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王燕涛小学数学工作室
成员名单

  • 王燕涛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钟亦昕

    张渚小学

    加入时间:2024-04-07

  • 张科

    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4-04-07

  • 陈奕彤

    善卷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成成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单美琴

    太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范谦

    丁山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廖燕

    周铁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刘燕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潘秋英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史夏妍

    广汇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唐薇

    湖滨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芸

    东域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莲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琳

    和桥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艳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芸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朱佳晟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热点交流

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创新教研形式

作者:张艳  日期: 2024-03-08  点击:
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创新教研形式
摘要:为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基于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学生整体发展的需要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官小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其一,利用网络办公平台联合备课,建立教研共同体;其二,借助腾讯会议软件多方参与,创设混合式教研;其三,依托网络教育平台整合资源,设计多元化作业。
一、实施背景
1.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本领”的重要寄语和关于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指示,响应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要紧紧抓住数字教育发展战略机遇,以高水平的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的号召,进一步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大力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有效支撑“ 双减”和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工作,促进后疫情时代信息化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和创新发展。而从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行为而言,都是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重思辨内省,轻实证外求。教育数字化有利于打破传统数学课堂教学方式的束缚,丰富教学内容、拓展时空界限,提高教育资源的传播速率和效能。
2. 学生整体发展的需要
《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要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融合,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设计生动的教学活动,促进数学教学方式方法的变革。在实际问题解决中,创设合理的信息化学习环境,提升学生的探究热情,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教学实践表明,有效地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对于学生学习能力以及问题意识的培养乃至质疑精神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学生通过对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创新思维。
3. 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在传统的教研工作开展中,因教研参与度有限、教研讨论内容不深入、教研缺乏层次性、教研成果分享性窄、转化差等实际情况,工作开展效果一般,很难取得较大的进展。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技术在教育领域中,正在作为一种特殊载体,不断得到更为深入的渗透。利用数字化手段实现参与上的广泛性、时间上的灵活性、空间上的无碍性等优势开展教研工作,能够推进教研工作取得更好的实质性进展,为教师提高教学资源运用水平、提升自身专业教学技能,全面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提质增效,都有着很大的帮助。
二、主要做法
1.利用网络办公平台联合备课,建立教研共同体
官小在集团内建立教学研究共同体,以“更高层次的统一,更加多样的独立,更无界限的沟通”为原则,加强沟通和交流,时空互动,共生共赢。每次备课时,做到“三定”、“四研究”、“五统一”、“六形式”。“三定”即由教研组长和教师在备课前商量确定时间、内容、中心发言人。在确定主题后根据安排分组建微信群,收集相关资料发在群里。老师在学习相关资料后,开展“四研究”:研究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研究教与学的策略(学情与对策、教法与学法)、研究能力的训练(作业设计)、研究课程资源的引入与拓展及优化。在集备过程中做到“五统一”(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重难点、统一作业量、统一评测内容),遵循“六形式”(问题研究式、反思流式,比对名家式,精备一课式、实录评析式、阶段总结式)。教师充分利用办公平台,在共享集体备课教案的基础上,突出个性化教学设计。每一份备课,教师从教材处理、教学策略、拓展练习、课后反思四个方面对教学方案要有原创而富有个性的设计,突出每个教师的教学风格和教学优势。遵循“集备——反思——再修改——再实践”的过程,加强在个人备课基础上的集体备课,确保集备优质共生,优质共享。所有的过程性资料和最终成果都由专人负责收集整理好,上传公共平台。这种由教研组牵头,自上而下,依托网络优势开创的数字教研新模式,扩大了研究范围,丰富了教研资源,提高了教研效率,能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2.借助腾讯会议软件多方参与,创设混合式教研
官小以“王燕涛名师工作室”为统领,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以专家讲座和课例研究为引领,以课堂研究和反思为抓手,严格落实双减政策,坚决做好新课标落地行动,聚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如2022年宜兴市数学名师工作室领航活动主题研讨活动,联合了宜兴市教师发展中心、汤建英名师工作室、褚明月名师工作室、宜兴市学府路实验小学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开展“解读课程标准,聚焦知识本质,落实核心素养”的主题教研活动。着力点放在新课标视角下以素养目标推进大单元的设计和教学,重点是基于对新课标的解读及教材的再研读,重新思考何为课程内容以及如何组织这些内容,同时积极探索与学业质量标准要求的高阶位目标相匹配的大单元教学路径。构建“问题导向-理论学习-课例放样-导师引领-反思重建”的完整的教研范式,通过以点带面,形成了人人参与的卷入式教研。对于不同教师的学习需求,都能够有所兼顾,从而实现了良好的全员参与性,保证广泛的参与面。
 
3.依托网络教育平台整合资源,设计多元化作业
官小日常训练重视“作业分层”,采用A(基础巩固类)+B (拓展提优类)组合套餐,提倡视频微课开小灶,确保学生练好练优;建立两级错题级——错题归类集 (教师)和作业错题集(学生),形成第一手训练资料,不断充实本年级本学科组题库。严格控制学生家庭书面作业量,提倡综合性、实践性作业,作业要在书写和质量上下功夫。作业内容有代表性、典型性、综合性,真正让作业成为教学质量的有效载体。如22年寒假,官小教研组本着五育融合理念,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原则,设计了以“新春、东奥”为主题,融实践性、思考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寒假特色作业。
 
三、体会感受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生产、生活、学习方式。我们要进一步聚焦课程育人主阵地、立足教育创新主战场、突出教师队伍主力军等关键环节,充分学习借鉴平台一流课程的宝贵实践经验,持续强化开放、共享、交互、协作等教育教学新理念的贯彻落实,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以数字化、智慧化赋能教育教学,撬动信息化新型教学模式改革,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强化师生全程互动、培养学生新型能力等方面持续发力,真正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使命落细落实,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作出新贡献。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离不开教育资源数字化,共享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