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设计的理性思考
作者:史夏妍 日期:
2023-02-20 点击:
次
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设计的理性思考
宜兴市广汇实验小学 史夏妍
新课程的理念下,设计作业不应该停留在知识的层面,应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应蕴含丰富的教育因素,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当前的教育模式下,教师都把重点放在课堂教育的创新与改革上,并不关注如何利用数学作业来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因此不但要关注课堂,更要关注作业的设计,尤其是在数学创新以及实践方面。数学实践性作业应涉及到小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改变作业形式,将创新实践与儿童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及其他各科的学习活动相结合,从而构成一个和谐的学习整体。
鉴于以上的思考,研究主题为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设计方面的现状与对策的研究,主要研究当前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是什么,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个方面入手,来分析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以及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与创造能力的策略与建议。通过研究,来了解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教学的状况,为更有效地促进小学数学作业等教学的发展提供依据,切实推进我国的数学课程改革。
(一)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的基本理念和要求
1.基本理念
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应该是切合学生的见闻、理解、情感、思维的一种作业形式,与传统作业形式相比,实践性作业着重于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让学生以更主动的姿态,更积极的态度投入到作业中,不把作业看作是一个压力或者负担。
2.基本要求
在进行实践性作业的教学设计时,不能只仅仅关注于学生的兴趣,作业内容的有趣程度,最重要的是要明白作业本身的存在就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课堂上的知识,帮助他们巩固和更好的掌握运用,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应更关注于教材教学的要求,学生的学习需求,然后再尽量以更加新颖,有趣的方式来设计作业。 “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对于教师的实践性作业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设计时有这么几点:
⑴作业应该具有多样性。让学生处于学习的主导地位,变被动为主动。作业应该游戏化。设计一个游戏,让学生自由选择、自主探索发现问题,然后合作交流,解决问题,让学生享受到作业的乐趣,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⑵作业应该生活化。杜威认为“生活即学习”,数学学习也一样“知识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设计作业时把书本上的生活小课堂应用于生活大课堂之中,有利于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
⑶作业应该具有层次性。学生之间的认知水平是有差异性的,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要求也应该有所不同。如果作业设计一视同仁,没有层次之分的话,好学生容易因为作业难度太低,作业重复简单而对学习失去兴趣:困难学生也会因为作业难度不符合自己的层次,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从而完全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二)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的意义
新课标指出:通过数学的学习,学生能够“把数学和生活实践联系起来,体会数学的价值和意义”。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学生的身心教育被更加重视,而实践性作业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布鲁纳认为: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最大得刺激了学习。作业的形式不可以局限于传统的读写练习,应该把读写、调查、访问、实践、试验、制作、观察等作业形式综合起来,使知识与技能、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得到综合的发展。
实践性作业同时还有助于促进学生社会性的发展。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人具有社会性。因此教育要促进学生发展的社会化,这同时是学生本身以及社会的要求。实践性作业具有较强的社会性与现实性,因此学生可以通过实践性作业来充分感受和接触社会,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学生的生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就产生了充分的接触,然后相互作用。
实践性作业也有利于学生体验数学与社会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感悟和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让学生养成用数学思维方法解决具有实际意义的问题的习惯。
(三)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1.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⑴教师方面的分析
①作业内容太统一。由表三可以看出关于作业的布置,长期以来,教师和学生都已习惯于统一的内容。因为,同一个班级中,学生的学习内容相同,年龄也基本统一,布置相同内容和类型的作业,似乎没什么问题,这样作业量也容易控制。其实这样做会导致许多弊端。其一:相同的作业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负担是不一样的。换句话说,同样的作业给学生造成的课业负担不同。 其二:内容统一会导致针对性不强。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于同一知识的掌握情况差距存在很大的差异,而作业作为对课堂教学内容的课后补充,有的要巩固记忆,有的要对知识进一步理解,还有的要学生拓宽视野。所以统一作业内容很难针对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安排不同的练习。其三:新课改强调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统一作业会使学生的主体作用难以发挥。
②作业的布置比较随意。由表二看出,教师多布置一些书面作业,并没有专门进行作业设计,而实践性作业是为了加强课堂知识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处处都可有新的发现,但许多老师为了完成学校要求的实践性作业的任务指标,就随意地布置作业,作业内容也与课堂内容脱节,常会使学生感到作业难度过大或者根本不知道如何下手
③批改方式陈旧。由表四可以看出,教师批改作业的方式并不科学,而实践性作业并不同于传统的作业,它是不能简单地用对错来评判的,学生完成地完成好坏也不能完全由老师坐在办公室里来判定,大多数老师都习惯让学生独立去做,等学生做完以后老师拿回办公室进行批改。这样批改作业的形式,使学生与老师相对独立,学生的劳动成果得不到很好的反馈,不利于学生的长久发展。
④强调学科本位,作业综合性不强。实践性作业就是一个综合性的作业,即使是数学实践性作业,在很多方面也可以与别的学科相互贯通,新时期的实践性作业形式要突破破传统思维定势和模式,着眼“素质教育”的目标,体现家庭社会特征,要灵活多样,作业内容要丰富多采,重视各学科知识之间的相互沟通与渗透,体现智育与德体美育融合统一。
⑵学生方面的分析
①学生习惯于传统的作业形式,由图二看出,虽然大部分学生喜欢实践性作业,但仍有不少的学生喜欢传统类型的作业,他们对于形式新颖的作业形式不适应。而且很有多学生认为“不布置书面作业就是不布置作业”,相比于老师布置的抄写或是单纯做题的作业,当老师布置一些让学生动手操作,或需要在生活中去发现和思考的作业,反而不知所错,不知道如何去完成了。
②学生缺乏对作业的兴趣。由表五看出,学生对于对于作业的兴趣不高,而且有很多理由可以导致他们不喜欢数学作业。现在由于学习压力过重,学生对于学习的被动承受趋势愈发明显,学生也渐渐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同时就认为作业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压力和负担,即使老师不断改革和创新作业形式,希望一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这样的作用是很小的,这需要国家社会教育行政机构做出长久的努力。
四、提高实践性作业质量的对策
1.调查发现教师布置作业时存在作业内容统一,布置随意,批改方式陈旧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倡导教师科学地布置作业,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一样难度的作业,让所有学生都能在作业中得到收获,设计作业时真正考虑到全班同学的学习情况,科学地布置作业。
2.调查中也发现大多数老师是采用让学生自我修改作业的方式,这种方法是有它的可取之处的,但这从另一方面也就失去了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机会,作业也是学生与老师交流的一种方式,通过作业老师可以发现不同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所以教师可以采用面批或有针对性讲评的方法批改作业,至少要做到认真批改。
3.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也不能一味地追求作业量,觉得作业布置得多了学生掌握的就会好,其实不然,小学生并不能很长时间地集中于干一件事,大量的作业可能反而会导致消极的结果,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所以作业布置应该少而精,这就需要老师用心去设计了,让学生在最少的作业量中得到最大的收获;
4.老师在教学中存在的一切问题其根源都是教师的理论素养不够,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老师要加强自我学习、自我反思,其次学校及教育部门也要经常进行教师职业培训,提高教师科学的教育理论,强调教师职业的重要性提高教师的教育热情,同时教师要把握实践性作业的教学目标,加强对实践性作业的理解和认识,在进行教学时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感悟到实践性作业的价值 。
5.调查发现小学生对于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往往是不够的,对于学习的兴趣也不能长时间的保持,所以在组织教学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学生,采用他们感兴趣的方式,作业的布置上也是如此,减少书面作业,增加实践性作业的内容,
6.调查发现,虽然学生现在习惯于传统类型的作业,但改革是一个必经的过程,这是需要时间的,也许现在学生不习惯,但通过教师的长时间的努力,学生就会转变观念,不再认为没有书面作业就是没有作业了。而且目前小学生就已经面对了升学的压力,在学校中也要承担繁重的课业压力,所以回家面对作业更是失去了兴趣,这需要教育各界的努力,从根本上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让学生找回学习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