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攀登的姿势
作者:潘秋英 日期:
2025-03-18 点击:
次
保持攀登的姿势
叶落深秋,霜华尽染,在这静美而又丰盈的时节,我们再次相聚云端,迎来了工作室的第十次集中研修。为期5天的学习,紧张而有序。围绕着“教学评价与教学设计能力提升”这一主题,主持人杨国华校长为我们准备了丰富的优质学习资源。无论是5节精彩的课堂教学还是诸多颇具内涵专题报告与讲座,都让我收获满满,获益良多。尤其是山东潍坊孙颖校长所做的《以系统思维开展作业设计的研究与实践》报告,更是让我触动良多。
“作业必不可少”,孙校长开篇便明确了这一观点。是的,学习学习,学与习紧密相连:没有“学”,就没有进步和发展;没有“习”,就没有巩固和稳定。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而最终决定学习效能的还是“习”的比重与笃行,作业正是“习”的主要方式。然而一度以来,“作业”成了负担过重的背锅侠,事实上,导致学生负担过重的不是作业本身,甚至与作业数量的关系都不大,而是质量低下的作业。正如孙校长所说:如果作业无意义,数量再少也是负担。孙校长在报告中向我们阐述了针对学校的实际所引发的三个反思:作业写得好,就是我们管理这项工作的最终追求目标吗?作业设计的目的究竟是什么?作业要怎样才能实现我们最初的目标?正是这些追问,促成了从“绩效思维”向“教研思维”的转变,也让我有幸看到了孙校长团队在以“教研思维”研究作业设计和管理方面的优秀理念和实践经验。“梳理‘根问题’,确立作业设计的基本理念”“系统思考,整体设计作业改革的行动支架”“关注生长性,以经典任务设计落实素养培育”“再次确认,作业设计的价值观”这四个板块的分享,就是一部作业研究的经典教材,深入浅出的解读、丰富多彩的案例,特别是“经典任务——设计招标方案”不禁让我眼前一亮,在这里我看到了研究和管理的智慧,也看到孩子素养的发展,还看到了坚持的力量。做一件事不难,简单做好一件事也不难,难的是长期专注做好一件事,孙校长的团队正是在不断思考和长期坚持攀登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孙校长指出的作业设计来源单一、内容选择相对随机、作业的形式单一以及设计的要求过于统一等问题,在我的学校同样存在。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虽然也提出了“研作业”的要求,我个人也参与了省教研室组织的单元作业研制和编写工作,但在整个学校还仍然停留在口号层面,最多只是个别老师的自觉行为,因此往往难以坚持,结果自然半途而废,收效甚微。作业问题是课改的难点,但我们不能回避问题,更不能害怕困难,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把今天所学到的优秀经验带到自己的实践中去,铭记“只有协同才能共生,优质作业非集体教研不能实现”,带领团队保持攀登的姿势迎难而上,攻坚克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