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王燕涛小学数学工作室
成员名单

  • 王燕涛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钟亦昕

    张渚小学

    加入时间:2024-04-07

  • 张科

    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4-04-07

  • 陈奕彤

    善卷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成成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单美琴

    太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范谦

    丁山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廖燕

    周铁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刘燕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潘秋英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史夏妍

    广汇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唐薇

    湖滨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芸

    东域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莲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琳

    和桥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艳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芸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朱佳晟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科研动态

利用乡土文化 开发课程资源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策略

作者:张琳  日期: 2023-02-15  点击:

利用乡土文化  开发课程资源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策略

宜兴市和桥实验小学张琳

摘要:全面深化课改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目标已经成为现阶段教学的必然趋势。农村小学由于环境和条件的特殊性,师资力量和学习观念的差异性等特点,需要因地而异推进课改进程。本文就针对农村小学教学特点,结合小学数学教学要求,探讨有效利用乡土文化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有效策略,力求帮助农村小学教学体系跟上教育改革发展的步伐,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农村小学;乡土文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

农村小学与城市学校相,不论硬件设施还是软件配套都有明显差异。尤其是师资力量、教学设施和教学观念方面,普遍存在问题。同时,一些教材内容往往多涉及城市生活,农村学生较少接触城市生活,对于教材中的案例或者问题不能深入理解,这对数学教学也会产生一定消极影响。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大部分教师感到耗时低效的问题,如何有效提高数学教学效率成为关键。其实,农村小学生生活体验丰富,思维活跃,探究意识强,且农村小学具备独特的乡土文化特质。在数学教学中恰好可以利用这些特质,寻找数学与农村生活的融合点,创设符合农村数学教学的课堂模式及综合实践活动,并且遵循农村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能力去改善教学方法。只有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才能够让农村小学教学与时俱进。所以,本文就结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现状,融入乡土文化特色,提出优化农村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策略,并分为以下几方面进行探析。

一.遵循学生主体性,互动讨论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传统教学模式中容易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被动接收意识已成习惯。只有激发其自主学习的动力,才能够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所以,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其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而实现这一切的动力基础,在于创设一个合理有效的课堂教学情境,以情境激趣,实现由“被动做”到“主动学”的转变。

如在二年级数学《米和厘米》这一部分的教学中,为了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教师把课堂发言权交给了学生,首先让学生提出问题:“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关于这些长度单位的实际例子,举例说一说?”这个简单问题导入后,学生们开始自由讨论起来,随后一同学发言“老师,我身高1米3,我妈妈告诉我的。”另一位同学说道“我听说城里的大高楼有100多米高,那得有多高啊?”接着另一个学生说道:“我的头发得有30厘米了吧,我从书上看到过,大概就是这么说的。”每个人的想法都不同,这样的课堂很活泼,很有意思。学生们讨论的兴致勃勃。其中有一个学生说:“老师,我想知道我到底有多高?怎么量啊?爸爸说等我再长高一锤头了,他就回家看我给我买好吃的。”显然,这样的数学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不由自主地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知识源于生活,这样的数学课堂情境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提升。同时,还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学生集中注意力在课堂上,课堂教学效率便能够得到改善。

二.结合环境特殊性,实践调查活动转变教学方式

新课程理念倡导教师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个性特点,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学习需求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拓展思维活性,挖掘思维潜能。那么,对于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而言,首先应该因地制宜,结合农村生活环境特点,结合小学生的生活体验,为学生创设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活动和机会。使学生在具体课堂学习中体现其主体性,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如在《认识时分》这一部分的教学时,对于农村家庭而言,钟表是比较常见的。学会认识钟表对合理规划时间,设定具体目标起重要作用。首先以谜语形式导入“我有一个好朋友,滴答滴答不停走,叫我学习和休息,真是我的好帮手,这是什么”学生们开始猜不出,后来经过讨论交流后一致认为是钟表。接下来,对钟表进行观察认识,教师让学生先谈一谈自己的看法,以及自己接触或者认识钟表的过程。一位学生说道“有一次,我奶奶说上学时间还没到多玩会吧,我在院子里玩了半天还是没到时间,结果看到其他同学都去上学了,我迟到了,最后是因为我家的钟表电池没电了。”大家都哈哈地笑起来。老师急忙补充道“你看,这就是认识时间的重要性,时间能够让一个人变得更有规律。”接下来,教授学生认真认识钟表的结构,并认识时间的表达方式。最后布置作业时讲道:“回家让家长教一教家里钟表的时间,巩固一下对时间的认识。”一位学生立即站起来说道:“老师,家里只有奶奶,奶奶不会看钟表,我以前是爸爸教我的,有时也会看错。”老师意识到农村孩子家庭的特殊性,所以重新布置作业“让学生与家长互相学习,都能够正确学会认识钟表和时分,教会自己家的老人家认识钟表。”学生课后作业完成的非常积极,几乎全部都学会了认识和表述时间,部分学生还教会了自己爷爷奶奶学习时间。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密切了,课堂教学效率也提高了。

三.注重课堂趣味性,实践体验活动拓展教学资源

教材中的案例不一定都能够符合农村实际情况,这样的认知出入对于农村小学生而言较难理解。因此,教师应在备课时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借助生活体验拓展课堂教学资源,灵活组织教学内容,不仅要让学生容易理解,更应让学生懂得学习数学的乐趣和意义。

在学习《除法的意义》时,教师课堂举例可采用贴合学生实际的案例。出示12个苹果和4个篮子,将12个苹果放到4个篮子中,每个篮子放几个?强调了平均的意义。全班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学生都进行实践体验,最后写出答案。最后,让学生分享自己分苹果的过程。一位学生说道“我先是一个篮子里面放一个,最后都放完了,一个篮子里放了3个。”另一个学生说“我先把苹果分成了4堆,然后将4堆都平均一下,最后装进篮子里。”一位学生说:“他们家做农活就是这么干,效率比较快,而且一看就明白。”另一位学生说道“对,我们山坡上载树也是这样的,一快地规定栽种几棵,一共有几块地,根据总数分好后,在进行栽种。”可见,除法在日常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学生们借助生活中的数学体验,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及意义,学习积极性更高了。

四.推动课堂现代化,信息技术拓展提高教学实效

信息技术的发展普及非常广泛,其中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更是对教学改革创新起到了巨大影响。随着社会经济地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在农村领域也得到了广泛普及,尤其是无限网络的应用。对于农村小学教师而言,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去优化数学课堂的设计与实施,加快信息技术与农村课堂教学的有机整合,快速实现农村教育的现代化,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如在《图形的认识》一部分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利用flash动画来展现轴对称图形的动感效果。学生在生动的画面感激发下,空间观念得到发展,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拓展。尤其是图形的旋转和平移现象,在动态图形的演示下更加直观形象。这样的现代化教学情境,对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很有帮助。很多农村小学生都没有见过这种应用手段,学习兴趣一下子浓厚了。再如:教师还可以将学生日常生活中有趣的画面,或者探究数学的过程录制成课件,让学生体会信息技术与生活,与教育学习的紧密联系。借助信息化平台将学生的所有信息记录整理,尤其是对每次课堂的评价进行记录,根据网络平台汇总评出每周一次的“周小星”,并给予奖励。借助现代化教学方法既可以为学生呈现多彩的,直观的,形象的教学内容,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最终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结语

总之,随着新课改进程的不断推进,作为农村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该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因地制宜,充分利用乡土资源创新综合实践活动。结合农村学生个性特点和学习需求,努力拓展教学资源,不断探索和创新,帮助农村教育体系与时俱进,大胆探究出一条属于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发展的道路,切实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推动农村学生全面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沈兴艳,秦杰.优化学生作业,提高农村小规模学校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课程教育研究,2019(41):155.

[2]李淑梅.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资源运用问题及对策[J].今日教育,2016(Z1):91.

[3]周德新.乡土文化开发利用中的传统性与现代性悖论及其克服[J].理论导刊,2011(09):64-66.

[4]李强,胡云学.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数学教学初探[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5(06):8-10+56.