏省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杨国华)第八次集中研修活动,研修的主题是“教学设计与现代技术能力提升”。徐伯钧、储冬生、陈敏、蒋明玉、蒋敏杰等一线专家的经典课堂与报告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教育的魅力与挑战。
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蒋敏杰所长主张,数学教学要整体规划,面向每一个学生,启思明理,以结构化视角建构数学学习,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将一堂堂数学课“串”成有结构、有思想方法的数学课程。他的专题报告《数的运算认识及其教学策略》强调,要把握“数的运算”的学科本质,要在“数的运算”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要把握“数的运算”的教学策略,厘清数运算学习和理解中的计算方法的“前沿后续”,读懂教材中大小卡通的思维,借助原有经验支持算理理解,设计有向开放的活动,鼓励学生用非正式策略进行计算……蒋所希望工作室的老师们,追求“专业化”的学与教过程,为学生提供鲜活而个性化的学习资源,提供挑战性问题,培养学生做中思、做中学,鼓励学生用数学的方式记录思维过程,让思维可视化;倡导“专业化”的学业评价,坚持差异教学、个别化指导,让学生在场景中主动应用,丰富学习样态。
工作室成员杨荣平、周月霞、张文苑、王娟和我分别展示了五节新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中五位老师都特别关注提升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数学素养。前后关照的整体设计、灵动活泼的课堂教学、精彩纷呈的课堂发言,处处都是精彩。
作为一线的数学教师,我觉得我们应从儿童生活和学科视角出发,依据课程标准,聚焦“具身学习”理念,关注课堂中儿童的认知发展,注重学生的具身体验,通过情境设置,问题驱动,以“做”为支架、手脑并用、启思明理,营造“做数学”、“玩数学”、“学数学”的学习氛围,帮助儿童在经历感觉、知觉、运动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努力从学科现象教学转变为学科本质教学,从知识散装教学转变知识结构教学,从单一学科教学转变为学科融合教学,开启全新的课堂模式,培养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实现从新理念到新课堂行之有效的育人方式变革。
本次研修活动为工作室成员和丹阳埤城中心小学数学老师搭建了交流的平台,“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成长路上,感恩遇见,让我们携手前行,在不断的学习中积蓄锋芒、累积智慧、拔节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