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4-04-07
加入时间:2024-04-07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用直尺和圆规作给定线段的等长线段
教学内容:三年级尺规作图
教学目标:
1. 能利用尺规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会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一条已知线段的等长线段,体会圆规两脚间距离与线段长度之间的关系。
2. 经历探索如何利用尺规比较线段、作等长线段的过程,经历用直尺和圆规将三角形的三条线段画到一条直线上的过程,直观感受三角形的周长。发展几何直观和推理意识。
3.在操作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了解作图的道理,保留作图的痕迹。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观水平,提升推理意识。进步激发尺规作图的兴趣,感悟尺规的作用。
教学重点:用直尺和圆规作一条与给定线段长度相等的线段。
教学难点:理解尺规作图的基本原理和本质。
教学准备:无刻度尺、圆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出实验需求。
1.情景导入,经验比较高矮。
瞧,秋天来了,公园里的树木换上了新装,漂亮吗?
提问:图中的两棵树,你觉得哪一棵更高?
追问:确定吧?
指出:很明显,我们一眼就可以看出它们的高矮!
2.实物操作,动手比较长短
提问:这里有两支铅笔,你还能一眼就确定那只长吗?(直接回答)
师:通过观察不能直接判断的时候,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提问:(工具——如果没有工具呢?)
(等一等:拿出笔)谁来?学生演示,说明(怎么比的?)
师:同学们,你们是这样想的吗?
指出:像这样,把铅笔的一端对齐,比另一端,就能拿比较他们的长短。
二、尺规作图,经历实验说理。
1.认识尺规,明晰用法。
带着这样的经验,我们继续来比一比。
这是老师画在纸上的这两条线段,哪一条长?(ppt/等3s)
提问:这两条线段长短明显吗?(不明显)
追问:能像铅笔那样摆在一起比吗?(不能 )那怎么办呢?
(1)尺
(预设:用尺子量)【板书:尺图】
师:是呀,同学们都想到了用工具来解决问题。
师:老师也带来了工具,这也是一把尺。这把尺和你想象中的尺有什么不一样?(没有刻度)。这把无刻度的尺能量度出他们的长度吗?(不能)
追问:那这把无刻度的直尺能用来干什么呢?(画线)【板书】
(2)规
师:还有一个圆规
提问:用过圆规吗?其实我们在学习中是第一次用到它!谁来介绍一下圆规。
介绍:一端是针尖,一端笔。问:笔是用来干什么的?(画)画什么?(弧线)【板书:弧线】谁能说说怎么画?
2.是用圆规,比较线段的长度
师:你们会使用圆规了,那借助圆规,能比一比这两条线段的长短吗?
拿出学习单看要求。你来读题。听清楚了吗?开始吧!
「学生操作期间,调投影,教师提醒:把你比较的过程表示出来,保留比较痕迹。用圆规画什么?弧线,把弧线画出来。怎么用圆规画出弧线来比较的,把它保留下来。」
好了以后和同桌交流一下自己比较的方法。(教师指导)
师:好,看屏幕,这两位同学们是怎样操作的。【直接找两人】
【a—b】
提问:画好之后呢?怎么看谁长谁短?(是这样比较的同学举手看看。)
【b—a】
追问:我们再来看一看其他的方法。
引导:你是怎么判断线段b长。线段a超过弧线了吗?说明什么?(懂了吗)
【演示说明】
师:两种方法都比出了线段b比线段a长。(切换ppt)
看!第一种方法,用圆规的两脚叉开,先量线段a的长度,然后在线段b画了一条弧线;
第二种是先量线段b 的长度,然后在线段a处画了这样一条弧线。
提问:这两种方法的第一步,都在用圆规干什么呢?(测量)
指出:都在量线段的长度。【贴板书:量长度】
追问:圆规两脚叉开,为什么就能量出线段的长度呢?这是什么道理?
预设:圆规的两脚相当于两个端点,它中间的那部分就是线段。
说明:(手指着)圆规的两脚叉开,针尖对着一个端点,笔尖也对着一个端点,所以这两脚之间的距离就是线段的长度。
指出:通过这么一量,我们找到了圆规的作用,就是量长度。
(3)理解等长线段
提问:圆规量了线段a的长度后,接着在线段b上画了一条弧线。为什么画了这条弧线以后,就能看出两条线段的长短呢?
(这段和a是一样长的)
你们指的是这条线段吧,称呼它为c吧。(ppt出示红色线段)
……所以就能看出(b比a长)
同学们,你们也赞成他的想法吗?
追问:诶?你们是怎么知道线段a和红色线段c长度是相等的呢?
指出:是呀,线段a的长度是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又是线段c的长度。所以线段a和线段c的长度是相等的。
我们就说,线段a和线段c等长线段。
提问:在方法二中,你能找到和线段b等长的线段吗?
谁上黑板指一指,(把它称为线段d)
提问:说说,你们怎么知道线段b和线段d是等长线段呢?
同学们,明白了吗?
指出:线段b的长度是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也是线段d的长度,
所以,线段b和线段d是等长线段。
(4)小结:
指出:在刚才的实验探究中,我们知道圆规可以量长度,通过画弧,发现了等长线段。【贴板书:等长线段】
3.实验探究二:找出等长线段
过渡:你们还想做实验吗?
好的,我们一起来看实验探究二,请听要求。
提问:要求明白了吗?请在学习单上独立完成,开始吧!
学生完成活动一(2分钟)「教师提醒:画出弧线/把等长线段填一填」
有结果的同学用坐姿告诉老师。 好的, 你来说说看。
你是怎么找到的?请你来介绍一下吧。
(教师辅助:她第一步在量1号线段长度;第二步是画弧比较。)
找对了吗?
3、4、6号为什么不是呢?我们也来验证一下。(果然不是)
刚在这三条线段判断时,画了几次?有更简洁的方法吗?(画一次)
画一次能判断吗?
我们一起来看,画一条弧线也能比较出来。线段4和线段6不是线段1的等长线段。
老师再来画几条线段,这条是吗?……(3条)
提问:你有什么发现?怎样找到①号的等长线段?
追问:除了这两条,还可以画多少条呢?
指出:也就是说,在这条弧线上的所有点,和这点的连线,组成的线段和①号怎么样(一样长)
4、利用尺规,画等长线段
过渡:我们手头都有一把尺和一个圆规,利用这两样工具,我们来做实验探究二。(教师读题)
强调:用的什么工具?(尺和规)
请先自己操作,画完画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按照什么步骤去做的。
(学生操作画等长线段)「教师提示:已经完成的同学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得到线段AB的等长线段的」(3分钟)
学生交流介绍:
指出:我们已经知道了,圆规可以量长度。
追问:画弧线的目的是干嘛?(量长度)找到什么线段?
她这样画出的线段是线段A的等长线段吗?(是这样画的向老师点点头)
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刚刚的操作过程。
方法二:
第一步干什么?用圆规量长度,【贴板书:第一步内容+量长度】
接着圆规移到空白的位置就要干什么呢?(画弧线)
第二步我们就用圆规在空白的地方画弧【贴板书:第二步内容+圆规画弧】
画弧后是为了什么?(找等长的线段)
在弧上可以找到一些点,这些点是都可以的吗?(都可以),点C是针尖戳出的痕迹【贴板书:第三步内容+确定两点】
这时候怎么做?利用直尺把这些线段画出来。(理解了吗?)
在他的启发下,我们找到了这样的方法。
追问:直尺在这里有什么作用呀?(画直线)
提问:同学们,有没有其他的画法呀?(确保有画线)
方法一:提问:先画一条直线?可以吗?
如果我们首先用尺画一条直线,可不可以?【贴板书:第一步内容+直尺画线】
如果先画一条直线,一会怎么去找等长的线段?(再量AB线段)【贴板书:第二步内容+量长度】,
在用圆规,在直线上画弧线,(找到等长线段)【贴板书:第三步内容+圆规画弧】
确定两点【贴板书:第四步内容+确定两点】(31’)
比较方法:比较这两种方法,你觉得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
预设:第一个先画直线,第二个是最后画直线。
提问:第一步的方法不一样,再看看他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呀?
指出:第一种方法做后画出了几条等长线段?(1条或2条)
第二种方法画出了几条?
预设:3条 除了这3条,还可以画吗?能画几条?
提问:为什么会这样?
第一步线已经确定,第二种是先确定两个端点,在看弧线上的点有几个(无数个)
,能画几条等长线段?(无数条)(33’)
5.揭题
瞧!通过这些实验活动,我们对等长线段的理解就更加深刻了。而且,能够利用直尺和圆规,作已知线段的等长线段。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学的内容。
三、拓展训练,发展几何直观。
过渡:接下来,我们来看活动二,请你来读活动要求。你先说一说,你准备怎么做?
1.活动二(在下面直线上用尺规画一条线段,使它的长度等于4cm)
提问:4cm的这条线段是用什么工具画的?(尺和规)
追问:谁来说一说,你想怎么画?
还有其他不一样的吗?有没有只量一条线段的?
你能听明白的举手,用你理解的方法,在作业纸上画出4cm的线段
(学生操作)(1.5分钟)「教师指导:直接在下面的线上画。」
方法一ppt演示:刚才我们一直是用尺规在量线段。根据刚才这个同学所说的,圆规首先量几厘米?然后在这画一条横线,得这条线段几厘米长,再去量几厘米?(3厘米)然后在哪里点上?(1厘米)继续画一条弧线,这条线段就是(3厘米)。现在得到的这条线段是不是就是4cm长。
指出:这是一次量的1cm和3cm。
刚才有同学说,他只量1cm,能把长度画出来,怎么画出来?
方法二ppt演示:量1cm,画1次得到几厘米?(1cm),再画得到几厘米(2厘米),现在呢,再画得到几厘米?(3厘米)继续画下去,画几次,量几次,现在得到长度是(4cm)。
指出:4cm的线段也可以量1cm,画4次直接得到。(38’)
2.活动三
提问:有了这样的经验,请问,怎么判断,线段CD是线段AB的几倍呢?你能通过刚才的想法,用尺规操作得到结果吗?完成在活动三这道题目上。
学生操作(1分钟)师:有结果了吗?
再次提问:通过量,你能知道,线段CD是线段AB的几倍,为什么?
生:3倍。先量AB的长度……。
师生问答:用我们今天的词,先用圆规量谁的长度,然后在CD上量了几次,画了3次弧线,说明什么问题?是它的3倍。能理解吗?
师:我们把过程看一看(ppt出示)先量AB的长度,然后画弧,几次?(3次),所以线段CD是线段AB的几倍?(ppt出示结论)(40’)
四、课堂总结,明晰尺规功能。
1.小结:今天最开始让大家比较两条线段的长度,咱们没办法直接观察或者操作,利用了什么工具可以找到(圆规)。是的,通过尺规画弧做了等长的线段。
2.拓展:这个尺规,我们生活中经常能碰到吗?其实生活中我们经常能遇到。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这样的例子。装修时,需要在墙上贴木板。木板与墙角的花边是怎么做到严丝合缝贴的?想知道吗?木板的角落原来是个直角。注意看,神奇吗?在这里你能找到今天的知识吗?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发现什么和今天的知识相关。
(这两条线段一样长吗?)画的过程中,圆规两脚距离变不变?像这样一直画,画的是等长线段,就把图案画下来了。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希望同学们能用数学的眼光留心身边的数学知识,看能否尝试利用今天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