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王燕涛小学数学工作室
成员名单

  • 王燕涛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钟亦昕

    张渚小学

    加入时间:2024-04-07

  • 张科

    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4-04-07

  • 陈奕彤

    善卷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成成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单美琴

    太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范谦

    丁山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廖燕

    周铁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刘燕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潘秋英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史夏妍

    广汇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唐薇

    湖滨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芸

    东域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莲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琳

    和桥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艳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芸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朱佳晟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成果分享

活力课堂积淀核心素养

作者:范谦  日期: 2024-03-11  点击:

活力课堂积淀核心素养

【摘  要】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发展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有活力的数学课堂教学正是能从实际情况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教育论》中有过这样的一句话:“如果人们忘掉了他们在学校里所学的每一样东西,那么留下来的就是教育。”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呀,由于随着生活中对学校所学的具体知识使用减少而忘却时,留在每个人体内的教育正是今日所指的核心素养,它是人们经过后天的教育习得的。就数学学科而言,其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六个方面。数学的核心素养就是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分析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1

    对于小学生而言,培养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就是拥有造优质活力课堂。优质的活力课堂离不开有效的教学。学生通过课堂教学之后可以获得有价值、有用的知识,更应该达到一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目的。在优质的课堂中,教师必然遵循教学规律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的基础,激发并维持学生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后实现三维目标,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过程。2当然,这样的课堂教学需紧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教育目的。

首先,课堂需要有文化基础,这体现了核心素养的人文性原则。课堂依旧传统,教师借助书本给学生提供学科知识。在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指导之下,学生是个活生生发展中的个体。一节有活力的课堂,它的教学一定是为了这个鲜活的个体学习而设计的。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课堂知识就更应该体现出人文底蕴。在苏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上,人文底蕴就有着很好的体现。例如:在低年级的解决问题中,时常会出现小朋友排队买票的情形,除了是让孩子学习数数或者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其实也是在细微之处教育学生应该遵守公共秩序,有社会道德。这时公民素养悄然形成。而且,新教材中的题目常常有“卫星发射”、“奥运金牌”这样的题目,这类题目在教材中的出现体现了时代感,而在课堂中则呈现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熏陶。在“你知道吗”这样的知识框架里,经常出现古今中外人文领域的基本知识和成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积极思考,将这些能让人潜移默化地积累人文精神的知识融入课堂,让孩子们重视和加强人文素养的提升,实现人文教育与数学教育的整合。3在育人目标的整体意识中,数学学科教学也要注重跨学科素养。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在教学《认识圆》一课是,一位老师引用《墨子》中这样的一句:“圆,一中同长也。”也就是圆上任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相等都为半径。而这样一句古语,使得课堂充满了历史人文的韵味,能更好的促使学生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

其次,课堂教学需要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更应该关注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及思维创新能力。自主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课堂中学生的自主发展则体现在能够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学会学习。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勤于质疑与反思等表现。打造有活力的课堂,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自主学习,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如:看到“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个课题以后,可以询问学生:“看到这个课题你想到了什么?”学生必然会积极地描述他们已经初步认识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这样不仅起到了复习的作用,还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去探索和正方形、长方形有关的知识。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学习,在学习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正如在三年级上册认识周长这节中,需要学生用一种或多种不同的图形拼成一个正方形和长方形。教师只需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尝试以后,鼓励学生积极探索不同的拼法,激发他们探索的欲望,使得他们兴趣高涨,展示各种不同的拼法……探究学习使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更有效的使孩子发掘自身潜力,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

最后,课堂也是一个小社会,学生应能积极地参与其中,增强责任感。虽然学生都具有鲜明的个体差异性,但是并不表示生生与师生之间就是格格不入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合作已经成为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合作学习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文本之间的一种信息交流的动态发展过程。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小组合作学习正是其最重要的精神体现。如今的很多课堂已经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它能吸引学生参与,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和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体现。同时,小组合作学习也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合作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应掌握促进合作学习的策略,灵活运用方法和技巧开展并优化有效的小组合作,提高课堂效率,体现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在每次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逐渐能够学会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在小组中有“主人翁”意识,逐渐培养用“数学语言表达现实世界”的能力。同时还能养成友好、善于倾听他人发言的态度,在大家交换意见的时候及时约束自己,认真听讲,听取他人不同的意见,积极地思考内化认知。这不仅是对他人尊重,也体现了做人应有的素质。像这样,在课堂上也是着重强调了处理好自我与社会关系,养成学生日常活动、解决问题等行为表现的具体要求。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做一个敢于担当的人。

数学核心素养是不可替代的数学品格和能力的集合,它不是当前学生学业考试成绩中的反应,而是他们未来成人生活和职业的体现,是学生未来成功生活的门槛,是一个普通人都应该迈得过去的门槛。那么这样的核心素养应该如何培养呢?打造活力的高效课堂,就是为了数学教育回归教育的本质铺路,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学生在课堂中充满活力,学会与人相处、学会质疑反思、学会独特创新以及提高学习兴趣。促进每一位学生健康地成长为精神独立、人格完整、懂得担当、能够自食其力的合格公民。

 

 

1]《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价值与落实建议》吴正宪,张秋爽;

2]《基于核心素养的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探析》裴昌根,宋乃庆;

3]《在数学课堂中提升人文素养》崔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