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王燕涛小学数学工作室
成员名单

  • 王燕涛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钟亦昕

    张渚小学

    加入时间:2024-04-07

  • 张科

    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4-04-07

  • 陈奕彤

    善卷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成成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单美琴

    太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范谦

    丁山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廖燕

    周铁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刘燕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潘秋英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史夏妍

    广汇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唐薇

    湖滨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芸

    东域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莲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琳

    和桥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艳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芸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朱佳晟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热点交流

新课标 新起点 新征程

作者:唐薇  日期: 2023-03-01  点击:

2022年4月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问世,引来了全国所有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老师的目光,为了使我们更好地去理解新课标,学校特地安排了集团教研(备课)组长专题培训,通过此次培训,我深有感触,下面就谈谈自己的一点感悟。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为了更好地体现新时代全面育人的教育观念,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育部组织专家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进行修订,形成《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2022年版课标在2011年版课标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订,更好地体现了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凸显了数学学科在促进学生发展中的作用。
    2022年版课标的价值取向与基本理念:价值取向体现在数学课程目标、内容组织、学习设计、质量评价等方面。针对数学教育的意义和义务教育课程,2022年版课标明确提出:“数学在形成人的理性思维、科学精神和促进个人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个公民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数学教育承载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素质教育的功能。”基本理念有5个方面:一是确立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目标,二是设计体现结构化特征的课程内容,三是实施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活动,四是探索激励学习和改进教学的评价,五是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深度融合。这些课程理念是设计与实施数学课程的基本遵循,体现在2022年版课标内容、方法、评价等各个课程要素之中,也应当在各层次的课程实施中起到引领作用。
    2022年版课标的主要变化与突破:(一)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素养;(二)确立了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目标;(三)建构了体现结构化特征的课程内容;(四)提出落实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建议;(五)建构了指向核心素养的评价体系。
2022年版课标实施的重点与建议:第一,准确理解数学课程理念,落实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目标。第二,关注结构化重组的思路和部分调整的内容。第三.做好2022年版课标实施的各层次各方面的组织工作。
总之,2022年版课标的颁布和实施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学既提出了新挑战,也提供了深入研究和实践新课程理念的良好契机,必将在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同时,促进中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及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学改革的整体深化。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内容由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学习领域组成。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以数学核心内容和基本思想为主线循序渐进。每个学段的主题有所不同。综合与实践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标,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特点,以跨学科主题学习为主,适当采用主题式学习和项目式学习的方式,设计情境真实、较为复杂的问题,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数学学科和跨学科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
   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任重而道远,我们必将正确、深入理解新课标思想,转变教育教学观念,领悟教材,回归课堂,把握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改进教学方法,提升专业能力,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做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让学生在学习数学中享受数学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