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王燕涛小学数学工作室
成员名单

  • 王燕涛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钟亦昕

    张渚小学

    加入时间:2024-04-07

  • 张科

    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4-04-07

  • 陈奕彤

    善卷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成成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单美琴

    太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范谦

    丁山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廖燕

    周铁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刘燕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潘秋英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史夏妍

    广汇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唐薇

    湖滨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芸

    东域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莲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琳

    和桥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艳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芸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朱佳晟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科研动态

小学数学结构性学习工具开发的研究

作者:潘秋英  日期: 2024-03-08  点击:
小学数学结构性学习工具开发的研究
价值:
在弄清结构性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和研究结构性学习应有的工具支撑,探讨学习行为和学习工具之间的关联性,形成对结构性学习及其工具价值的新的认识和思考。课题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开发系列学习工具,为学生的实践提供经验参照,提供工具支持。
结构性学习活动的展开以及工具开发的运用,试图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对教学质量提升有重要的价值。

目标与内容:(目标的确定与内容的设计要有关联性,一般先思考内容,再确定目标。研究内容就是子课题,子课题下面用几句话阐述研究的是什么,是什么意思)研究内容设计一般三个板块:
1.基础研究
(1)数学结构性学习与工具开发的文献研究;
(2)我校小学数学结构性学习工具开发与运用的调查研究;
(3)有关数学结构性学习工具开发的理性思考
2.实践研究(通常是三个)
(1)小学数学结构性学习对学习工具实践诉求的研究(学习为什么需要工具,必要性)
(2)小学数学学习工具类型及呈现形态的研究(重点)
(3)小学数学不同板块结构性学习工具开发的研究(重点)
(4)小学数学结构性学习活动中学习工具运用的研究(重点)
(5)基于结构性学习工具运用的课堂教学行为的研究
3.保障研究
(1)教师数学学习工具开发能力培养的研究
(2)结构性学习工具开发运用的教学案例研究

研究思路与过程方法
研究思路:我们的研究从基础研究入手,由调查文献到理性思考,几方面展开实践,在此基础上做案例,保证研究顺利展开。思路可以用图表式(研究图式:技术路线。再对图表加以解释)
过程:(每个阶段可以分三个层次来写)
1.课题准备与申报阶段(2019年2月~2020年2月)
(1)本阶段的目标与任务
(2)本阶段的研究内容
(3)本阶段初步达成的研究成果
2.课题基础性探索与初步研究阶段
3.课题中期评估与深化研究阶段
4.研究资料收集与成果总结阶段

研究方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
现状调查:围绕数学结构性学习问题以及数学教学中学习工具的使用问题进行专项的现场调查。(调查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展开,选择哪些对象,怎么调查,最后形成调查报告提出问题,为后面的实践研究提供依据)
行动研究:基于什么问题,从哪些方面入手,然后如何实践,如何总结,再提出问题,再实践。结合自己的课题将行动研究阐述清楚。(如本课题既有教学案例,也有学习活动案例,还有学习工具的案例,还有学生发展的案例,从这些方面形成结构化的案例展开研究,从案例描述到案例评价,形成案例集)

观点:从课题的提出到价值到内容、方法,都可以提炼出观点。
1.数学已经实现了“教”向“学”的转变,但是关注数学结构性学习,并试图用学习工具来支撑结构性学习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具有突破性价值。(把工具开发和学习活动结合起来)。只有工具开发到位,结构性学习才能深化和高效。
2.数学结构性学习工具的开发,包括类型、呈现方式、不同主题工具诉求以及实践运用。
3.小学数学结构性学习工具开发关键在于教师不断提高工具开发的能力。

可能的创新之处:
1.思想的创新。在我国教师教学长期忽视学习工具的开发与运用,从工具开发与运用的视角来探究小学数学教学行为的改进是教学观念的创新。
2.选题的创新。从工具开发与运用的视角来进行数学结构性学习的研究是选题的创新。
3.方法的创新。工具开发作为一种研究范式已经超越了传统的研究方法,因此也是研究方法的创新。
4.成果呈现方式的创新

预期研究成果
1.阶段性研究成果(成果形式多样化)
我校数学结构性学习及工具开发现状研究报告;
小学数学结构性学习及其工具开发系列论文;
小学数学结构性学习工具使用指南;
拐杖的魅力:新型小学数学课堂视频资料;
从文本学习到做中学;(活动集锦)
2.最终成果
(1)小学数学结构性学习工具开发研究报告;
(2)论文集(工具的魅力:从书本学习到工具支撑的数学学习)
(3)案例集(充满工具智慧的数学课堂)

可行性分析:
学术与学科背景,照着要求填;
把一些重要文献列上去;
做了哪些调研,发表了哪几篇论文。
保障(虽不是重点,但要写丰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