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王燕涛小学数学工作室
成员名单

  • 王燕涛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钟亦昕

    张渚小学

    加入时间:2024-04-07

  • 张科

    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4-04-07

  • 陈奕彤

    善卷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成成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单美琴

    太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范谦

    丁山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廖燕

    周铁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刘燕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潘秋英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史夏妍

    广汇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唐薇

    湖滨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芸

    东域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莲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琳

    和桥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艳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芸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朱佳晟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成果分享

陶行知“三力论”思想视域下 小学数学高阶思维课堂探究

作者:成成  日期: 2023-02-16  点击:
陶行知“三力论”思想视域下
小学数学高阶思维课堂探究
成成 
摘要:实践证明,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已不能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本质需求,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能力已成为课堂教学的重点方向。数学作为小学生认知学习的一门基础学科,将高阶思维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不仅能改善传统固化的学习模式,给予学生多样化的创新思想,还使学生在知识的理解、运用和发展方面得到主体化加强。因此,本文作者结合陶行知的“三力论”思想,对小学数学高阶思维课堂展开研究。

关键词:“三力论”思想;高阶思维;小学数学课堂

正文:
高阶思维是指发生在较高认知水平层次的认知能力或心智活动。哈佛大学教授D·Perkins(1992)认为:日常思维就像日常的行走能力,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但是,良好的思维能力就像赛跑,是一种技术或技巧上的训练结果。同样,较高层次的思维能力也是需要培养和训练的。高阶思维课堂与一般的思维课堂相比,更突出以高阶思维为价值取向,具体是指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意识的、着力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灵活建构运用,体现以综合、分析为主的数学推理能力培养,注重以元认知反思为主的数学知识批判性理解,加强迁移应用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本文从小学数学课堂出发,结合陶行知先生的“三力论”思想,从当前小学数学课堂发展中存在问题、构建高阶思维课堂的必要性以及以“三力论”思想指导下小学数学高阶思维课堂实践策略等三个方面进行探究。

一、当前小学数学课堂发展中所存在问题
通过对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活动的组织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教师缺乏运用高阶思维指导课堂教学活动的意识
    高阶思维的发生需要教师进行高水平的并且恰当的专业设计。学生发展的高度是以教师设计的高度为基础的。
在低阶思维课堂教学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只停留在了认识和记忆阶段,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问题解决的能力以及创新创造能力无法得到培养和提高。而通过高阶思维课堂教学,学生能够更为高效的掌握课堂知识,创新学习方法,增强发展动能。
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自身的创造中得以形成,长此以往,学生将成为独立的知识发现者和开拓者,这才是 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
2、传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单一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眼中依然是课本多学生少,仍旧采用教师教,学生学,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许多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关注到全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直接导致数学学习体验不够深切,理解不够透彻,思维不够深入。学生长期处于这种低效思维的学习状态致使他们中的大多数难以持续发展。
3、课堂教学知识与生活体验割裂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生活环境和所能接触到的事务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课本中出现的很多知识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很难接触到。比如说元、角、分中面值1分、两分的硬币纸币绝大部分孩子是没有见过的,当学习这些知识时,缺乏具身认知,往往不能理解,只能死记硬背了。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需要具有独立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人才,知识本位的课程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了。
总而言之,现实中还广泛存在着低阶思维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已经日益凸显。低阶思维的存在现状及其影响促使我们构建高阶思维课堂,从而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

二、构建高阶思维课堂的必要性
1、有助于加强学生的思维意识
培养小学生高阶思维,有助于加强学生的思维意识。数学是一门具有逻辑特点的基础学科,其数学思维的有效培养和运用,对学生的数学感知和解决应用具有十分重要影响。同时,高阶思维不同于传统的学习思想,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习和解决得到于有效结合,并实现其创新发展、与时俱进的素质目标。
2、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
培养小学生高阶思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认知能力是学生学习发展的重要技能,也是学生对事物认识、构成、质疑、分析、运用等细节的一种行为策略。高阶思维的培养与渗透,可以使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不同的构思与想法,使学生在知识的获取、理解、应用等方面得到多样化的处理结果,进而帮助学生夯实基础、提升能力。
3、有助于形成独特的发展模式
培养小学生高阶思维,有助于学生形成独特的发展模式,使学生重新构建数学知识的学习意义。相较于目前的“浅层思维”,其高阶思维的培养,可以使学生更为具体的对数学知识产生新的分析、新的创造以及新的评价,使学生保持深层次的学习状态和理解效果。同时,高阶思维还使学生在学科素养的学习和理解上产生不同的解释结果,并通过质疑争辩、独立思考、合理迁移等方式,使学生的学习形式和发展模式得到更为独特的培养。
三、“三力论”思想指导下小学数学高阶思维课堂实践策略
陶行知先生的“三力论”主要包括“生活力”、“自动力”和“创造力”。“三力”是一个整体,不可替代,相辅相成,彼此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渗透。其中是以生活力为基础,自动力为导向,创造力为核心。
1、重视生活——课堂勾连,提供高阶思维发展有效途径
    数学知识大多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对于正处在形象认知阶段的小学生来说,其传统的语言讲授难以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状态和参与兴趣。而从生活实际出发,创设具体的情境,构建生动、形象的学习环境,增强学生的具身体验,让学生对数学现象或问题产生一个直观的认知体验,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使学生在认知思维的获取和感官上得到有效加强。因此,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和施教内容,创设学习情境,调动主体情绪,以情境化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课堂效果。如在“认识分数”的教学中,在认识分数
时,学生较难理解“将3块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可以分得这块饼的几分之几?”这样一个问题。对于这样比较抽象的问题,教师可以将学生按照需要分成小组,利用教具让真实地体验一下“分”的过程。数学学习其实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动手的过程中,学生充分的体验到了平均分,存在不同的分法,又通过自己的思考,比如把分好的饼再次拼成一个完整的饼解决问题。重视生活与知识的联系,在动手做的过程中解决问题,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
2、培养学生“自动力”,创设高阶思维学习环境
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可以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思维活动,挖掘思维的深度,拓宽思维的广度,培养学生思维“自动力”显得尤为关键。
(1)对学生进行高阶思维的针对性指导,减弱学生定势思维的强度,拓宽学生头脑中思维的视角。
(2)注重课堂反思,培养自主能力。反思是学生高阶思维培养的一个重要方式,其课堂反思,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的广度、深度等方面得到有效拓展与提升,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实现其主体发展的教育目标。
3、多种路径相辅相成,激发学生创造力
高阶思维的发展需要高阶学习行为的支持,高阶学习是一种需要学习者运用高阶思维的学习活动。实践证明多种学习方式的开展有利于发展学习者的高阶思维能力,例如小组协作学习、讨论、案例学习、角色扮演、项目研究、模拟性决策和问题求解学习活动等。多种学习方式相辅相成,既能打牢学生个体的认知基础,还使学生在相互讨论的过程中获得更加多样化的学习思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实现其集思广益、优势互补的学习目标。
综上,以“三力论”思想为指导,将高阶思维渗透于小学数学课堂之中,积极构建高阶思维课堂不仅能强化学生的数学意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还使学生在数学概念、计算问题、应用探究等方面得到实质性的加强,这对学生主体的素质培养和高阶思维发展产生积极作用。因此,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立足高阶思维,不断优化教学策略、革新教学理念,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从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沈百梅.充分利用学生资源,提升小学数学高阶思维思维能力[J].数学大世界:小学三四年级辅导版,2019(11):42-42.
[2]康丽.课堂教学评价的数字化革命[N].中国教师报,2016-04-20(01-02).
[3]李培英.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培养探讨[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0):58-59.
[4]蒋小敏.小学数学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情境化策略[J].进展,2019(4):123-125.
[5]徐曦霞.浅谈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J].黑河教育,2019(2):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